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丁公鱼
释义

丁公又名花身鸡鱼,

学名Therapon jarbua (或 Terapon jarbua),

英名Crescent-banded grunter 或Thornfish,属于科或鸡鱼科 (Teraponidae)。其体长可达25公分,系广泛分布于印度─太平洋热带及亚热带,沿海特别是在河口及港湾地区之浅水域至水深20~30公来以深之沙泥底栖鱼种。其稚鱼常出现在海面或海边,或侵入河口,成群在水边觅食。此种本省俗称花身仔或斑广仔 (基隆) 之鱼类,为本省产5~6种鸡鱼科鱼种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之一种。其外型特征为背鳍硬棘及软条间有深刻,背鳍棘部有一大型黑斑,尾鳍上下有斜走之黑色条纹,体侧有3条成弓状之黑色纵带。此种鱼由于泳速快,故大部份均靠手钓、延绳钓或流刺网所捕获,体长达18~20公分者,每台斤约在新台币200元以上。为本省沿岸渔业中重要经济鱼种之一,年产量及产值排名约第廿几名。

花身鸡鱼由于价格昂贵,又是广温、广盐性鱼类,存活率高,容易饲养,目前不但天然鱼苗产量多 (价格低,每尾仅1~2角),且已可人工繁殖,故应有养殖发展潜力。然而由于其成长在10公分以上后即成长缓慢,且因运动力强使其摄饵量甚大,故在不符经济成本效益之情形下,此种鱼在民间的养殖业尚无法普及。花身鸡鱼在台湾约在4-6月水温23~26℃时产卵。受精卵为浮性卵,1~2天孵化,孵化为仔鱼后约2-3天变态为稚鱼,开始向岸边洄游,性喜河口、沙地及温暖的水域;半年后即可成长到10公分即移栖外海,至14-15公分开始成熟。花身鸡鱼为先雌后雄,有性转变之鱼类。亲鱼会洄游至20-30公尺以上较深的海域产卵,抱卵数每尾约15,000粒,一年可产卵两次。

花身鸡鱼为肉食性鱼类,小于2公分之鱼苗以浮游性桡足类及端脚类为食,尔后随体型成长变为底栖性鱼类后,改以虾、蟹、软体动物或仔稚鱼之鱼苗为食。由于河口及红树林区营养丰富,故花身鸡鱼以分布在河口附近最多。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3:5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