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宋李成群峰霁雪图轴 |
释义 | 基本资料【名称】宋李成群峰霁雪图轴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宋代 【作者】李成 【规格】该幅77.3x31.6公分;全幅64公分 【收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作品简介主题与关键字: 冬景(雪景)、溪涧、湍泉、江河、湖海、瀑布、高士(士人、隐士)、寒林.枯树、竹、台阁、亭 石渠宝笈续编(重华宫),第三册,页1508 故宫书画录(卷五),第三册,页34-35 故宫书画图录,第一册,页143-144 此图无款,表现山高雪密瀑布寒泉,冈阜一亭翼然。李成画雪景,在邓椿《画继》记载云:“山水家画雪景多俗。尝见营丘所作雪图,峰峦林屋皆以淡墨为之,而水天空处,全无粉填,亦一奇也”。张庚《图画精意识》中谓李成画雪“其雪痕处,以粉点雪,树枝及苔俱以粉勾点”。 艺术赏析该图画雪峰寒树,泉流、空亭、寺院点缀其间。画无名款,经清初高士奇收藏,裱绫一六九八年题中有“悬营丘羣峰霁雪图於简静斋”语,应为画名由来。李成擅画山水寒林,后世相关母题多托其名。此幅用墨较浓,山石以类似小斧劈皴擦暗面;全幅烘染,表现氤氲之气。然用笔细碎,山势叠嶂较为平面,或为晚明仿作。 作者简介李成(919-967)〔北宋〕字咸熙,世居长安。祖父李鼎、父李瑜为唐宗室,五代时避乱,流寓四方,后迁居山东营丘(今山东临淄),世称“李营丘”。世业儒,善文能诗,磊落有大志,但怀才不遇,故一生放意诗酒,寓兴于画。精于山水,初师荆浩、关仝,后以自然为师,凡烟云变灭、水石幽闲、树木萧森、山川险易皆在所作中曲尽其妙。《宣和画谱》谓:“时凡称山者必以成为古今第一。”其画笔锋颖脱,墨法精微,好用淡墨,被誉为“惜墨如金”。其画山石如云动,后人称其为“卷云皴”,是山水画形成时期重要代表画家,与关仝、范宽并称为五代、北宋间三大山水画家,学其画者甚多。郭熙因得其法,并称“李郭”。其真迹流传甚少,传世作品有《茂林远岫图》卷,绢本,水墨,纵45.4厘米,横141.8厘米,现藏辽宁省博物馆;《寒林平野图》轴,绢本,水墨,纵137.8厘米,横69.2厘米,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读碑窠石图》轴,笔墨甚精,相传为其与王晓合作,但近年来鉴赏家认为是宋摹本,现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晴峦萧寺图》轴,绢本,浅设色,纵110.5厘米,横55.7厘米,藏美国纳尔逊艺术博物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