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黍丝黑穗病 |
释义 | 基本信息中文名:黍丝黑穗病 别名:黍黑穗病、黍小孢黑粉病 病原中文名:稷轴黑粉菌 病原拉丁学名:Sphacelotheca destruens(Schl.)Stevens. Et A.G.Johns. 病原分类地位:担子菌亚门真菌 病害类型:真菌 主要危害作物:黍、稷、糜子 主要为害部位:穗 为害症状俗称灰穗、火穗等。是我国糜、黍生产上重要病害。为害糜子花序,一般抽穗前很难识别,抽穗后才现典型症状。病株抽穗迟,健株大部分进入乳熟期以后,病穗才抽出心叶。病株矮小,一直保持绿色,整个穗子变成一团黑粉。孢子堆从苞叶中抽出后外露,所有分蘖上的小穗均已染病。染病株可以形成多个病瘿,病瘿外包一层由菌丝组织形成的乳白色薄膜。薄膜破裂后散出黑褐色冬孢子或称厚垣孢子,最后残留丝状物。 病原形态特征Sphacelotheca destruens(Schl.)Stevens. Et A.G.Johns.称稷轴黑粉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孢子堆初在叶鞘里,后伸出,长3~5cm,孢子块混有丝状的寄主组织。冬孢子球形至卵形,长径6.5~10μm,壁红褐色,平滑或有细点。主要为害糜、黍。此外有报道,S.machurica(Ito)Wang称黍小包黑粉菌,也是该病病原。两种病原菌所致症状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病菌孢子大小和膜的形态。前者孢子堆呈长椭圆形、圆柱状或角状,暗褐色,表面有微刺。后者孢子堆长4cm,宽3cm,厚垣孢子球形或近球形,有时呈不规则形,具棱角,直径6~8μm或9~10×6~7(μm),表面平滑,暗褐色,厚垣孢子内夹杂有透明无色、表面平滑的不育性细胞。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厚垣孢子粘附在种子上或遗落在土壤中传播。种子萌发时厚垣孢子即萌发,产生先菌丝,先菌丝上产生小孢子,不同性系的小孢子融合后形成侵染丝侵入幼芽鞘,在组织内蔓延至穗部而发病。据试验,湿土中播种较干土中发病重。甘肃农民经验,将糜种贮藏于潮湿处较挂藏发病重。浸种后阴干较晒干的发病重。地温较高的砂地和下午播种者较地温稍低或上午播种者发病重。 防治方法(1)甘肃会宁的保安红糜子,内蒙的慢慢红黍子,狼山462,米仓155等品种,均较抗病,各地可因地制宜选用。(2)糜子成熟前在田间选大穗单收挂藏作为种子,有良好的防治效果。(3)在糜黍抽穗后,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减少病源。(4)种子处理一般可采用清水洗种、温汤浸种、开水炸种,都有一定防病效果。药剂拌种可参照其它禾谷类黑穗病拌种方法,可有效控制为害。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在北方糜、黍产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