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芜湖夫子庙
释义

概况

芜湖县儒学宫,又名文庙、夫子庙,位于古城儒林街(原市十二中学校园内),现今的大成殿是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建成的。

芜湖学宫始建于北宋元符三年(1100),崇宁二年(1103)奉诏广拓,当时有任无为县守的著名书法家米芾书写的《太平州芜湖县新学记》碑刻立于学宫殿左壁。至南宋建炎初年毁于火灾;绍兴十三年(1143)又重建;南宋、元朝历代间或时有重修增建。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重修,兴建明伦讲堂并两斋房;之后明清两朝相继建有射圃、潘池、大成坊、大成桥、状元桥、尊经阁等,构成一处文蕴壮观的建筑群。清咸丰三年(1853)毁于兵燹,其建筑荡然无存;同治十年(1871)重建正殿、崇圣祠、大成坊。清光绪年间又两度重建修葺;民国三年(1914)因大殿椽梁毁损倾复,大修大成殿,之后其他建筑渐废拆除,仅存今日现状。

古时,芜湖学宫建设坐北朝南,大成殿位居中轴线上。殿内正中供奉“至圣先师”孔子塑像,两侧是以其弟子的德才和时代为序———分别是“子”、“哲”、“先贤”、“先儒”依次坐位。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御制的“孔子赞”、康熙二十八年(1689)御制的“四配赞”均嵌立在大成殿内。

渊源于文化的浸润,故有心智的开化。芜湖学宫开建数百年来,孕育和培养了众多的精英才子,诸如南宋状元、著名词人张孝祥,明代画家肖云从,清代户部尚书、考订家和帝师黄钺等,他们都是青少年时期就生活在芜湖,足以说明与大成殿和学宫文化的传播不无关联。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廷废除科举停办县学,芜湖学宫亦奉诏停办,改称“芜湖县劝学所”。当时的地方政府即在学宫内创办了“襄垣学堂”,后即为县中学,解放后改名“芜湖师范学院”,后为市第十二中学。自古作为最早的芜湖官办教育基地,大成殿延续至千年,可以说是芜湖真正的翰林墨院之圣地。

泮池

在儒林街东面,十二中大操场一带,原先是一片荷叶田田,荷花盛开的池塘,这片荷花塘有一个很雅致的名子———泮池。所谓泮池,就是专指旧时夫子庙(亦称文庙、学宫)门前的池塘。自北宋以来的一千多年间,不论规模大小、规格高低,只要是夫子庙,门前必定要建一方泮池。这已为惯例。

芜湖夫子庙前的泮池呈半圆形,池的四周全是青石围成,民国三年(1914),在泮池周围增建石栏,石栏上也是遍雕荷花莲叶图案。泮池南面建有一座大成桥。据民国八年(1919)《芜湖县志》卷十七记载,明孝宗弘治六年(1493),芜湖县知县万璇命义民金宗周,撤泮池采藻、攀麟二桥,砌石为大成桥。154年之后,清顺治四年(1647),知县贾一奇、教谕宁鸣玉重修复鼎,造大成桥。光绪十六年(1890),对包括大成桥、泮池在内的整个夫子庙建筑群进行了一次大规模修缮。

当年周围许多居民在迎娶新娘时都要特意绕道,从大成桥上走一下,以图沾一点大成桥的“灵气”,日后生子能金榜题名。大成桥南有一座木制牌坊,即有名的大成坊,坊上有一横匾,书写着“万世文明”四个大字。再往南面又有一座石牌坊,即“襟带三吴”坊,为芜湖县令韩文成所立,此牌坊后又改称“中江锁钥”坊。

直到今天,居住在儒林街一带居民还经常谈起这座泮池,他们形象地称之为荷花塘,这是因为在泮池里曾经种植着大量的荷花,每到盛夏,池面上的荷花竞相开放,许多民众会慕名前来观赏、游玩。据住在这里的一位年逾八旬老人回忆,民国年间,泮池的四周与现在大不相同,那时泮池的周围非常开阔,向南可以一眼望见青弋江以及江对岸的“南国津梁”石牌坊。由于这里距南门湾、花街、南正街都非常近,而大成殿更是近在咫尺,人们在逛过街市后常常会到泮池边小憩片刻,因此泮池附近一直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打把式买艺的、说书卖唱的、踩高跷走钢丝的,五花八门,三教九流,应有尽有,颇有点北京天桥的遗韵。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后期,许多江北难民陆续迁居于此,沿池边搭起了大量简易棚户房,致使泮池污水横流,大量的生活垃圾也倾倒于此。1953年冬,因棚户中的居民用火不慎,发生火灾,将沿池的棚户焚烧殆尽,到了1954年夏,芜湖又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随洪水带来的大量泥沙、杂物几乎将泮池填满,此后泮池逐渐失去往日的风采,成为蚊蝇横飞、异味熏天的臭水塘,池面也急剧缩小,后来市第12中学兴建大操场,遂将泮池填平,至此,泮池彻底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8:4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