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文学理论本体研究 |
释义 | 作者:金永兵 著 ISBN:10位[7301131518]13位[978730113151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1 定价:¥22.00元 内容提要文学理论本体性探讨,解决的是“文学理论是什么”这样一个高难度的问题。本书的作者,站在思考者与探索者的高度,以平等与民主的态度、求真务实的学风,利用科学哲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某些成果,力图找到理解文学理论这一学科属性的科学答案。 作者简介金永兵,1973年生于安徽寿县,2003年于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2005年起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学基本理论、西方文论和马克思主义文论,已发表相关论文三十余篇,参与写作《西方文学理论史》、《美学概论》、《马克思主义文论教程》、《马克思主义文论选:导读与注释》、《中国艺术理论主题史》等多种著作和教材。 目录序 绪论 一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的生成 (一)文学理论对象要素 (二)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的形成 二文学理论话语对象的演化 (一)延伸、转移与扩展 (二)问题深化与范畴学科化 三文学边界与理论重建 (一)理论对象的泛化 (二)“文化研究”的价值与虚妄 (三)理论的重建 四范畴规范化与“术语革命” (一)文学理论范畴研究与理论创新 (二)理论创新的路径依赖:术语革命 五“文学理论”命名 (一)文艺学 (二)文艺学与文学学 (三)文学学与艺术学 (四)文学理论与文学学 六文学理论学科系统 (一)文学原理 (二)文学交叉学科 (三)文学诗学 (四)文学理论史 七文学理论作为科学 (一)科学内涵的历史分化 (二)文学理论作为科学 八文学理论何为 (一)作为思维的思维 (二)文学理论科学性表征 九理解与解释 (一)理论话语对象的性质 (二)文学理论方法的特点 十文学理论的历史性和意识形态性 (一)文学理论的历史性 (二)文学理论研究的历史意识 (三)文学理论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