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冲大东岛 |
释义 | 简介冲大东岛(平假名:おきだいとうじま、罗马拼音:Okidaito-jima)别名ラサ岛(Rasa Island)。为琉球列岛大东群岛中的岛屿,行政划分上属于日本冲绳县岛尻郡北大东村,全岛属于拉萨工业(ラサ工业)之私有土地,且现为美军的试射场(冲大东岛射轰炸场),一般人禁止进入,现已成无人居住。 概要面积:1.147平方公里 周长:4.5公里 最高点:31.1米 位于那霸市的东南约408公里,南大东岛南方约150km的太平洋上,为珊瑚礁隆起所形成的岛屿,周围阶为珊瑚礁所包围,地质与北大东岛和南大东岛非常相似。 岛上大部区域堆积了鸟的粪便,在与珊瑚的石灰质反应后成为“磷矿石”。 原本设有有日本帝国海军的气象台,已于1945年的空袭中由于空袭中被烧毁。 历史1543年:西班牙人发现大东群岛。 1900年:日本将冲大东岛划入领土。 1906年:于南大东岛开垦的玉置半右卫门取得冲大东岛15年的无偿开垦许可,但实际上并没有进行开垦。 1907年:通产省官员农学博士恒藤规隆到岛上进行调查,发现岛上有可当作肥料原料的磷矿石可进行开采。 1911年:拉萨磷矿石公司(后改名为拉萨工业)成立,开始开采磷矿石,并制作肥料及火药。 1929年:因世界恐慌冲击而暂停运作。 1937年:日本政府将冲大东岛转给拉萨磷矿石公司,该岛正式变成私有地。 1941年:因太平洋战争爆发,再度开始开采磷矿石。 1945年:因美军攻击逼近,岛上工作人员撤出。 1956年:冲大东岛成为美国海军的试射场,全岛列入美国海军的管理。 1958年:美国海军开始使用试射场。 1972年:冲绳回归,全岛被编入冲绳县岛尻郡北大东村。 1973年:归还时,原本岛上土地被误为国有地,经拉萨工业提出申诉,确认为该公司之私有地。 一般推测在二次大战前的30年间,岛上共运出了160万吨的磷矿石,使得岛上原本的地表土几乎都消失了。开采的磷矿石,皆以货轮运到到岩手县宫古市加工。 开采矿石的工人以来自伊豆诸岛为主,最盛时期岛上有超过2000人,岛上最初并没有实施市町制的地方自治,由拉萨工业自行治理。1929年时,岛上规定只有成年男性可到岛上,直到1941年才准许供人携带家人前往岛上,拉萨工业并在岛上建立青年学校。生活用水取自雨水,洗澡则用海水,公司的船只并进行小规模的捕鱼。 太平洋战争时,在岛上设置了守备队,不过已在战争结束时撤出,成为无人岛。 现况与北大东岛和南大东岛不同,冲绳回归后隔年,经确认全岛仍然属于拉萨工业的私有土地,并未如南大东岛和北大东岛的大日本制糖被迫释出土地。拉萨工业曾有重新开发的计划,于1980年到岛上探勘磷矿石的藏量,估计约还有300万;计划开采残存的磷矿石,同时并设置石油储备基地。不过因冲大东岛已成为美军试射场,以及对磷矿石的残余量仍有疑虑,因此取消计划。 从1957年成为美军试射场后,岛上大部分地区已没有植被。因为是私有地以及美军设施,普通人不得任意登陆此岛。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