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文学性与历史性的融通:海登·怀特历史诗学研究 |
释义 | 图书信息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7月1日) 平装: 282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00492405 条形码: 9787500492405 商品尺寸: 22.8 x 16.4 x 2 cm 商品重量: 440 g 作者简介董馨,1965年9月出生于湖北天门,文学博士。现为佛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广东省广府文化研究基地研究员。著有《文学理论的建构坐标》(独著,作家出版社2005年)、《美育新思维》(合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石湾陶瓷艺术史》(合著,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年)等,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曾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广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曾被授予广东省“南粤优秀博士生”称号,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和省,厅社科项目多项。 编辑推荐《文学性与历史性的融通:海登·怀特历史诗学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内容简介《文学性与历史性的融通:海登·怀特历史诗学研究》从历史话语的诗意内涵、历史文本的诗性结构、历史诗学的诗化形态三大方面对海登·怀特的历史诗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认为,海登·怀特的历史诗学撼动了文学性与历史性之间的坚韧藩篱,超越了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知性对立,其中所强调的“文学性”或“诗性”或“修辞性”对当代文论建设具有重要理论启示——通过建立西方现代知识视野中所认为的最不可能的历史与“文学性”相联系的维度,不仅让人们重新思考历史事实的客观性与历史真实可能性的关系,认识“文学性”在历史建构中的作用,而且启发文论界充分发掘“文学性”对各学科和各领域的渗透现象,由此寻求文学理论建构的新维度。 媒体评论前言在新世纪的洪亮钟声中,诗歌与我们人类共同跨入了二十一世纪。回首二十世纪的中国诗坛,总禁不住心潮起伏,百感交集。 诗歌本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文学体裁。但在二十世纪,却发生了一场极其重大的变革,那就是,统治中国诗坛达千余年之久的旧诗词又演化或繁衍出白话诗,也就是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新诗。尽管旧诗仍与新诗并行不悖,但新诗已取代旧诗而成为当今中国诗坛的主要形式,占据着一时难以摇撼的主体地位,这已成为一个毋庸置疑、无需争议的公认事实。 然而,新诗在与1日诗的较量中虽已脱颖而出,但在其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也走过了风风雨雨、坎坷曲折的道路,并曾无数次地经受过来自各方面的考验和挑战。这些挑战有来自外界的,也有自身的。其中挑战最为强劲,分歧最大、争议最多的,莫过于十年文革结束以后的“朦胧诗”的崛起,以及随之澎湃而来、汹涌而起的各种新的诗歌浪潮和风格流派。 尽管诗在文学中的霸主地位已荡然无存,诗在公众社会中的不景气现象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感觉到,但就诗本身来说,她仍在发展中,并在向艺术的王国不断挺进。特别自“朦胧诗”崛起以后,中国的诗坛显得异常活跃,思潮迭出,流派纷呈,无论在诗歌观念、内容题材、写作手法、语境表达、语言要求等各个方面,都出现了令人振奋的崭新气象。我们甚至可以毫不夸大地说,这是整个二十世纪中国诗歌最为活跃的时期。 中国诗坛这种活跃局面的形成与造就,是与食指、北岛、舒婷、芒克、江河、多多等人的功绩分不开的,并以他们的诗为标志的。这些共和国的同龄人从政治风云变幻莫测的切身体验中,以诗人的良知、敏锐和非凡的勇气与胆量,对十年浩劫及现存的一切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而痛苦的反思与诘责,写出了一系列震撼人心、踔厉风发的优秀诗篇,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与关注。因此,中国诗歌才从歌功颂德、政治宣传的桎梏中挣脱出来,开始了一个新的里程。因此,像食指、北岛、舒婷等人的名字,将永远被镌刻在中国诗坛的丰碑上,彪炳史册。 几乎与他们同时,另有一批在五十年代中期出生的诗人,其中尤以梁小斌、顾城、王家新、于坚、柏桦、杨克、翟永明等为代表,他们一方面与北岛、舒婷等人一起反思现实,有着诗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另一方面对诗的创作艺术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求索,将诗人的嗅觉引入生活的各个角落。这种探索相当艰苦,既有着古今中外诗艺精粹的现代结合和有机融会,又有着诗人失败的困惑迷茫和诸多现实利益的放弃,同时还有着外来的压力和诗坛内部的分歧争议。 而正当这批诗人在艰苦探索的同时,又有一批六十年代出生的诗人在潜然涌动,其中有些人实际上在八十年代初就已崭露头角,最后从八十年代中后期的逐步登台终于到九十年代初的群起亮相,以一种更新的姿态和诗歌意识在诗坛上尽显身手。这批人的阵容相当强大,几乎遍布了中国大地的每个方位,从北京的西川、黑大春、海子、骆一禾、树才、臧棣、西渡到上海的陈东东、孟浪、郁郁、默默、刘漫流、陆忆敏、徐芳,从四川的吉狄马加、李亚伟、万夏到江苏的韩东、小海、车前子,从福建的黄灿然、吕德安到新疆的北野、沈苇,从浙江的梁晓明到东北的巴音博罗,从陕西的秦巴子、丁当到贵州的郑单衣、唐亚平,从河南的蓝蓝到山西的任悟,乃至海外的杨小滨、张枣、张真、虹影等,基本上都属于这一行列。他们通常被称为“后朦胧诗”抑或“第三代诗人”。他们的诗歌主张和观念尽管各不相同,打出的旗号也是五花八门,令人眼花,但他们的创新意识与王家新、于坚、柏桦等人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因而如果放到历史的长河中去,他们实际上与王家新、于坚、柏桦那批五十年代中期出生的诗人仍属一个时期,只是风格流派各异而已。即使是自称或被他人所称的“第四代诗人”的伊沙、徐江、宋晓贤、叶匡政等一批诗人,他们的年纪更轻一些,锐意进取的求新意识或许更为偏颇和激烈一些,但如果我们把历史的长卷再放开拉长一些,他们无论是年龄段或是诗歌创作的基本特征,仍是“后朦胧诗”或“第三代诗人”的延续。 …… 目录绪论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 学术背景与选题意义 二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困难 第二节 结构与论点 一 历史话语的诗意内涵 二 历史文本的诗性结构 三 历史诗学的诗化形态 历史话语篇 第一章 叙述话语的意识形态性 第一节 叙述话语的实践性 一 叙述话语的建构特征 二 叙述话语的知识谱系 三 叙述话语的修辞表现 第二节 散文话语的隐喻性 一 诗学技巧:令历史产生意义 二 诗性精神:使实在充满象征 第二章 解释话语的主体间性 第一节 历史理解的多样性 一 历史理解的语言性 二 历史理解的有效性 三 历史理解的创发性 第二节 历史解释的想象性 一 历史解释的权威性 二 历史解释的建构性 第三章 接受话语的互文性 第一节 历史接受的文本性 一 接受过程的交流性 二 接受效果的审美性 第二节 历史批评的文本间性 一 文本界限的跨越:文学性向历史的渗透 二 文本结构的过程:文学性的产生和播撒 三 文本完成的效应:文学性的意义链增生 历史文本篇 第四章 历史文本的预构特征 第一节 先验化的文本建构 …… 第五章 历史文本的形式主义因素 诗学形态篇 第六章 历史研究的技术化 第七章 历史诗学的范式化 结语 “文学性”探究与文艺学的建构 参考资料 后记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