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温来了
释义

基本信息

一级分类

常用植物药

二级分类

植物药

分类

温来了

年份

womh laih liaav

别名

水辣蓼

来源

蓼科植物软水蓼的全草。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30~130厘米。茎直立或倾斜,多分枝,棕红色或青绿色,有明显的腺点,节膨大。单叶互生,叶片披针形,长4~7厘米,宽0.5~1.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边全缘;两面有腺点;托叶鞘筒形,长11~16毫米,常密被紧贴的糙伏毛,缘毛粗而密。花绿色或淡红色;穗状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下部花疏离。瘦果双凸镜或钝三角形。花期2~8月。

生态分布

生于水边肥沃草地。产于广西南丹、三江、富川、博白、金秀等县市;分布于东北、华北及河南、陕西、甘肃、江苏、浙江、湖北、福建、广东、云南等省份。

采集加工

全年可采,晒干备用。

性味

味辛,性平。

功效

清热化湿,行滞,祛风养血,消肿止痛。

传统应用

治急性胃肠炎、痢疾、风湿、脚气、跌打损伤、痈肿、疥疮、顽癣、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15~30克,鲜品加倍,水煎或捣汁服;外用适量水煎洗或捣敷。

方例

1.急性肠炎、痢疾 温来了(软水蓼)50克,麻牙咪(马齿苋)50克,每天1剂,水煎,分3次服。 2.血崩、月经过多、便血 温来了(软水蓼)50克,心合咪(仙鹤草)30克,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 3.皮肤湿疹、顽癣 温来了(软水蓼)适量,水煎洗患处。 4.绞肠痧 温来了(软水蓼)鲜品60克,捣烂调洗米水,取汁约250毫升服。 5.毒蛇咬伤 温来了(软水蓼)30克,穷雷随咪(犁头草)20克,边民林(半边莲)15克,成泪端(田基黄)15克,共捣烂调酒外搽或用温来了(软水蓼)50克,穷雷防咪(犁头草)20克,边民林(半边莲)50克,成泪端(田基黄)30克,共捣烂调洗米水取汁内服,药渣外敷伤口周围。

化学成分

辣蓼全草及根含挥发油,鞣质及黄酮类物质:水蓼素,水蓼素-7-甲醚,3′-甲基鼠李素及金丝桃甙,又含蒽醌衍生物及蓼酸等。

药理

1.抗菌作用

全草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鼠伤寒杆菌、枯草杆菌、蜡样杆菌和八叠杆菌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本品水提取物对伤寒、甲型和乙型副伤寒、志贺氏和宋内氏痢疾杆菌及霍乱弧菌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本品的乙醇和乙醚提取物对多种细菌也有显著抗菌作用。根提取液对痢疾和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也较显著。

2.抗病毒作用

本品水煎剂对单纯疱疹病毒(HSV)有抑制作用。用组织培养法,本品的水煎醇沉液与病毒同时或先于病毒加入,对HSV-1病毒有一定抑制作用。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技术试验,表明本品水提取物有高效的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活性。

3.毒性

26g/kg~28g/kg(治疗量的4倍)给家兔连服10d,对家兔一般状态。食欲和大便无影响,对骨髓象、麝香草酚絮状试验、脑磷脂胆固醇絮状试骏、麝香草酚浊度试验、硫酸锌浊度试验及丙氨酸转氨酶(ALT)等均无明显影响。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曾一度下降,但均于停药后2星期内恢复或接近正常。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3: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