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天然热流密度 |
释义 | 天然热流密度(density of natural heat flow rate)是在天然条件下,热田的水热系统通过地表排向大气的热流密度,常用单位为毫瓦/米2。热田地表的热量排放方式有以下几种:①在浅层的地热梯度很高而又无任何明显的水汽对流活动的情况下,传导放热为主要方式,传导放热的热流密度从小于4.18~84毫瓦/米2左右;②传导和对流联合排放,量值是17~836毫瓦/米2,量值的上限是以对流为主的情况,主要是通过水汽的排放带出热量;③对流排放,量值836~8360毫瓦/米2,这时,传导排放的热量只占热流总量的百分之几。水与汽的质量流量较大。当热流量达到上限而空气湿度又较大时,热区上空就会出现较多的可见蒸汽。热流密度极大值出现在不毛地面、热蚀变地面、小喷汽孔以及沸泥塘等地;④直径15厘米的汽洞到1米左右的汽穴常常排出稍具过热度的蒸汽,这种情况下的热流密度可能高达4.2×(10^6~10^7)毫瓦/米2,具体数值则取决于蒸汽的排放速度;⑤热水塘和沸泥塘的蒸汽热流量是103~6.3×10^4毫瓦/米2(静水水面);剧烈沸腾的沸泉塘的热流量可能接近6.3×10^6毫瓦/米2,这种沸泉塘一般不发生溢流,或溢流量很小,质量排放主要通过蒸发形式;⑥通过热泉或间歇喷泉的水、汽排放,都排出大量的接近中性或稍具酸性的水,并沉淀出泉华。在某些地区,热水在总质量流量中占很大比例。由水面蒸发带走的热量与第⑤种情况类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