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水貂脑炎
释义

百科名片

水貂脑炎本病特指一种病毒引起的水貂中枢神经系统慢性传染病,其特点是潜伏期长,呈现共济失调、迟钝、嗜眠,但无炎症变化。

病的发生和传播

病原为一种朊病毒,存在于病貂脑内。病毒大小在500纳米左右。对各种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很强,80℃30分钟仍能存活,加热i00C30分钟才能灭活。40℃保存,可存活若干年。经20%福尔马林处理8小时仍有抵抗力。病貂通过粪便和尿向外排出病毒,可污染饲料、饮水,被水貂食入时,可经消化道感染。以病貂脑组织喂饲水貂,可引起经口感染。有人认为水貂不是貂脑病病毒的自然宿主,而是因为吃了患脑炎兽类的生肉及其下水而引起的感染。此外,也可经子宫内传染

诊断要点

1.流行特点本病主要感染1岁以上的成年水貂,呈散发,流行十分缓慢。用病貂脑组织作成乳剂作皮下或腹腔接种,可使水貂、雪貂,臭鼬、浣熊、仓鼠、山羊、绵羊和猴发生感染。病的发生没有季节性,但死亡多见于10~11月份。成年水貂发病率在lo~30%,死亡率可达100%。

2.临床特征水貂口服感染潜伏期8个月,肌肉接种5个月,脑内接种平均130天。病初水貂变得安静,动作缓慢无力;也有出现兴奋的。随后呈现食欲不振,日渐消瘦,皮毛粗乱,知觉过敏。由后肢开始发生进行性运动失调,拱背嗜眠,有时发生痉挛。随着病程发展,神经症状加重,最终不能运动,丧失定位能力,全身衰弱,于出现症状后4~7周内死亡。

3.病理剖检特点剖检不见肉眼变化。脑组织学检查:星状细胞增生,神经元变性和空泡形成,以海马角、下丘脑、丘脑和脑干等部明显。灰质海绵样变性。小脑浦金野细胞消失。病貂常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和剖检变化,因此诊断比较困难,须采取病料(脑、脾或肝)送兽医检验单位检验。但本病毒接种给易感动物后,需要经数月的潜伏期后才能呈现症状,这给早期确诊带来了很大困难。

防治

自然和人工感染的病貂体内均不能发现抗体反应,也无疫苗可应用。预防本病主要是严格检疫,从无本病的国家引入种貂。如发现本病,必须全群淘汰,以控制本病的进一步流行。对病貂污染的貂舍、笼子及用具、场地等可用喷灯、10%硫酸石灰水合剂彻底消毒,粪便及污物全部烧毁。无特异性治疗方法,可试用强心补液,注射维生素B。z与维生素C等对症治疗,并加强护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3: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