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太壶寺
释义

太壼寺,位于陕西泾阳县城二条街中段,是陕西关中有名的古寺院。这里本是东晋十六国时前秦时期的一座行宫,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到了隋代,隋文帝的母亲信奉佛教,让文帝改为佛寺,取名太壶寺。唐朝天宝年间改为中兴禅寺,与长安东关的青龙寺、小雁塔及泾阳蒋刘村的荐福寺同为当时讲经传教的圣地。相传唐明皇时杨贵妃常来此朝圣降香。明代时又改为“太壶寺”。

太壶寺的前身为秦王符坚的行宫(前秦公元351_394年),距今1600多年.北魏时期,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时将行宫改为佛寺。

北周保定二年(公元559年),皇帝令张掺采真山石,为本寺雕刻了佛祖释迦牟尼立式法像,像高3米,它造型生动,雕刻工艺精湛,为我国现保存下来最早,最完整的立式法像,距今1400多年,属于国家一级文物。

隋文帝时(公元581年)对寺院进行了扩建。由于他的母亲常来寺院进香,故文帝勒名"太壶寺",由此本寺成为名震全国的皇家寺院。

唐太宗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改名“中兴寺”。

宋太宗+太平年间(公元976_984年)改名“惠果寺”。

明景太二年底(公元1451年),增建殿宇(今大雄宝殿),当时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它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抬梁式结构,歇山式屋顶,顶施灰布纹筒,板瓦,檐施沟头滴水.柱头斗拱为五踩重昂.转角斗拱为七踩三层,补间斗拱为五睬重昂一朵.太壶寺大雄宝殿是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筑,距今有500多年的历史.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年)整个寺院毁于回民起义,仅剩大雄宝殿保存完整。

太壶寺于己于1957年5月31日由省政府列为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恢复原名太壶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3:3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