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西安公共交通总公司
释义

运营保障

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协调发展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有序竞争,积极扶持,优先发展,方便群众的原则,争取用5年时间,基本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的主体地位。使公共汽车进场率超过80%,平均运营速度达到20公里/小时以上,准点率达到90%以上,站点覆盖率按300米半径计算城区大于50%,中心区大于70%;2009年开通快速公交示范线。初步形成以大容量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为骨干,常规公共汽车为主体,出租汽车等其他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城市交通体系,建城区任意两点间公共交通可达时间不超过50分钟,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总出行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

服务保障

城市公交是社会生产的第一道工序,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是城市的名片。作为陕西省最大的城市公共交通企业,西安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始终坚持“服务为本,乘客至上”的服务宗旨,教育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安全是公交企业生存的命脉,服务是企业发展的灵魂”的理念,努力为广大乘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设立专门机构确保服务质量。营运生产部负责公交线路的布局,站点的设置,站牌的安装、票务管理、营运计划的编制和营运车辆的组织等,技术信息部客车总厂负责车辆技术保障和日常维护和保养,以保证服务硬件的落实。

加强培训,强化考核。安全服务部负责司乘人员的安全服务教育和培训,制定安全服务质量考核标准,并经常性的对司乘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安全行车和服务技能的培训,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公司设有近百人的服务稽查队伍,随时对服务质量进行流动监督检查和考核。

倾听民意,接受监督。开通了公交服务热线,广泛接受市民的监督,与西安交通旅游广播FM104.3联合设立了“公交快车道”栏目,隔周四走进电台直播室与市民对话沟通,听取市民意见。

设施保障

对西安公交这样拥有半个多世纪历史的老企业而言,欲重焕活力,必先加大硬件投入实现脱胎换骨。十年来,西安市公共交通总公司为满足城市发展和市民出行需要不断加大增车开线力度的同时,想方设法多方筹措资金,加快场站基 础设施建设步伐,先后投入1700多万元完成24路、26路等7座调度站的建设、续建,投入1400万元完成一公司油库改造、三公司场区 改造等4个改造项目,投入1200多万元完成电车线网新架、迁移、改造项目3个,投入1200多万元完成三、六公司天然气站建设,投入 6200余万元对破产的第一奶牛场实施兼并,并进行八公司的规划建设,十年间累计新增停车坪83809平方米,新增生产、调度用房 17460平方米,新征土地8宗244.393亩,为西安公交事业的快速发展插上了有力的翅膀。据悉,由政府投资为主,并利用部分世行贷款,总投资额达2亿多元的公交三大枢纽及一大型保养场项目也已立项,硬件设施条件的 极大改善必然为百姓出行优先提供更为有力的物质保障。

政策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公交行业到底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般性企业还是由公共财政扶持 下的公益性事业,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政策定位的模糊与政策执行的不稳定造成了整个公交行业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进退失据 、步履蹒跚…… 2004年国家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政策出台,明确了公交行业的政策定位,即:公交是公益性行业,须优先发展。从中央到地方,各 级政府均非常重视公交优先战略的落实,其中一项重要举措便是通过颁布有关法规的形式将其制度化、常态化。为此,国家建设部先 后出台了《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以及《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意见的通知》、《建设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等行业法 规和纲领性文件,温家宝总理也做出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符合中国实际的城市发展和交通发展的正确战略思想”的重要批示 。今年4月12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示了《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征求意见稿)》,标志着通过政府规章对公交产业的定位予以明确 ,从而使百姓优先通过公交优先进一步得到落实的工作从政策上得到了保障。每座城市条件不同、财力各异,国家的大法也只确定了基本原则,在地方的落地生根,还需要更多、更为细致的地方法规来落实,我 们有理由相信:公交事业的春天即将到来,百姓出行优先的曙光正在不远的前方。

安全保障

西安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历来都十分注重安全管理队伍的建设和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落实,紧紧围绕“安全是公交生存的命脉,服务是 公交发展的灵魂”这一经营理念,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始终将乘客的出行安全放在首位。在公司内部上设由总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各个方面的安全生产;下设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负责道路交通安全 。在道路交通安全方面实行总公司——营运公司——基层车队——线路的四级管理体系,并按照职工人数的50:1比例配置专职安全 管理干部。为了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管理作用,总公司先后制定了《安全服务质量考核标准》、《单车安全服务质量考核标准》、《无人售票车 安全服务质量考核标准》、《规范化服务线路达标考核办法》、《职工交通行为规范及违章违纪处罚规定》、《行车事故处理规定及 事故的扣款规定》、《中特大事故的责任追究制度》等多项安全管理制度。加强职工安全教育,结合企业实际定期举办安全教育巡回宣传展,每年都会利用营运淡季对全员进行安全技能和安全规章的全脱产轮 训;近年来,各级安全网络不断加大明查暗访、现场纠违和考核的力度,时刻做到警钟常鸣。

车辆技术保障

西安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对公交车辆从购买、使用、维修、报废实施全过程的综合管理。总公司和各基层单位技术部门具体负责对车辆使用、维修等管理工作,6个专业保修厂(总公司所属保修公司5个,巴士公司1个)专门负责对营运车辆维修工作。目前,拥有各类车辆维修专业技术管理人员50余名(其中: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10余名,助理工程师20余名)、维修质量专职检验人员105名、车辆维修人员900余名(其中:技师11名、高级工8名,中级工796名)。拥有各类专业维修检测设备、台架等600余台(套)

为及时消除隐患,防止车辆早期损坏,保证车容车貌良好,对营运车辆实行强制维护,根据车辆行驶里程和技术状况按计划分别进行一级(甲一级维护)、二级和加强二级维护,并建立健全了车辆单车维修技术档案。年均完成各级维护近4万余车次(其中:一级维护3万余车次,二级维护6000余车次,加强二级维护1000余车次)。在维修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车辆维修标准和规定,并结合公交实际制定了《车辆保修技术规范》和车辆使用维修管理规定。对车辆维修质量实行“自检”、“互检”、“专检”三级检验签证负责制。同时,坚持定期保修质量抽查和分析制度,不断加强保修质量的监督管理,努力提高保修质量。

车辆使用过程中,实行“出车前”、“行驶中”和“收车后”的“三检”制度。对涉及影响车辆安全运行部位机件进行日常重点检视。同时,对车辆安全机件实行定期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车辆存在的安全隐患,为乘客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乘车环境。

环境保障

1999年起西安市公交总公司在部分营运车辆上试用双燃料系统,验证技术可行后迅速推广,目前,西安市公交总公司4087部营运车辆中,已有76.83%改装为双燃料车,此外,先后购进纯天然气车222部,大大减少了尾气排放,为古城早日实现“大水、大绿、蓝天”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

多年来,公交一线职工始终严格执行“车辆卫生趟次制”,为市民创造舒适整洁的乘车环境。无论是2003年的非典肆虐,还是2004年的禽流感疫情爆发,以及目前仍在进行的创卫工作,公交人都将车辆公共卫生环境的改善摆在首位,营运车辆趟趟清扫消毒,实现了“五净一亮”(即机器净、内外蒙皮净、地板净、座位扶手净、钢圈净、玻璃明亮)的目标。座位、扶手、车门、玻璃完好无破损松动。车厢内的警示标志位置得当,排列有序。车身蒙皮无花脸,无严重破损。确保雨后洗车,天晴车净。在这场生与死的考验中,切实保障了百姓出行,赢得了各界的肯定。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6: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