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文化遗传论
释义

书籍简介

作 者:郭绍明 著出 版 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2-1

版 次:1

页 数:551

字 数:546000

印刷时间:2010-12-1

开 本:大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I S B N:9787506822398

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主题庄重,结构宏大,涉及范围广泛,举凡哲学、认识论、文明论、进化论的许多论题,在本书中都有精辟的阐述和丰富的沦说,体现了作者的理论雄心和学术追求。作为本书的一个基本观点,作者提出了文化遗传的思想,借用生物学上的遗传理论解释文化的生成和发展现象,这是一次大胆、独特而富有成果的学术尝试,为我们提供了崭新的研究思路,带给我们强烈的思想震撼。

作者简介

郭绍明 男,汉族,出生于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仲恺村。1964年7月毕业于海南中学。1964年9月一1969年7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哲学原理专业读书,然后留校一年待分配。1970年7月分配到广西柳州市,劳动锻炼一年后在柳州市宣传部门工作。1982年10月~1983年7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教师进修班学习。1983年9月~1986年7月在中共中央党校理论部哲学专业研究生班读书,获哲学硕士学位。1986年6月任柳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1988年8月调海南省行政机关工作,先后任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第一秘书处副处长、办公厅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秘书处处长,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海南省旅游局副局长、巡视员。2006年1月退休。

文章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第一章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第一节 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

一、实践活动是物质的、感性的活动

二、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的平台

三、主体自身也是客体

四、实践关系是主体和客体的基本关系

第二节 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

一、主体在实践申能动地反映客体

二、主体的认识在实践申检验

三、主体的认识在实践申发展

第三节 主体和客体的价值关系

一、客体属性满足主体需要产生价值

二、主体和客体的价值关系在实践申发展

三、主体和客体的价值关系与认识关系

精彩赏析

人类主体和他所面对的客体之间最基本的是实践关系,Ups,.类主体改造客体和客体被人类主体改造的关系。客体当然是自然界,但这个自然界是包括人类主体在内的。人类主体在把自然界当作客体的同时也把自己当作客体,人类主体在改造自然界客体的同时也改造自身客体。 写在前面的话 个体主体的价值意识随着自身需要的发展而发展。从主体需要的发展及结构的变化中,可以看到个体主体价值意识最初主要是指向自身之外的客体对象物,到了高级阶段,则主要是指向自身。那时,个体主体的价值意识就和群体主体的价值意识从差异、对立、矛盾甚至对抗进到了一致、融合。 第三章 主体的价值意识 文化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东西,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的创造物。文化的本质与人的本质是统一的。对文化认识的深化就是对人自身认识的深化。 第五章 文化与文明 需要的满足能产生愉悦,而需要的被压抑则会产生焦虑、愤怒或恐惧等情感。需要被压抑而产生的情感带有相当的能量。这些能量不能长期郁积在主体体内,它总要寻找渠道释放出去。 第十章 情感体验遗传基因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