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题东林十八贤真堂 |
释义 | 基本信息【作品名称】题东林十八贤真堂 【创作年代】唐朝 【作者姓名】齐己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作品原文题东林十八贤真堂 白藕花前旧影堂,刘雷风骨画龙章①。 共轻天子诸侯贵,同爱吾师一法长②。 陶令醉多招不得,谢公心乱入无方③。 何人到此思高躅,岚点苔痕满粉墙④。 作品注释①白藕花:十八高贤堂在东林寺内白莲池畔,池内植白莲数十,其花纯白。旧影堂即指十八高贤堂。刘雷:刘遗民、雷次宗,均当时隐居庐山并与慧远结社共修净土法门的高贤。龙章:比喻文采炳焕,如龙章(龙形图纹)之服。 ②共轻句:慧远著有《沙门不敬王者论》一文。吾师:指慧远。一法:即净土宗念佛法门。 ③陶令:陶潜尝任彭泽令,故称。传说慧远有意邀请陶渊明加入白莲社,与各位高隐共同修行。而陶至东林寺则每每醉酒,无法畅言。实则陶渊明对念佛修行无兴趣,事遂作罢。谢公:谢灵运,东晋大诗人,有心加入莲社,慧远以其恋栈世俗名利,谓之“心乱”,不允。 ④高躅:高尚的行迹。岚:山风或雾气,此处指后者。粉墙:经过涂饰、妆饰的墙壁。 作品简析东林寺在江西省庐山西北麓,寺内有十八高贤堂,即此诗题所称之十八贤真堂,祀慧远、慧特、刘遗民、宗炳等十八位白莲社僧俗高贤。齐己到东林寺礼十八高贤堂时,堂亦颇颓败,遂引发其无限感慨,睹物思人,更缅怀前辈贤哲的德操事迹,以作此诗。这首诗写得很深沉,富有余味。 作者简介齐己,唐末五代湖南宁乡同庆寺僧。字得生,俗姓胡,潭州宁乡(湖南省宁乡县)人。幼为孤儿,七岁入家乡鸿山同庆寺为司牧。天性颖悟,众僧齐喜,旋于该寺出家。又居庐山东林寺颇久,自称庐岳沙门。入蜀途中,荆南国君高从诲极力挽留,委以僧正之职,遂居江陵龙兴寺。他是唐末极负盛名的诗僧,诗文并长。诗多宣扬禅理和纪游酬赠之作,风格清逸简淡。文多阐述佛家理论,亦有诗歌评论。作品主要有《白莲集》,收入《四库全书》,又有《玄机分别要览》、《风骚旨格》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