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甜菜夜蛾发生规律 |
释义 | 甜菜夜蛾Spodoptera.exigua Hübner 又名贪夜蛾,玉米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为世界性、多食性、暴发性害虫,现在我国长江流域为害较为严重。环境因素中的温、湿度对其生长发育和迁飞都有一定的影响。而利用有效积温法则可以推测出它的地理分布范围、一年发生的代数及各代发生为害的高峰期。在甜菜夜蛾的综合防治上可以采取重点压低二代数量,控制三、四代为害的防治策略,防治的研究方向应以生物防治为主导,采取与其他各种防治办法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对甜菜夜蛾的识别特征、发生规律、预测预报及监测防治技术的研究工作。 Key word:甜菜夜蛾、发生规律、综合防治 1、 发生规律: 1、1 种群消长动态 甜菜夜蛾Spodoptera.exigua Hübner又名贪夜蛾,玉米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为世界性、多食性、暴发性害虫。据资料记载,80年代以前,甜菜夜蛾仅在我国的局部地区零星为害,而现在发生范围以普及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甜菜夜蛾在各地区为害程度不一,江淮、黄淮流域为害较为严重,受害面积较大[1]。甜菜夜蛾在长江流域一年发生5-6代,少数年份发生7代,越往南方其每年发生代数会随之增加,在深圳地区一年可发生10-11代,主要以蛹在土壤中越冬,在华南地区无越冬现象,可终年繁殖为害[2]。甜菜夜蛾在长江流域各代发生为害的时间为:第1代高峰期为5月上旬至6月下旬,第2代高峰期为6月上、中旬至7月中旬,第3代高峰期为7月中旬至8月下旬,第4代高峰期为8月上旬至9月中、下旬,第5代高峰期为8月下旬至10月中旬,第6代高峰期为9月下旬至11月下旬,第7代发生在11月上、中旬,该代为不完全世代[3]。一般情况下,从第3代开始会出现世代重叠现象[4]。 1.2 各虫态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利用甜菜夜蛾某一虫期的发育起点和有效积温资料,根据当年同期的平均温度,结合适期气象预测,可以对甜菜夜蛾的发育期作出预测,此外,也可以根据有限积温法则推测甜菜夜蛾的地理分布范围、一年发生的代数及各代发生为害的高峰期。戴淑慧等通过室内饲养,对各虫态进行观察,利用直线回归法,按照有效积温法则公式(T=C+KV)和最小二乘法求系数公式,求出甜菜夜蛾各虫态及完成一个世代发育阶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卵,15.7±0.8℃,4.4±2.9日度;幼虫,16.0±1.2℃,134.1±13.8日度;蛹,17.2±0.8℃,56.8±4.2日度;雌成虫,18.4±2.4℃,77.5±20.7日度;雄成虫,23.0±1.6℃,36.3±11.8日度;全世代,14.6±1.0℃,300.3±23.0日度。这表明,甜菜夜蛾卵、幼虫、蛹、成虫及全世代的发育历期,随着平价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发育速度的总趋势与温度显著相关[2]。 1.3 生长发育与温湿度的关系 温度和降雨量是影响甜菜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主要因素,有的年份两种因素交互影响,有的年份则其中一种因素即可影响[2]。从整体上看,甜菜夜蛾发育状况和繁殖的多数指标随相对湿度增加而提高,而随温度提高呈抛物线变化规律。适温(或高温)高湿环境条件有利于甜菜夜蛾的生长发育[5]。 甜菜夜蛾在田间发生的早晚,取决于1-3月份温度的高低,而每年6-8月份的降雨量和雨日数直接影响了夏季甜菜夜蛾的发生量,当旬降雨量100mm以上的时间愈长,该虫发生量愈小,严重发生的时间愈短;反之,该虫发生量愈大,严重为害的时间愈长[2]。总之,在寄主植物种植面积较广的情况下,甜菜夜蛾在田间发生为害程度主要取决于温度和该时期的降雨量。 另外,甜菜夜蛾成虫具有较强的飞行能力,但温度对其飞行能力有显著的影响,其飞行时间所要求的温度较高[6]。温度对甜菜夜蛾迁飞的影响不仅反映在它生长发育时间的长短,而且还对成虫迁飞的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1.4 发生量与寄主及其发育阶段的关系 甜菜夜蛾的食性很广,幼虫取食的寄主范围涉及35个科,105个属,138种植物[7]。其中大田作物28种,蔬菜32种。甜菜夜蛾在菜田内的发生情况以卵和幼虫在甘蓝上的数量最多,比较嗜好在甘蓝、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上产卵和取食.据调查,深圳地区3-9月份在各种蔬菜中的种群数量依次为:豇豆>苋菜>通菜>芥菜>菜心>大白菜>芥兰>茄子>番茄[2].有资料反映,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甜菜夜蛾酯酶活性存在显著差异,其大小依次为青菜>苋菜>甘蓝>甜菜.而对功夫菊酯的敏感性依次为甜菜>甘蓝>苋菜>青菜[8].蔬菜作物不同发育阶段的甜菜夜蛾发生数量,以豇豆为例,其表现为爬蔓始期、爬蔓盛期>结荚盛期、结荚末期[2]。 1.5 甜菜夜蛾与斜纹夜蛾的关系 甜菜夜蛾与斜纹夜蛾同属鳞翅目,夜蛾科,均为多食性,暴发性害虫,其发生时期很相近,寄主作物也多数相同,两种夜蛾常在多种农作物上混合发生,加重了对大田农作物和蔬菜的为害。但对于不同蔬菜种类其种群数量有所不同,如在菜心、芥兰、苋菜、豇豆及通菜等蔬菜上甜菜夜蛾的数量大于斜纹夜蛾。而对于大田作物如棉花、大豆、玉米等斜纹夜蛾的发生量往往要大于甜菜夜蛾。 1.6 天敌因素 甜菜夜蛾的天敌资源丰富,特别是寄生性天敌种类较多。常见的捕食性天敌有各种蛙类、鸟类、蝽类、蜘蛛类以及螳螂、蟾吁、蠼、螋、草蛉步甲、瓢虫等。据不完全统计,甜菜夜蛾寄主性天敌种类有80多种,其中寄生蜂和寄生蝇就有60多种,病原物有10种,寄生线虫有10种[9]。寄生蜂和寄生蝇是甜菜夜蛾的主要寄生性天敌,常寄生于幼虫、蛹和卵内[10]。其寄生蜂和寄生蝇主要有螟蛉悬茧姬蜂Cheroplor biclor(Szepligeti),棉铃虫齿唇姬蜂Campoletis chlorideae Uchida,姬蜂Ichneumon sp.,螟蛉绒茧蜂Apanteles ruficrus(Haliday),现翅悬茧蜂Meteorus pulchricornis(Wesmael),白胫侧沟茧蜂Microplitis ablotibialis Telenga,沟茧蜂Microplitis sp.,黑卵蜂Telenomus sp.,赤眼蜂Trichogramma sp.及双斑膝芒寄蜂Gonia bimaculata Wiedemann,埃及等鬓寄蝇Peribaea orbata Wiedemsnn和温寄蝇Winthemia sp.等。在田间侵入甜菜夜蛾的病原微生物有真菌、病毒以及微孢子虫等。真菌中主要为球孢白僵菌Beaurveria bassiana(Balsamo)。病毒对甜菜夜蛾的感染能力较强,我国以在1978年成功分离出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eNPV)[11]。另外颗粒体病毒(GV)对甜菜夜蛾也有一定的感病作用。微孢子虫主要侵染甜菜夜蛾中肠、脂肪体和马氏管,具有很高的至病力。钟玉林等在武汉地区蔬菜地里调查发现甜菜夜蛾幼虫可被地老虎六索线虫(Hexamermis agrotis)、白色六索线虫(H.preris)和太湖六索线虫(H.taihvensis)所寄生,且寄生率高达34%[12]。 2、 综合防治: 甜菜夜蛾是一种生态可塑性很强的害虫,对杀虫剂的抗性比棉铃虫强。我们可以采取重点压低二代虫数量,控制三、四为害的策略。在做好深翻、灌水、中耕、除草、清洁等各项农业防治工作的基础上,开展灯光诱杀成虫,掌握卵孵盛期或低龄幼虫的防治适期及时喷药等防治工作。 2.1 生物防治 2.1.1 性诱芯诱杀 采用每0.45-0.67hm2设9个性诱点,防治效果较好,可使卵块孵化率降低44.5%-57.6%防治效果达到50%-63.6%,不仅可直接杀死甜菜夜蛾,而且可避免杀伤天敌等有益生物,不污染环境[13]。甜菜夜蛾信息素主要成分为(顺、反)-9,12-十四碳烯酯酸酯(Z9,E12-14:AC)和(顺)-9-十四碳稀醇(Z9-14:OH),二者按25ngZ9,E12-14:AC加上20ngZ9-14:OH。Hayashi等1990和1991年用性诱剂防治在豌豆和洋葱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4]。 2.1.2 适度推广使用生物制剂 2.1.2.1 Bt制剂 Bt制剂已经广泛应用于鳞翅目害虫的防治。我国目前防治甜菜夜蛾使用的Bt制剂主要有:HD-1、7216、8010等,但由于灰翅夜蛾属的害虫包括甜菜夜蛾,对Bt制剂较为不敏感,田间防治效果并不理想[11]。 2.1.2.2 病毒制剂 用于防治甜菜夜蛾的病毒制剂主要有多核蛋白壳核型多角体病毒(SeMNPV)和颗粒体病毒。关雄等在实验室内用甜菜夜蛾颗粒体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其杀虫作用接近高效低毒新型化学农药[15]。 2.1.2.3 线虫制剂 Kaya等(1985)研究出一种线虫胶囊,胶囊中装有芫菁夜蛾线虫和异小杆线虫。将胶囊施于田间后释放出线虫成虫在适宜的温度下感染甜菜夜蛾幼虫,死亡率可达100%[14]。 2.1.2.4 其他制剂 防治甜菜夜蛾的其他制剂还有昆虫生长调节剂类和抗生素类制剂。昆虫生长调节剂类制剂主要有5%杀死克乳油,防效很好,但价格昂贵,不宜大面积使用;抗生素类制剂主要有20%绿宝素乳油和1%阿维菌素等。其中20%绿宝素乳油的田间效果较好,而甜菜夜蛾对阿维菌素不敏感。 2.2 农业防治 2.2.1种植抗虫或耐虫品种 适度推广转基因植物,目前防治甜菜夜蛾饿转基因植物主要是Bt转基因植物。CryⅠ类杀虫蛋白对鳞翅目昆虫有毒,Cry1B可以杀死鳞翅目昆虫[16]。 2.2.2 减少虫源地虫量 蔬菜收获后,及时清除残株落叶,随即翻耕,减少害虫繁殖的场所,可消灭大量度夏越冬虫源。 2.2.3 作物间合理布局 合理安排农作物及蔬菜布局,尽可能避免十字花科蔬菜的连作,拆除夏季寄主桥梁田。 2.2.4 摘除卵块和人工捕杀幼虫 结合田间操作,及时摘除卵块和初孵幼虫的叶片,如幼虫已经分散,可以在叶片的周围喷药,以消灭刚分散的低龄幼虫。 2.3 化学防治 使用药剂防治甜菜夜蛾宜抓紧时间消灭在3龄幼虫以前,而且要注意轮换或交替用药。 50%锌硫磷乳油+90%晶体敌百虫(1:1000+1:1500倍),1-3天后防治效果可达70%-100%;5%KI17899(抑太保)(1:2000-1:3000倍),喷药1,3,5天后的防治效果各为26.9%、77.5%、84.9%。[17]除虫脲(灭幼脲)对甜菜夜蛾也有很好的防效,田间防效一般在75%左右,但杀虫作用缓慢。氟铃脲(抑制蜕皮杀虫剂)室外实验1000倍液3天和7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9.3%和100%,其作用较慢,但持效性较好[18]。 3. 初步讨论: 由于甜菜夜蛾的发生规律复杂,形态特征多变,抗性强,为害习性特别,具有远距离迁飞的习性,而且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更有利于甜菜夜蛾的发育和繁殖;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压缩,以及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也可能有助于甜菜夜蛾的大发生;设施农业大量出现有助于甜菜夜蛾的大发生。[10]然而这些都加大了对其预测和防治的困难。为此,对甜菜夜蛾的识别特征、发生规律、预测预报及监测、防治技术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