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桃树木腐病
释义

基本信息

中文名:桃树木腐病

别名:心腐病

病原中文名:暗黄层孔菌、多毛检菌、单色云芝等

病原拉丁学名:暗黄层孔菌(Fomes fulvus)、多毛检菌(Trametes hispida)、单色云芝(Polystictus unicolor)等

病原分类地位:担子菌亚门

病害类型:真菌

主要危害作物:桃树

主要为害部位:主要危害桃树的枝干和心材

为害症状

桃树木腐病又称心腐病,主要危害桃树的枝干和心材,引起心材腐朽。发病树木质部变白疏松,质软且脆,腐朽易碎。病部表面长出灰色的病原菌子实体,多由锯口长出,少数从伤口或虫口长出,每株形成的病原菌子实体1个至数10个。以枝干基部受害重,常引致树势衰弱,叶色变黄或过早落叶,引起产量降低或不结果。

病原形态特征: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原菌在受害枝干的病部越冬,条件适宜时产生大量担孢子,借风雨传播飞散,经锯口、伤口侵入。病原菌侵入后在木质部内扩展危害,引起木质部腐朽。衰弱树、老龄树受害严重。

防治方法:

发现病死及衰弱的老树,应及早挖除烧毁;对树势弱、树龄高的桃树,应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恢复树势,以增强抗病力;发现病树长出子实体后,应立刻削掉,集中烧毁,并涂1%硫酸铜消毒;减少伤口,锯口可涂10%硫酸铜消毒后,再涂波尔多液或煤焦油等保护。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5:4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