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粗根茎莎草 |
释义 | 概况粗根茎莎草(学名:Cyperus stoloniferus)为莎草科莎草属的植物。分布在马来亚、越南、印度尼西亚、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福建沿海地方等地,多生长于潮湿盐渍地,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基本资料种 名:粗根茎莎草 学 名:Cyperus stoloniferus Retz. 别 名:- 科:莎草科 属:莎草属 昆明植物研究所. 粗根茎莎草. 《中国高等植物数据库全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2-24]. 产地分布产于福建沿海地方; 形态特征根状茎长而粗,木质化具块茎。秆高8-20厘米,钝三稜形,平滑,基部叶鞘通常分裂成纤维状。叶常短于秆,少长于秆,宽2-4毫米,常折合,少平张。叶状苞片2-3枚,通常下面2枚长于花序;简单长侧枝聚繖花序具3-4个辐射枝;辐射枝很短,一般不超过2厘米,每个辐射枝具3-8个小穗;小穗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6-12毫米,宽2-3毫米,稍肿胀,具10-18朵花;小穗轴具狭的翅;鳞片紧密复瓦状排列,纸质,宽卵形,顶端急尖或近于钝的,长约3毫米,土黄色,有时带有红褐色斑块或进斑纹,具5-7条脉;雄蕊3,花药长,线形,药隔延伸出花药的顶端;花柱中等长,柱头3,具锈色斑点。小坚果椭圆形或倒卵形,近于三稜形,长为鳞片的2/3,黑褐色。花果期7月。 生长习性生长于潮湿的盐渍土上。分布于越南、印度、马来亚、印度尼西亚等地。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