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楚风铸客鼎
释义

安徽省博物馆藏楚“铸客”大鼎,是战国时期楚国铸造的青铜礼器,重400公斤,高113厘米,口径87厘米,腹围290厘米。气势雄伟,端重古朴,距今已有2400余年历史,属“国宝级”文物。它于1933年从安徽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出土,历经坎坷。

楚风铸客鼎

寿县,古称寿春,是楚国最后一座都城,历时19年,地下埋藏文物丰富。1933年,寿县发生旱灾,地方联保主任和保长发动百人挖古墓,取宝卖钱救灾。结果挖出3000多件古物,运到南京、上海去卖,经鉴定皆为战国青铜器。可是,老百姓辛辛苦苦挖的宝,并未得到好处,卖得的钱却被地方当官的瓜分了。当地绅士又组织群众偷偷再挖,结果又挖出数百件古物,楚“铸客”大鼎就是这次偷挖出土的。由于器物庞大笨重,一时难以搬运,被安徽当地政府发现,运到当时省会安庆收藏。

楚大鼎上有12个字铭文,开头为“铸客”二字,因此叫“铸客大鼎”,又因为它是楚国重器,习惯上也称之为“楚大鼎”。大鼎平口折沿,束颈,腹微鼓,圜底,三蹄足。口沿外侧置两附耳外撤。腹上部饰一周突起的圆箍,箍上饰蟠螭纹,双耳和颈部饰菱形几何纹,足根部浮雕漩涡纹。口沿上有铭文12字:“铸客为集膴侣膴睘豚膴为之。”诸家释读仍有分歧。前足膝部和左腹外壁下有相同的铭文,疑为“安邦”二字。此鼎造型宏伟壮观,是目前发现楚鼎中的最大者,不愧为楚国的重器。

鼎是古代炊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煮肉。在商周奴隶社会,青铜鼎曾被奴隶主贵族用来“别上下,明贵贱”,视为统治权力的象征,继而发展成为国君或贵族使用的礼器。铸客鼎的发现,为研究楚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极高历史、艺术和学科价值。

历史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大鼎运送到大后方的四川避难,抗战胜利后又运回南京博物馆收藏。全国解放前夕,南京国民党将大批珍贵文物运往台湾,由于时间紧迫,人心慌乱,铸客鼎未来得及上船,“百万雄师过大江”,南京解放了,鼎被抛弃在江边上,不久又运回安徽新的省会合肥收藏。铸客鼎历经此磨难,伤痕累累,后经修复,还其原貌。

1958年9月17日,毛泽东主席视察安徽省博物馆,他来到铸客鼎跟前,绕鼎一圈,从双耳上的花纹、口沿上的铭文,到足部浮雕纹饰,都看个仔细,并询问大鼎的来历,他还低头往“锅”里看,诙谐地说:“里面能煮头牛。”

第二大国宝

铸客大鼎是我国目前已出土的第二大国宝青铜鼎,大小和重量仅次于司母戊大方鼎。青铜艺术,国之瑰宝。今天,铸客鼎(楚大鼎)及中国古代青铜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放射着奇异的光彩。

安徽省博物馆(简称“皖博”),位于合肥市安庆路268号 。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9:2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