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四块玉·警世 |
释义 | 《四块玉·警世》是元代著名散曲作家曾瑞的一首小令。这首小令以生动形象的比喻劝说世人不要沉迷于风月场所。 作品名称:《四块玉·警世》 文学体裁:小令 作者:曾瑞 宫调:南吕 曲牌:四块玉 作品原文〔南吕〕四块玉·警世 狗探汤①,鱼着网,急走沿身痛着伤。 柳腰花貌邪魔旺②。 柳弄娇,花艳妆,君莫赏。 注释译文词语注释①汤:沸水。 ②邪魔:本意问为妖魔,这里形容不正当的手段。 作品译文狗爪伸进了沸水,鱼儿闯着了绳网,带着一身伤痛,急急地逃离避让。 妓女们腰如弱柳,貌比春花,害人的魔力正强。 她们弄娇作媚,脂粉艳妆,您可别喝了迷魂汤! 作品鉴赏“狗探汤”、“鱼着网”两则形象极为生动,其负痛急走、心有余悸的情态如在读者目前。章回小说中有“惶惶若丧家之犬,急急若漏网之鱼”、“鲤鱼离却金鳌钩,摆尾摇头更不来”的习语,曲中正是利用了这种为人所熟悉的视觉印象。“痛着伤”既显示了所遭危险的可怕,又有教训沉重、“吃一堑长一智”的意味,从而为引出下文的训诫敲响了警钟。“探汤”、“着网”究竟是在比喻些什么。第四句揭示了答案,原来指的是花街柳巷嫖妓寻乐的险事。为寻花问柳而痛吃苦头固然咎由自取,但妓女设圈套、行“邪魔”的手段也确实狠毒,一个“旺”字,坐实了前文“急”、“痛”的缘起。读者至此掩卷,愈觉起首两句比拟的贴切。妙在作者撇过“邪魔”,回过头来重新渲染“柳腰花貌”在外表上的娇艳,最后以“君莫赏”三字轻轻带住,不啻为当头棒喝。将“柳”、“花”两度紧挨着“邪魔旺”拈出表现,于是警惕春楼以色惑人的主旨便跃然纸上了。小令始终以生动的形象组合来代替枯燥的说教,以“果”引出“因”,语重心长。全曲篇幅短小,朗朗上口,令人过目难忘。 作者简介曾瑞,字瑞卿,家世平州(今河北庐龙)人,一说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县)人。因喜江浙人才景物之盛,移家钱塘(今杭州市)。神采卓异,衣冠整肃,优游于市井,洒然如神仙中人。志不屈物,故不愿仕,因号“褐夫”。至顺初,已逾七旬。江淮之达者,岁时馈送不绝,遂得以徜徉卒岁。临终之日,诣门吊者以千数。善丹青,工画山水,学范宽。著杂剧《才子佳人误元宵》,惜已失传。有散曲集《诗酒余音》,已佚。隋树林《全元散曲》辑有小令九十五首,套数十七套。朱权《太和正音谱》评其所撰为“杰作”,且云:“其词势非笔舌可能拟,真词林之英杰。”其生平事迹见《录鬼簿》卷下、《图绘宝鉴》卷五、孙楷第《元曲家考略》。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