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西伯格地震烈度表 |
释义 | 西伯格地震烈度表(Sieberg seismic intensity scale)又称坎坎尼—西伯格烈度表。德国人西伯格(Sieberg,1912年,1924年)将罗—弗氏地震烈度表中的最高烈度又划分为3级,编成了十二度的烈度表,大大充实了每一烈度级别的多方面判据,并引入了坎坎尼(C.Cancani)绝对烈度表中表示地震作用力的加速度数据,成为当时最为完备的地震烈度表。由于此表每一烈度的判据充实,便于野外调查时判定烈度。表中又有加速度值,使抗震设计中计算地震破坏力有了物理基础。其后 有些国家便以此表为蓝本,编制适合于本国实际的地震烈度表。 西伯格地震烈度表 烈度 地震现象 加速度cm·s-2 Ⅰ度 无感,只有地震仪器能记录。 <0.25 Ⅱ度 很轻。在极安静环境中,极少数感觉敏锐的人有感觉,处在楼上更容易感觉到。 0.25~0.5 Ⅲ度 轻。少数在室内的人感觉地动如汽车很快从旁驶过,事后回忆才知道是地震。 0.5~1.0 Ⅳ度 中度。室内大多数人有感,室外感觉的人不多;家具轻轻摇动或颤动,靠着放的玻璃、陶瓷器物轻相碰击;震动如载重汽车在不平道路上驰过。门、窗、屋、梁、地板轧轧有声,盆中水轻轻荡漾。人们感到有如重物坠下,床、椅摇晃如在舟中。惊醒一些睡觉的人,除了曾被地震吓坏了的人,一般不至惊慌。 1.0~2.5 Ⅴ度 颇强。室内的人普遍觉察,房屋全盘摇动,户外劳动中的人亦大多数有感。树梢与灌木如被风吹,摇晃可辨。悬挂物来回摆动。带摆锤的时钟停摆或增大摆幅 已停摆的也可以恢复摆动,报时发条振响。电线摇曳碰击,使电灯闪烁。壁上挂图和镜框与墙碰撞或发生歪斜,满盛水的器皿有些溢出。酒杯等高脚饮具可以倒翻,靠着墙安置的物件倒下。家具发出响声,轻的移了位置。门、窗自开自合 打破了玻璃。睡觉的人普遍惊醒,个别人惊逃户外。 2.5~5.0 Ⅵ度 强。人人惊慌,很多人逃出户外,感到立脚不稳。盆中水剧烈振荡。书画等物从墙上或架上掉落,器皿打碎,家具移动位置或推翻。教堂小钟和钟楼时钟自鸣。少数建造较好的房屋壁上微有裂缝,灰泥从屋顶和墙上掉落。不良房屋损坏较大,但仍不严重,屋瓦和烟囱个别坠下。 5~10 Ⅶ度 很强。室内大小陈设物品大批翻倒和打坏,损失很大。教堂大钟自鸣。河湖水面兴起波浪,底下污泥腾起使水浑浊。沙石成分多的堤岸有些崩滑。井、泉水量发生变化。多数结构坚实的房屋遭到一定程度的损坏;墙面发生小裂缝,灰泥及装饰品大部分溃裂,屋瓦普遍滑下,许多烟囱裂了缝、掀了顶,或掉下砖石,不结实的齐屋面断掉;高楼上附着不牢的装饰坠落。骨架建筑只是壁泥和嵌墙损坏;结构不良和老朽房屋有不少破坏。 10~25 Ⅷ度 破坏。大树全身剧烈摇动甚至摧折。笨重家具推移很远或倒翻。石像、石碑以及立于教堂、坟地、广场等地的类似物,在座基上捩转或倒下,坚固的石围墙断裂倾斜。大约四分之一房屋遭受严重破坏,个别坍塌,很多不能居住。骨架建筑的嵌墙大部分倾,木结构房屋多扭歪或推倒,教堂塔尖及工厂烟囱严重损坏,且因其倒下伤害附近房屋,加重了破坏。陡坡和潮湿地上发生裂缝,常冒水并夹沙泥。 25~50 Ⅸ度 大破坏。大约二分之一砖砌房屋遭受破坏,坍塌的相当多,一般不能再居住,骨架建筑脱离基础,互相扼扭,折断骨架栓柄,造成严重破坏 。 50~100 Ⅹ度 毁灭。大约四分之三的建筑物遭到严重破坏,大部分坍塌。很好的木结构房屋和桥梁严重破坏,个别被毁。堰堤、水坝等设施或多或少明显损坏。铁路轻轻弯曲,地下管道(水管、气管、下水道等)折断、开裂或挠曲。石铺或柏油路面发生裂缝,由于猛烈挤压出现宽大的波形皱褶。疏松,特别是潮湿土地上发生裂缝,宽可达数厘米,在近水边的土地上,出现与水道平行的大裂缝,宽可至1米左右。山坡上表面疏松土层崩滑,下面岩土亦溃裂成块,崩落于山谷之中。河、湖水边的陡岸完全崩坏,滩水泥沙大量推移,改变原来形貌。井水骤涨骤落,江、河、湖水拍溅上岸。 100~250 Ⅺ度 灾变。砖砌建筑全部坍塌,坚固的木结构房屋以及用柔性材料做成的小屋也只有个别幸存。桥梁等巨型建筑,即使是坚固的结构,亦遭破坏;粗壮的石柱破裂,钢梁折断。堤防、水坝全被破坏,常常是断错距离很大。铁轨剧烈弯曲以至挠折。地下管道全部破坏,不能使用。地面变化错综复杂,范围广大,与当地土质条件有关,一般是地开裂,开缝很大,低湿含水多的地区尤为严重,溃裂形式不一,有水平的,有垂直的,并以不同方式冒沙水浊泥。山崩、石坠现象很普遍。 250~500 Ⅻ度 大灾难。一切人工所兴,倒毁无遗。地表大规模变形,影响地面和地下水系,造成瀑布,江河壅塞,水流改道。 500~1000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