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 |
释义 | 基本信息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7月1日) 外文书名: Researches on Digit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Construction and Service 丛书名: 数字时代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论丛 平装: 475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307063839, 7307063832 条形码: 9787307063839 商品尺寸: 23 x 15.8 x 2.2 cm 商品重量: 662 g ASIN: B001EJYPSO 内容简介《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是著者承担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数字信息资源规划、管理与利用研究”的子课题“数字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绩效评价研究”的成果之一。本课题以我国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为指导,系统地论述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的基本理论,数字信息资源的规划、选择、采集、组织和长期保存的原理与方法,分析了对开放存取的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和策略,探讨了数字信息服务的模式与运行策略、数字信息资源与服务的整合、数字信息资源利用的绩效评价,以及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的保障体系建设。 目录1 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概论 1.1 数字信息资源 1.2 数字信息资源建设 1.3 数字信息服务 1.4 国内外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进展 2 数字信息资源建设规划 2.1 数字信息资源建设规划的背景和意义 2.2 数字信息资源建设规划的层次与内容 2.3 数字信息资源建设规划的原则 3 数字信息资源评价、选择和采集 3.1 数字信息资源评价的目标与方法 3.2 数字信息资源评价指标体系 3.3 数字信息资源选择 3.4 数字信息资源的采集 4 数字信息资源的组织 4.1 数字信息资源组织的原理 4.2 数字信息资源组织的标准 4.3 数字信息资源组织的方式 4.4 数字信息资源组织的方法 5 数字信息资源的长期保存与维护 5.1 数字信息资源长期保存与维护的必要性 5.2 数字信息资源长期保存与维护的特性 5.3 数字信息长期保存与维护的策略 6 数字信息资源的开放存取 6.1 信息资源开放存取的含义与实现途径 6.2 国内外重要机构对信息资源开放存取的态度 6.3 开放存取对图书馆的影响 6.4 开放存取背景下图书馆的应对之策 7 数字信息服务模式与运行策略 7.1 数字信息服务模式的演进 7.2 数字信息服务模式研究与实践 7.3 数字参考服务模式 7.4 数字信息服务运行策略 8 数字信息资源与服务整合 8.1 数字信息资源与服务整合的目标和原则 8.2 数字信息资源与服务整合的层次和内容 8.3 数字信息资源与服务整合的机制 8.4 数字信息资源与服务整合的模式 9 数字信息服务绩效评价 9.1 数字信息服务绩效评价及其意义 9.2 数字信息服务绩效的影响因素 9.3 数字信息服务绩效评价的模式 9.4 数字信息服务绩效评价的技术与方法 9.5 数字信息服务绩效评价的组织、设计与实施 10 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保障体系构建 10.1 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的政策保障体系 …… 参考文献 序言“图书馆学情报学”是我国的习惯用法,是涵盖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出版发行学等学科的名称。在我国台湾被称为“图书馆与资讯科学”,英文为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美国也用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来称谓这一学科。 1807年,德国学者马丁·施莱廷格(Martin Schrettinger,1772~1851年)首次使用了“图书馆学”这一概念,1808年他又在《试用图书馆学教科书大全》中建立了以图书馆整理为核心的学科体系,标志着图书馆学学科正式诞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