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温元柱
释义

一、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劳动模范

发家致富过程

温元柱是嫩江县人,今年38岁,脑筋活络,性格开朗。2001年,他听家住老莱镇的亲戚提起老莱村委会对发展养殖业十分重视,就来到老莱村考察。当时老莱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领导热情接待了他,并肯定地说要是你想在老莱村投资发展养殖业,我们会无偿提供土地,解决部分建舍木料。这一优惠政策,令温元柱很感兴趣,在广泛调查市场行情后,他决定在老莱村投资从事蛋鸡养殖。

创业艰辛过程

一、锁定项目,矢志不渝。历经艰辛,终于迈出了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当时,受禽流感的影响,养鸡业成了人见人怕的行业,鸡肉没人买,鸡蛋无处销,很多家禽都被宰杀,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温元柱从事养鸡,亲戚不理解,朋友不明白,鸡类市场更是低迷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刚开始养鸡时,温元柱就坚决地否认了当时的市场行情,他看的是长远发展,看的是事物的发展规律,看的是鸡类产品的未来市场,有低潮必然会有高潮,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对高蛋白质类产品的需求日渐增加,养鸡业一定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自己的行情预测基础上,加上党组织、村委会对他的大力支持,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蛋鸡养殖。但对于没有从事过蛋鸡养殖的温元柱来讲,他毕竟是个新手,是养殖业上的新人,对蛋鸡养殖根本没有经验。在回忆当初蛋鸡养殖的艰辛历程时,温元柱感慨万千。从一开始的鸡舍建筑、鸡雏购入,到后来渐成规模,自动化养殖,温元柱费尽了心思,四处取经。虽然村集体答应给予其优惠政策,但万事开头难,鸡舍选址、设备引进、生产销售都是问题。开始的时候,由于鸡舍简陋,不懂技术,他刚购进的鸡雏,刚到家由于照顾不精,几天内死了一大半,一度使温元柱丧失了信心,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但性格开朗、脑筋活络的他很快就想通了,项目是好项目,运作是关键,不能白费功夫,浪费钱财,必须探索出一条科学养殖之路,把蛋鸡养殖这一利润可观的事业发展起来。从此,他先从补脑开始,买了大量养鸡方面的书籍,潜心钻研,充实自己的养鸡知识,从理论上提高自己,并抽时间到镇畜牧站和上级畜牧部门学习取经,积极参与畜禽养殖和防疫的实践学习。经过半年来的边学边做,他由理论上升实践,由实践摸索规律,逐渐掌握了养鸡技术,并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养鸡路子,向十万只鸡场的奋斗目标迈出了第一步。

二、滚动发展,扩大规模。苦尽甘来,辛勤付出终有成。在逐渐掌握了蛋鸡养殖技术,探索出蛋鸡养殖规律后,终于找到了适合地域实际的养殖出路,他所从事的蛋鸡养殖业生产的蛋类、肉类产品,在老莱开始走俏,家喻户晓。在蛋鸡养殖上,他没有局限于现有利益和发展规模,而是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先后迁移两次场址,经过5年来的发展,他的鸡场占地面积已达10,000平方米,拥有房屋4栋,雇工10人,蛋鸡规模由最初的5,000只已发展到现在的3万只。2006年末实现产值200万元,经济效益在30万元以上,成了远近闻名的蛋鸡大王。2007年,为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他准备再建2栋蛋鸡舍,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维修1栋孵化室,面积1800平方米,再加上原先的4栋鸡舍,将来可成批次养殖蛋鸡十万只,构建十万只鸡场的当初设想很快就要变成现实了。

三、无私奉献,带动乡亲。饮水思源,自己富了没有忘记众乡亲。温元柱养殖蛋鸡出了名,使周围一些人也认识到养殖蛋鸡是个发家致富的好路子,对此,镇政府和老莱村多次找温元柱参加养殖培训班,当讲师,专门为养殖户讲解养殖经验,每次找到他时,他都说,他从事蛋鸡养殖多亏了组织帮忙,帮他树立了信心,帮他找到了致富的好项目。因此,对于参加培训班当讲师,为农户传授养殖经验,他从来都爽快答应,毫不吝啬,倾囊相授。他常说,一人致富不算什么,要是能带动周围的群众都养鸡,都发家,产生了规模效益,那才是真正的成功,真正的致富。而且规模一旦有了,科学养殖的质量一旦高了,效益也会随之而来。他开阔的思路,创新的思维方式,实实在在为老莱镇的养殖业增添了活力。并且,温元柱为人无私,乐于奉献。在传授养鸡技术的同时,他还为养鸡户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像主动赊鸡雏给养殖户,帮助农户防疫灭病,联系禽产品销售市场等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地为周围群众谋利益。在他的带动下,从2005年开始,老莱村先后有30多户农户从事蛋鸡养殖,经过两年的发展,这30多户农户中有6户年效益都达到了3万元以上。

表彰

温元柱获得齐齐哈尔市第二十七届先进劳动模范表彰,

温元柱,讷河市老莱镇镇直,农民。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1: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