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松针斑蛾
释义

种名:松针斑蛾

种拉丁名:Eterusia leptalina Koll.

国内分布:四川、云南

形态特征

成虫 雌、雄异形。雌虫体长约 15 mm,翅展约 39 mm,触角丝状,黑色。复眼黑色,头及颈部红色。胸部橙黄并杂有蓝黑色鳞片,腹部每节有蓝黑、白相间的横线,翅基片橙黄色,前规沿翅脉橙黄色,其余部分蓝黑色,后翅色较淡,外线线和亚外线线黑色。前后翅缘毛前半部深色,后半部白色。前后翅反面淡黄色,有蓝黑中横线。雄虫体长约 12 mm,翅展约 35 mm。触角羽状,黑色。复眼黑色,头蓝色,颈部红色。胸背蓝黑色,翅基片橙黄色。前翅黑色,中室顶端及其以外有一近圆形黄斑,从 R脉横过中室至 2 A+3 A有一向外倾斜的黄带,A1脉基部有~较细黄色纵带。后翅黑色,从中室中部至中室顶端以外有一较宽黄色纵带, Cu1脉基端与Cu2脉之间有一黄色圆斑,沿1A前有一黄色较细纵纹。 卵 椭圆形,长 lmm,宽 0.5 mm,初为淡黄色,后转为黄、浅灰至深灰色。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约 20mm。初孵幼虫被浅灰色刚毛,随虫龄增大,虫体由浅黄色变为黄褐色至褐色。体背颜色深,腹面较浅。背线黑色,清晰而明显。头小,能缩人胸部内。腹足粗短,趾钩排列呈中带。 蛹 长椭圆形,略扁,长 10-15 mm,浅黄至深灰色。茧黄白色,扁椭圆形,薄.

生物学特性

在四川省雅安地区和凉山州1年发生1代,以2-3龄幼虫潜入极针基部或花序内群集越冬,也有潜入树皮裂缝内越冬的,越冬期120天左右。翌年3月上旬开始活动取食,6月中、下旬开始给英化蛹,7月上旬为结革盛期,蜗期32-42天,平均为36天。给英场所大多为林下灌木——云南八角、小果南烛、大叶杜鹃的落叶层,或利用禾本科植物的叶结茧化蛹;如无林下植被,多在树干基部的树皮裂缝中结英化蛹。7月中旬开始羽化为成虫,8月上、中旬为羽化、交尾、产卵盛期。成虫羽化后,有取食花蜜的习性,1-3天后即可交尾,交尾后2/J’时产卵。每一雌蛾产卵120-320粒,一般250粒左右。卵的孵化率为85%以上。卵多成堆产于老雄花序,并以此为掩盖,其次产在老球果鳞片上,枝梢上。成虫多在晴天或露水干后的中午飞翔。其余时间多停息在杂草、灌木或松针上;无趋光性。雌蛾寿命6-8天,雄蛾5—7天。 卵经 12—17天孵化, 8月下旬为孵化盛期。幼虫孵化后活动性较强, 4小时左右可寻找松针取食。取食多集中于松针端都,危害针叶一侧,使针叶呈断续缺刻,几天后松外失水、枯黄。随着虫龄增大,可啃食整根松针,4龄时食量急增,常暴食成灾。当食料缺乏时幼虫吐丝下垂,借风力迁移或向林地四周扩散危害。1头松针斑娥在幼虫期能吃松针约54束。 松针斑娥在海拔 2200-2900 m云南松纯林易成灾。海拔 2200 m以下地区很少危害。

防治方法

1、林业技术防治

(1)竹林中应适当多保留一些灌木和植被。每次采伐竹子的数量不要过大,以防竹斑蛾大发生。(2)幼虫下树结茧期间结合垦复,以破坏黄纹竹斑蛾的化蛹场所。

2、人工防治

(1)竹斑蛾卵大多产在地面小竹及大竹下部的叶片上,可摘卵和杀死初孵幼虫。(2)学熟幼虫期可用棕桐杆(因有弹性)敲击竹杆,以击落黄纹竹斑蛾老熟幼虫,集中消灭。

3、生物防治

(1)用100亿抱子/g的苏云金杆菌、或白僵菌100—200倍液喷杀幼虫。(2)保护寄生性昆虫、樱嫂、蚂蚁、鸟类。

4、化学防治

(1)应用 90%敌百虫晶体、或创%乐果乳油 1000—1500倍液,或 50%杀螟跳L油、或渝辛硫磷李L油1000倍病或25%亚胺硫懈L油800倍病或2.5%敌百虫粉剂、或2.5%澳氰菊酯乳油2000—5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2000一用加倍液毒杀幼虫。 (2)应用 741插管烟雾剂熏杀成虫及幼龄幼虫,用药量为 22.5 kg/ha。(3)应用灭幼脲I、灭幼脲II、灭幼脲III分别稀释至0.5-0.1ppm, 0.5—1.0ppm, 0.33-0.5ppm的浓度喷杀幼虫。(4)应用 0.2%硫酸烟碱或鱼藤粉(含鱼藤酮之%)毒杀幼虫。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5 13: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