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世鼐 |
释义 | 王世鼐(1902-1943),字调甫,号心雪,安徽贵池县(今贵池区)人,王源瀚之子。 11岁时随父王源瀚住旅顺,1916年以十五之龄考入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 民国八年(1919),在北大毕业前夕,参加了“五四”运动,与同学杨振声、陈剑一同被捕,经胡适保释始得出狱。 是年秋,王世鼐自费留学美国,获美国爱阿凡大学经济学士和华盛顿大学政治博士学位。旋赴英、法、德、意等国考察政治、经济制度及实业情况,于民国十三年(1924)回国。 民国十四年(1925),王被委任为国务院参议,并先后任民国政府工商部商业司经营科科长,通商科科长、北平市政府参事,中国国际贸易局总务兼编纂,北平政务委员会专员和东北解交研究委员会常务委员。其间,王曾于民国十七年(1928)分别以中华民国政府代表和中国代表的身份,出席了在荷兰举行的中华合众蚕桑会与第五届国际商会。 民国三十二年(1943),王世鼐在赴任苏浙皖区烟草专卖局局长途中,患肺炎治疗无效,于同年3月病逝于江西赣州。 王世鼐擅长格律诗,著有《猛悔楼诗抄》四卷,收入诗作400余首,于民国三十三年(1944)3月出版行世。 王世鼐早年“诗境凄艳明丽中含古愁”(樊樊山语),很为樊樊山老人所激赏,喻之为唐之温李,故《猛悔楼集》中樊题词共五处,老人既爱赏其才,也由诗中所流露出的心境、情绪,而虑及其年之不永,常敦敦告诫:“少年人诗文当如火如荼,吉祥富丽,亲在不言老,道在不忧贫。君年未二十而前一卷诗两用白头字,甚不可也”。这本诗集是在王去世的隔年由其好友曾克?整理出版,章士钊撰墓志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