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武夷槭
释义

基本信息

种中文名:武夷槭

种拉丁名:Acer wuyishanicum Fang et Tan

科中文名:槭树科

科拉丁名:Aceraceae

属中文名:槭属

属拉丁名:Acer

国内分布:沿武夷山脉分布于江西东南部和福建西北部

海 拔:500-1000

命名来源:[Acta Phytotax. Sin. 17(1): 80 .pl.12: 3. 1979]

中国植物志:46:196

植物形态

常绿乔木,约高10米。树皮深褐色,粗糙。小枝褐色或淡紫褐色,无毛,当年生嫩枝微具棱角,直径2毫米,皮孔很密,近于圆形,黄色。冬芽锥形、淡褐色,鳞片卵形,无毛,覆叠。叶革质,全缘,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常长6-7厘米,宽2-3厘米,基部近于钝形或圆形,先端短急锐尖,边缘干后微反卷,上面深绿色,下面灰色,微被白粉,主脉在上面显著,在下面凸起,侧脉5-6对,常以40度的角与主脉叉分,不到边缘即隐匿不现,仅在下面显著,基部的1对侧脉几达于叶片的中段,小叶脉常不发育;叶柄长2-3厘米,淡紫绿色,无毛。花的特性未详。果序伞房状,紫色,无毛,长5-6厘米;果梗仅长1厘米。翅果成熟时深黄色;小坚果凸起,长5毫米,直径3毫米;翅的基部狭窄,中段最宽,宽7-8毫米,连同小坚果长2.3-2.5厘米,张开成锐角。花期不明,果期9月。

相似物种区别

本种与北培槭A. pehpeiense Fang et Su相近,区别在于本种的小枝较短,当年生枝仅长3-4厘米,叶革质,长圆形,较小,仅长6-7厘米,宽2-3厘米,干后边缘反卷,果序无毛,较短,约长6厘米,翅果较小,长2.3-2.5厘米,翅张开成锐角;本种又与将乐槭A. laikuanii Ling相近,但本种的翅果较大,叶较小而小叶脉不发育。亦易于区别。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6:0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