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粗枝杜鹃
释义

粗枝杜鹃,它一般是产于云南西部,主要生于海拔2400--3 700米的针阔混交林及冷杉林中。除了我国国内有其分布外,在我国的邻邦缅甸,在其的东北部也有分布。它是一种灌木或小乔木。

简介

种中文名:粗枝杜鹃

种拉丁名:Rhododendron basilicum Balf. F. et W. W. Smith.

内分布:产云南西部。生于海拔2400--3 700米的针阔混交林及冷杉林中。模式标本采自云南腾冲。

国外分布:缅甸东北部也有分布。

海 拔:2400-3700

命名来源:(云南植物研究)[not.bot.card.edinb. 9: 214. 1916]

中国植物志:57(2):057

亚组中文名:杯毛杜鹃亚组

亚组拉丁名:Subsect.Falconera Sleumer

组中文名:常绿杜鹃组

组拉丁名:Sect.Ponticum G.Don

亚属中文名:常绿杜鹃亚属

亚属拉丁名:Subgen.Hymenanthes (Blume) K.Koch

属中文名:杜鹃属

属拉丁名:Rhododendron

亚科中文名:杜鹃花亚科

亚科拉丁名:RHODODENDROIDEAE Drude

科中文名:杜鹃花科

科拉丁名:Ericaceae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约3—10米;小枝粗壮,直径8--15毫米,有灰白色至淡黄褐色绒毛,后变无毛。叶多密生于节上,约5—7枚,革质,宽倒卵形至倒披针形,长10—32厘 米,宽5—17厘米,中部以上最宽,先端圆形,有细尖头,基部渐狭,上面深绿色,无 毛,下面有灰黄色或灰棕色的两层毛被,上层毛被宽杯状,边缘细裂,下面毛被灰白色, 紧贴。中脉在上面平坦或下陷成细沟纹,在下面隆起,侧脉12--15对,在上面平坦,在 下面隆起,为毛被所覆盖;叶柄长1.5—3.5厘米,扁平.叶片基部有下延的翅。总状伞 形花序,有15—25花;总轴粗壮,长3.5—5.5厘米,有稀疏绒毛或近于无毛;花梗长 2.5—5厘米,有褐色绒毛;花萼小,有7—8个波状小齿,长约1—2毫米,外面被绒毛; 花冠钟状, 长3.5—4.5厘米,常偏斜,黄色,基部有深红色的斑,8裂,裂片近圆形,长 约1厘米,宽约1.2厘米,顶端有凹缺;雄蕊16, 长1.5—2.5厘米,不等长,花丝无 毛;雌蕊长约3.5厘米, 与花冠近等K;子房卵圆形,长8—10毫米,被密棕色绒毛,花 柱长0.5—3.5厘米,无毛;柱头膨大成盘状。蒴果圆柱状,长2.5—4厘米,直径8—10 毫米,密被锈色绒毛。 花期5—6月,果期10—11月。

产地分布

产云南西部。生于海拔2400--3 700米的针阔混交林及冷杉林中。缅甸东北部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云南腾冲。

本种提示

本种叶柄扁平、增宽并有叶片卜延的翅, 与圆头杜鹃R.Semnoides Tagg et For- rest相近,但本种仅产于云南,花轴长达3.5—5.5厘米,花冠黄色,花丝无毛等,显著不 同。

参考文献

Rhododendron basilicum Balf.F.et W.W.Smith in Not.Bot. Gard.Edinb.9: 214.1916;Tagg in Stevenson,Spec.Rhodod.239.1930;Hand,Mazz.Symb. Sin.7:783. 1936;中国高等植物图鉴3:130.图4214.1974;Cullen et Chamb,in Not.Bot.Gard.Edinb.37:330.1979;Chamh.In Not.Bot.Gard.Edin 39: 253. 1982,proparte;云南植物志4:354, 图版95:1--5. 1986.——R.Regale Balf.F. Et K.Ward in Not.Bot.Gard.Edinb.12:156.1920.——R.megaphyllum Ball. F.et Forrest in Not. Bot.Gard. Edinb. 12:138. 1920.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