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川北大木偶
释义

2006年6月10日,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川北大木偶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据史料和口碑所证,川北大木偶已有300余年历史。清初移民时,由一家姓杨的将大木偶带到了川北仪陇县,后又将此技艺传给了杨三合。1914年仪陇县木偶艺人李约之买了杨三合后代的木偶,率其子李章福、李章祥,创建了“福祥班”或称“李家班”。此后,大木偶艺术在川北地区活动频繁,妇孺皆知,人称“川北大木偶”。

简介

我国的木偶戏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始于汉,兴于唐,到宋时就相当盛行了。南充地区的木偶戏有川北大木偶与京木偶,二者都是杖头木偶,此外还有指戏木偶,即被单戏。京木偶较小,川北大木偶较大,京木偶与流行于其它地区的京木偶相同,而川北大木偶则风格别具,颇有特色。川北大木偶身高四尺有余,比京木偶大出三倍以上酷似真人,且表演不受剧种限制,人和木偶混合(阴阳班)演出时,神貌无异。

历史沿革

早期发源

据史料和口碑所证,川北大木偶已有300余年历史。清初移民时,由一家姓杨的将大木偶带到了川北仪陇县,又将此技艺传给了杨三合。1914年仪陇县包包场(今石佛乡)木偶艺人李约之买了杨三合后代的木偶,率其子李章福、李章祥,创建了“福祥班”,或称“李家班”。此后,大木偶艺术在川北地区活动频繁,妇孺皆知,人称“川北大木偶”。

中期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分别成立了仪陇县木偶剧团(大木偶)、南充市木偶剧团(京木偶)。两个剧团均参加过50年代的木偶戏会演,演出各有千秋,获得大会好评。南充市木偶剧团已在“文化大革命”中撤销,仪陇县木偶剧团于1985年更名为南充地区木偶剧团,1987年迁南充市。

木偶艺术,特别是大木偶,近年来有长足的地步。川北大木偶的人物造型以写实为主,眼、眉、口、头、耳、鼻、手、腰以及关节均可以活动,表演时能取物握物,穿衣解衣,戴帽脱帽,穿靴脱靴,吹火点蜡,拂袖掸尘,变脸下腰,神乎其技,与人无二。同时翎子功、扇子功、水袖功等亦无异于生人。

鼎盛时期

川北大木偶具有强烈的国际国内影响。1953年,川北大木偶赴京演出,邓小平赠送了奖品,以资鼓励。1975年再度赴京,又一次受到高度评价。1987年康克清还亲自为“川北大木偶”题词。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亚洲文化》、香港《大公报》刊登川北大木偶剧照,发表评论文章,高度评价和颂扬了世界稀有的川北大木偶艺术。苏联戏剧家、著名木偶大师奥布拉兹佐夫在50年代就发表了评论文章,赞川北大木偶艺术是“世界上罕见的木偶艺术,是中国民间艺术的冠冕”。1987年8月,南充木偶剧团赴俄罗斯、芬兰访问演出,获得极大成功。他们称誉“大木偶艺术是世界独特的十分令人珍爱的木偶艺术”,“在表演手法丰富细腻方面,欧洲木偶艺术还比不上中国。”1990年参加印度新德里,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木偶艺术节演出.2000年赴泰国东方大学和泰国十余所大学作访问演出.2003年参加韩国春川国际木偶节获最佳演出奖. 2007年10月受文化部派遣代表中国参加第35届墨西哥塞万提斯艺术节深受好评。

1999年南充木偶剧团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四川省大木偶剧院

四川省大木偶剧院自组建以来,创作演出了一大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民族民间剧节目,多次在市、省乃至全国艺术表演赛事上获奖。曾参加第二届中国艺术节、第五届中国艺术节、西南艺术节。在全国木偶皮影戏汇演比赛荣获剧目、造型、舞美、优秀表演、表演等五项大奖。全国木偶皮影“金狮奖”大赛中荣获银奖、铜奖。作为中外文化交流使者先后赴俄罗斯、芬兰、荷兰、印度、美国、英国、墨西哥、智利、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和商业演出。2009年荣获国家文化部、人事部联合颁发的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和商务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联合颁发的2009-2010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

木偶晚会创作

《峨眉韵》是由四川省大木偶剧院创排,以川北大木偶为亮点,融合了四川民间艺术,具有浓郁的四川地方特色的综合文艺晚会,自2006年7月开始在四川省峨眉山市景区峨眉韵剧场定点演出,每晚向游客展示四川特色文化,深受广大游客好评。整台晚会包括川北大木偶集萃、川北大木偶长绸舞、川北大木偶变脸以及峨眉山茶艺、峨眉武术、川剧滚灯等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整个演出以四川省大木偶剧院进行筹划运作,并吸收了其他民族民间艺术,演出持续6年至今共演出1800多场次,已成为当地的一个旅游文化品牌,为推动四川旅游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圣象峨眉》是2010年由四川省大木偶剧院在四川省峨眉山市象城大剧院创排,以川北大木偶为亮点,融合四川多种民间艺术的大型情景旅游文化晚会,将峨眉山自然与文化、传统与艺术巧妙结合,采用音舞诗画的艺术形式,向观众展示了一幅幅秀丽、雄奇且极富文化品位的丹青画卷。从创作至今每天公演,已累计演出达500余场。已成为四川省大木偶剧院继《峨眉韵》之后提升推广的又一个新的旅游文化品牌。

大木偶艺人

大木偶艺术代代相传,李家第三代李泗元,技艺全面,尤擅丑行,风格粗犷而又细腻,富于神韵,且特技众多。《跪门吃草》中须贾的丢帽、乱髯、揉肩、抖袍等一系列动作,准确刻画了人物惊惧的内心。丁建平、秦映兰等后辈,亦造诣弥深,他们演绎的《白蛇传》、《美人鱼》、《八仙过海》、《玉莲花》,技艺非凡,倍受世人瞩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5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