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退堂鼓
释义

释义

【拼音】 tuì táng gǔ

【释义】 原指封建官吏退堂时打鼓。现在比喻跟人共同做事中途退缩。

【出处】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左右,打散堂鼓,将马来,回私宅去也。”

【示例】 我们做事一定要有恒心,不可以一遇到困难时,就打退堂鼓。

戏曲中的含义

戏曲中,退堂鼓与升堂鼓相对。

升堂鼓、退堂鼓是两种点。由堂鼓和小锣分奏合成,堂鼓为令。升堂鼓用于府县官员坐衙之前,退堂鼓用于公毕之后。升堂鼓,以三击为令,旧有大字:“奉王命”。退堂鼓以四击为令,大字是:“谢主隆恩”。这些大字只是为鼓令找个依据,亦好区别升、退堂。

此点子可分两截使用:头一小节多用于监斩官来到刑场之前,意味着行刑时刻未到,它是以鼓打两击为令,大锣打帮,连打二遍,名曰催命鼓。第二小节鼓重击为令,锣打光并掐音,意味着斩刑已施,给观众以人头落地之感,第二小节不单独使用,它与第一小节合并为监斩鼓。

鼓为令,锣打帮拟更鼓声,名曰更锣。一更、三更多由鼓、锣分着打,三、四、五更既可分着打,又可与堂鼓齐奏,四、五更以齐奏为多用。舞台上表现时间为深夜时,以堂鼓独奏,称为更鼓。更鼓用于表现人物在夜间活动的舞蹈动做中,称为哑边,这是根据舞蹈术语走边而得名.打罢五更之后再起更鼓时,则以击打鼓帮作终止,称其为亮更,表示天明。

以上所谈升堂鼓、退堂鼓、监斩鼓、更锣,是传统戏中留传下来的特殊形式的“单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5: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