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噬糖菌
释义

噬糖菌是一种腐蚀吸收因糖尿病积压下来多元的糖毒的细菌。糖,是人体必需的能量之源,健康人体内的糖,是一种小分子活性糖,它可以随着血液循环,被人体细胞组织直接吸收利用,为人体提供能量。但是糖尿病人体内的糖,它的形态和质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已经由肉眼看不见的小分子活性糖变成了肉眼可以看到的没有活性的粘稠状的糖,已经不能被人体细胞组织吸收,也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了,最终成了人体代谢不了的垃圾糖、毒性糖,并长期在血液中积存,越积越多。

为了解决糖尿病的“死糖”问题,数百年来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进行着细致和深入的研究,1921年由加拿大人F.G.班廷和C.H.贝斯特首先发现的胰岛素,1922年开始用于临床,使过去不治的糖尿病患者得到挽救,一时间风行世界,事实上胰岛素的广泛应用也确实挽救了很多糖尿病患者,但是随着糖尿病的研究逐渐深入,科学家发现,糖尿病可以细分为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其中Ⅰ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因胰岛素分泌缺乏,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以维持生命。Ⅱ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其胰岛素的分泌量并不低,甚至还偏高,其病症根源在于“死糖”,临床表现为机体对胰岛素不够敏感,即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在糖尿病患者中,Ⅱ型糖尿病所占的比例约为95%。也就是说,胰岛素可以解决的只是5%的Ⅰ型糖尿病,而针对占有绝大多数糖尿病人群的Ⅱ型糖尿病治疗药物仍然在不断探索中。

2006年2月19日,英国科学家拉卡尔博士(1923-2003)在一次偶然的试验中发现了一种以吞噬糖类为生物本能功能性菌种,有着极强职业敏感的拉卡尔博士在第一时间就感觉这是一个突破“糖尿病死糖”的机会,半年之后眼看着500克从糖尿病患者体内分解的死糖在滴了5毫升菌种浓缩液之后,不到10分钟就化成了一滩可以被人体100%代谢的无害成分,拉卡尔博士和同事们抱头痛哭,很快,这两种从人体肠道中偶然提取的“死糖”菌种,因为分子式和基因图谱类似,被拉卡尔命名为1号噬糖菌和2号噬糖菌。

2007年,噬糖菌得到联合国卫生组织认可,首次获批作为糖尿病人“死糖”专用清除成分开始用于临床研发,此时的噬糖菌种类已经由过去的2种增加到3种,仅仅6个月,2000名自愿糖尿病临床患者得到挽救。

2009年6月,经英国FDK研发小组严格测试,三种噬糖菌中活性最高,分解死糖效果最好的1号噬糖菌的分解死糖效果分别是其它两种的10倍和14倍,也是目前世界上效果最好的糖尿病“死糖”分解物质。

英国科学家拉卡尔博士发现的噬糖菌打破了“死糖无法分解”这一延续了近百年的糖尿病治疗定律,给全世界亿万的糖尿病患者提供了彻底康复的希望。就像治疗蛇毒的血清,预防天花的“牛痘”,以及治疗将来生物催化剂除蛋白质、核酸外,还可能有其他形形色色的催化剂。尤为重要的是,拉卡尔博士的发现还给很多目前的“绝症”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很多“绝症”都不再是绝症,人类也必将在科技的指引下越来越健康。

噬糖菌是一种有益细菌

一提起细菌,大多数人都会想到痢疾,伤寒、鼠疫、霍乱、白喉、破伤风等病原菌,侵入人体,可以发生严重疾病,危害生命。家畜、家禽的传染病菌,如马炭疽菌、猪霍乱病、鸡霍乱病等,可致家畜、家禽死亡。腐生细菌能使肉类等食物腐败,人误食后会引起中毒。虽然这些都是事实,但是如果懂得科学使用细菌,同样对人类有着极大地益处:

在农业上,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固定为氮化物,供给豆科植物营养;固氮菌能给高等植物提供氮肥;磷细菌把磷酸钙分解为农作物容易吸收的养分;硅酸盐细菌能促进土壤中磷、钾转化为农作物可以吸收的物质。

工业方面。如利用细菌的发酵作用制造乳酸、丁酸、醋酸、丙酮等;此外,在造纸、制革、炼糖等方面以及浸剥麻纤维等也要利用细菌的活动。

在医药方面利用细菌也很多。如利用大肠杆菌产生的冬酰胺酶,用于治疗白血病;肠膜状明串珠菌产生右旋葡萄糖酐,是很好的代用血浆;人们利用杀死的病原菌或处理后丧失毒力的活病原菌,制成各种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疫苗;也利用细菌的活动,制取抗血清和抗生素。

2006年,一种全新的有益细菌在一次试验中被英国人发现。就像青霉素、X射线、伟哥等很多世界上的偶然发现一样,英国科学家拉卡尔在对肠道内益生菌进行研究时,发现了两种全新的罕见菌种,这两种含有显著分解糖类功能的菌种基因图谱90%都是一样的,因为其性状功能具有显著的唯一性,所以英国科学家把它们称为“1号噬糖菌”和“2号噬糖菌”。

开始的时候科学家并没有重视这种最新发现的噬糖菌,因为近些年来全世界的科学家已发现很多分解单糖、多糖、复合糖类的特殊物质,只是因为噬糖菌分解糖类物质的速度快,无残留等特点才让研究人员没有停止相关的研究,但是数百次的实验表明,噬糖菌除了分解糖类物质,根本没有任何其它功能。

2008年,全世界的噬糖菌除已发现的两种外又增加了一种“3号噬糖菌”,可惜的是后发现的两种都没有“1号噬糖菌”效果好,虽然只有不到10%的基因不一样,但是分解速度和质量却下降了十几倍。一直参与1号噬糖菌相关研究的英国高级研究员卡齐姆突发奇想:“既然这种噬糖菌只能分解糖类,那么除了当时主要食品添加剂项目之外,是否可以把它用于糖尿病的治疗中?”

没想到这一个好似天马行空的想法一经提出立刻得到了他的导师——美国细菌学权威杜拉姆的大力支持。2009年,由杜拉姆教授主持的FDK研发小组不仅证实了1号噬糖菌对于已发现多年的糖尿病根源死糖良好分解效果,而且测定了1号噬糖菌的全部氨基酸序列,该小组的这一惊人发现,彻底改变了全世界2型糖尿病人的悲惨命运!为噬糖菌的药用量产打下了良好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可以预见,1号噬糖菌相关药品的研发推广,必将填补多年来“死糖无法分解”的世界糖尿病治疗空白。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3:5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