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垂丝丁香
释义

垂丝丁香,原产于中国湖北山区,喜凉爽湿润气候,是丁香属中最为艳到此为止观花效果最好的一种,花冠外粉红色,内白色,花期5月。

中文学名:垂丝丁香

拉丁学名:Syringa reflexa

科:木犀科

属:丁香属

分布区域:湖北西部等地

生境:山坡,山谷灌丛中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

原产地:中国湖北山区

基本信息

植物名称: 垂丝丁香

种拉丁名:Syringa komarowii C. K. Schneider var. reflexa (C.K.Schneider)P.S.Green & M.C.Chang

属拉丁名:Syringa

国内分布:产于湖北西部、四川东部角。

海 拔:1800-2900

中国植物志:61:058

英文植物志:15:282

最低海拔:1000

最高海拔:2000

模式采自:湖北

是否栽培:野生

湖北分布:神农架,房县

高度范围:4(M)

生态分类:木本植物>落叶灌木类

观赏分类:观花类

生长习性:阳性,喜湿润气候,耐寒,耐旱

繁殖培育:未知

景观用途:庭院观赏、丛植

物种简介

垂丝丁香是丁香属中最为艳到此为止观花效果最好的一种,喜凉爽湿润气候,花冠外粉红色,内白色,花期5月,原产于中国湖北山区。

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caryphyllataThunb.)的干燥花蕾,又名鸡舌香、公丁香。干燥果客为母丁香。丁香有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的功效。丁香原产地印度尼西亚马鲁古群岛,现桑给巴尔、奔马、马达加斯加、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等地均有栽培。中国的药用了香。历中上依靠进口。为解决用药需要,从50年代开始引种栽培,现海南已扩大试种,并连年开花结果。

垂丝丁香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丁香常绿乔木,原产马来西亚群岛及非洲。中国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植物园有少量栽培。当花蕾由绿色转红色时采摘,晒干。

植物形态

丁香花蕾略呈研棒状,稍似丁字形,长1至2厘米。花呈圆球形,直径0.3至0.5厘米,花辨4,覆瓦状抱合,棕褐色或黄褐色,花瓣内雄蕊多数,花丝弯曲,花柱直立,萼筒圆柱形,略扁稍弯曲,长0.7至1.4厘米,直径0.3至0.6厘米,红棕色或棕褐色,上端有4枚三角状的萼片,十字状分开。质坚实,富油性,入水则萼筒垂直下沉,芳香,味辛辣有有麻舌感。以油性富、香气烈,入水下沉者为佳。

垂丝丁香属落叶藻木,枝粗大。叶卵状长椭圆形到长,花冠外粉红色,内白色,花期5月。

常绿乔木,高10-15米。树皮灰白而光滑;叶对生,叶片革质,卵状长椭圆形,全缘。密布油腺点,叶柄明显。叶芽顶尖,红色或粉红色;花3朵1组,圆锥花序,花瓣4片,白色而现微紫色,花萼呈筒状,顶端4裂。裂片呈三角形,鲜红色,雄蕊多数,子房下位;浆果卵圆形,红色或深紫色,内有种子1枚,呈椭圆形。花期1—2月,果期6-7月。

生长习性

垂丝丁香丁香喜高温,是属热带低地潮湿森林树种,年平均气温23-24℃,最高月平均气温26-27℃,最低月平均气温16-19℃,生长良好。引种到中国南方尚有一定忍受低温的能力,当冬季1-2月,月平均气温19-20℃,绝对最低气温9-10℃时,生长发育正常,仍能抽技吐叶,当气温0℃时,植株死亡;丁香不耐干旱,要求年降雨量为1800-2500毫米。苗期以及1一3年生幼树,喜阴,不宜烈日暴晒,成龄树喜光,需要充足的阳光才能开花结果。喜上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黄壤和红壤。

丁香地上部分枝叶茂盛,体积大,侧技细脆而根系小,支持力弱,遇强风易倒,需设防护林加以保护。选地要选东南向或朝东坡向。

适应地区

适应地区: 东北南部、华北, 原产川东、鄂西的高山上

北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主要城市:沈阳、葫芦岛、大连、丹东、鞍山、辽阳、锦州、营口、盘锦、北京、天津、太原、临汾、长治、石家庄、秦皇岛、保定、唐山、邯郸、邢台、承德、济南、德州、延安、宝鸡、天水)

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区(主要城市:武汉、沙市、黄石、宜昌、南昌、景德镇、九江、吉安、井冈山、赣州、上海、长沙、株洲、岳阳、怀化、吉首、常德、湘潭、衡阳、邵阳、桂林、温州、金华、宁波、重庆、成都 、都江堰、绵阳、内江、乐山、自贡、攀枝花、贵阳、遵义、六盘水、安顺、昆明、大理) 。

培植技术

选地整地

选地、整地宜选择温和湿润、静风环境、温湿变化平缓、坡向最好为东南坡的地区,并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上栽培。土壤以疏松的砂壤土为宜。深翻土壤,打碎土块,施腐熟的干猪牛粪、火烧土作基肥,每亩施肥2500-3000千克。平整后,作宽1-1.3米、高25-30厘米的畦。如果在平原种植,地下水位要低,至少在3米以下。有条件先营造防护林带,防止台风为害。种植前挖穴,植穴规格为60厘米×60厘米×50厘米,穴内施腐熟厩肥15-25千克,掺天然磷矿粉0.05一0.1千克,与表土混匀填满植穴,让其自然下沉后待植。

宜在落叶以后发芽之前操作,树坑不要太深,如果土质黏重,应换用沙壤土,最好能掺入一些草炭土并施入基肥。在常年养护中一般不再施肥,但要保持土壤适度湿润,经常松土保墒,特别要注意排水防涝。成苗后不必人工整形,但要经常剪除根蘖苗和繁杂的内膛枝,保持树形匀称。盆栽丁香宜选小型品种,如花叶丁香、小叶丁香等,盆土用疏松、通透性能强的沙质培养土,盆底垫培养土筛渣作排水层,放少量腐熟的基肥。栽后放阳光充足、通风宽敞处,生长期经常保持盆土干湿适度,并酌施1次至2次稀薄液肥,孕蕾期加施1次至2次以磷钾肥为主的稀薄液肥,则花色更显艳丽。入冬移入冷室或地窖,保持0℃左右即可,使其充分休眠,来年花繁叶茂。

繁殖方法

繁殖方法主要用种子繁殖。果实7-8月陆续成熟。鲜果肉质坚实,每千克鲜果有600-700粒。开沟点播,沟深2厘米,株行距则随育苗方式不同而异。苗床育苗,株行距10厘米×15厘米;营养砖育苗,株行距4厘米×6厘米。播种后盖上一层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切不要盖上太厚。在播前搭好前棚,保持50%的郁闭度。播后19-20天即可发芽。3个月后具3对真叶时,把幼苗带土移入装有腐殖土的塑料薄膜袋或竹箩内,每袋(箩)移苗四株,置于自然林下或人工前棚下继续培育。定植后5-6年开花结果。

田间管理

(1)荫蔽1-3年生的幼树特别需要荫蔽,由于植距较宽,可在行间间种高秆作物,如玉米、木薯等,既可遮荫,又可作防护作用,还能增加收益,达到以短养长的目的。

(2)除草、覆盖每年分别在7、9、10月,在丁香植株周围除草,并用草覆盖植株,但不要用锄头翻上以伤害了香根,林地上其它地方的杂草被割除作地面覆盖,还可作绿肥,代替天然植被覆盖地面。除草工作直至树冠郁闭而能抑制杂草的生长为止。

(3)补苗丁香在幼龄期的致死因素较多,如发现缺苗,应及时补种同龄植株。

(4)排灌幼龄丁香,根系纤弱,不耐旱,三年生以下的丁香树,干旱季节需要淋水,否则幼树干枯。开花结果期在干旱季节易引起落花落果,也要淋水,雨季前流通排水沟,以防积水。

(5)施肥定植后,一般每年施肥2-3次:第一次在2-3月;每株施稀人粪尿10-15千克或尿素、硫酸钙和氯化钾各0.05-0.1千克;第二次在7-8月,除施氮肥外,每株加施0.1千克过磷酸钙或适量堆肥和火烧土,但不宜过量和紧靠根际,以免引起灼根造成腐烂;第三次在10-12月施以厩肥或堆肥,掺适量过磷酸钙和草木灰。

(6)培土丁香树是浅根系,表土上层的细报必须避免受伤,同时这些细根不应露在土面,若露出要用肥沃松土培土2-5厘米。

(7)修枝丁香树木需要大量修枝,但为了便于采花,可将主干上离地面50-70厘米内的分枝修去;若有几个分叉主干,应去弱留强,去斜留直,保留1个。上部枝叶不要随便修剪,以免造成空缺,影响圆锥形树冠的形成。

(8)防风防护林的设置是确保了香园完整的一项重要措施。此外,幼龄期在台风来临前要做好防风工作,可用绳子和竹子固定丁香植株树干,以减轻台风对丁香植株的摇动,从而减少危害。

施肥、培土:春季2-3月应施追肥。株施人畜粪水15-20kg,或硫酸铵25-30,过磷酸钙50-100g,氯化钾或硫酸钾100-150g,混合厩肥10-15kg,开沟施下。若根系外露,应适当培土。

修剪:为保持树形,增加通风透光,可将丁香距地面70cm-1m以下主干侧枝剪去,弱枝、病枝、过密枝也应一同剪去。

防风:丁香地上部枝叶繁茂,树冠大,枝条质坚脆,而根群浅且纤细,支持力弱,台风频繁地区,台风来临前应做好防风工作,可用绳子或竹子固定植株。

采收与加工

垂丝丁香一般种植5-6年后开花,25-30年为盛产期。在中国海南省引种区,6-7月花芽开始分化,明显看见花蕾,当花蕾由淡绿色变为暗红色时,或偶有1-2朵开放时,即把花序从基部摘下,勿伤枝叶,这样可提高公丁香产量,又可减少了香树养分的消耗。如果让花蕾继续生长,翌年3月为盛花期,4~6月座果,并逐渐长成幼果,采收未成熟果实,即为母丁香。从花芽分化到果实成熟需经三年时间。采收后的丁香花蕾,拣净杂物于阳光下晒,若天气晴朗一般晒3-4天即可,为了充分干燥,花蕾不可堆得太厚,而且要定时翻动,晒至干脆易断即为商品丁香。未成熟的幼果,采收后晒干,即为母丁香。

留种技术

采种母树最好是15年生以上、生长健壮、高产和抗病力强的植株。7-8月采摘紫红色的成熟果实。采后,不能日晒,即行播种。若从国外引进,宜用剥掉果肉及薄种皮的种子,用煮沸过半小时的湿木糠,作为种子包装垫充物,进行贮藏或运输,但湿度不宜过大。

病虫害防治

(1)褐斑病幼苗和成龄树都有发生,为害枝叶、果实。防治方法:①可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1∶1∶100倍的波尔多液喷洒;②清洁田园,消灭病残株,集中烧毁。

(2)煤烟病主要是由黑刺粉虱、蚧类、蚜虫等害虫的为害而引起的。防治方法:①发现上述害虫为害时用杀虫剂喷杀;②发病后用1∶1∶100倍的波尔多液喷洒。

(3)根结线虫病由一种线虫引起,为害根部。防治方法:可用3%呋喃丹颗粒剂穴施或撤施于根区。

(4)红蜘蛛为害叶片。防治方法:用0.2-0.3波美度石硫合剂和20%三氯杀螨砜稀释500倍液喷杀。两种液体混合使用效果更好。每5-7天喷1次,连续2-3次。

(5)红蜡介壳为害枝叶。防治方法:冬季可喷10倍松脂合剂,50%马拉松稀释1000-1500倍液喷杀,每隔7-15天喷1次,连续2-3次。

(6)大头蟋蟀为害小枝、叶、幼干。防治方法:采用毒饵诱杀。先将麦麸炒香,然后用90%晶体致百虫30倍液,拌湿麦麸,傍晚放畦周围。

(一)褐斑病

危害叶片,高温多雨季节发病,受害叶片出现褐色、圆形、中心灰白色穿孔的病斑。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1:1:100波尔多液防治。

(二)煤烟病

危害嫩茎和叶片,受害部位密布一层煤烟状物,影响光合作用,继而使植株萎蔫,多由蚜虫、介壳虫等的分泌物引起。防治方法,防虫治病,用40%乐果乳油防治蚜虫,用0.2-0.3波美度石硫合剂防治介壳虫;加强管理,适当修剪,增加通风透光,调节林下小气候,增强树势可减少发病。

物种价值

景观用途

垂丝丁香垂丝丁香的花内白外红,花朵倒垂,风姿秀丽可人,是丁香属中最为艳到此为止观花效果最好的一种。

绿化用途

丁香姿态丰满而秀丽,花序硕大繁茂,又具芳香,享有“花中君子”的美称,是在绿化中是享有盛名的观赏树种之一。由于抗污染性强,并能分泌丁香酚杀菌,故也是工厂绿化、四旁绿化及建保健林的优良树种。

食疗作用

丁香花蕾含有丁香油,其主要成分是丁香油酚(Eugenol)和丁香烯(Caryophyllene)。野生丁香尚含有丁香酮(Eugenone)和番樱桃素(Eugenine)。有温中、健胃、止呕及抗菌的作用。

相关性群

脾胃虚寒者、呕吐者、热病及阴虚内热者忌服。

丁香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芳香散降;

具有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暖肾助阳的功效;

主治胃寒呃逆,呕吐反胃,脘腹冷痛,泄泻痢疾,肾虚阳痿,阴冷疝气,腰膝冷痛,阴疽,口臭齿疳。

食物相克

丁香不可见火,畏郁金。

制作指导

1.丁香主要用于肉类、糕点、腌制食品、炒货、蜜饯、饮料的制作配制调味品。

2.胃寒呃逆,脉迟者,可与柿蒂、人参、生姜配伍。

3.久患心腹冷痛者,可与肉桂、干姜等相伍。

4.肾阳虚衰,阳痿遗精,阴冷不孕,腰膝冷痛者,可与肉桂、附子、鹿角胶等相配。

5.少腹寒疝腹痛者可与川楝子、附子、小茴香等相合。

烹调用途:作调味料,可矫味增香。常用于制作卤菜,亦用于制糕点和饮料。亦为“五香粉”和“咖喱粉”原料之一。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