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史苑英华 |
释义 | 图书名:史苑英华图书信息:作 者: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编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2008-7-1 版 次:1页 数:461 字 数:540000 印刷时间:2008-7-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I S B N:9787807451877 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历史学是历史最悠久的学问,是范围最广袤的学问,是发人深思、启人智慧、引人入胜的学问,还可能是养气固元的学问。本书是历史所五十多年来研究员的论文选编。议题所及,或古代,或近代,或都市,或乡村,或政治经济,或社会文化,为文风格,或以义理取胜,或以考据见长,要之,都是各人潜心研究的结晶。 历史研究所建所以来,除了史无前例的动乱岁月,一直高扬学术的旗帜,崇尚学术,敬畏学术,酷爱学术,以学术为立所之本,以学术为育人之魂,以学术为强所之路。即使在“大跃进”年代,由于历史学科的特殊性,由于李亚农、周予同、杨宽等一批学养丰厚、学风严谨的著名学者的示范作用,历史所也是脚踏实地进行研究工作,从搜集资料入手,从调查研究起步。那一箱箱精心抄录的卡片,一摞摞推敲再三的译稿,一部部功力深厚的资料书,乃至到现在还让许多学术机构钦羡不已的二十多万册藏书,都是本所重视学术的明证和结晶。从鸦片战争、小刀会起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到工人运动,本所出版的众多资料书都是在建所前十年内奠定基础的,到现在仍然被学术界广泛使用。历史所在20个世纪60年代,人数已超过八十,汇集了一大批出身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圣约翰大学的优秀学者,分布在古代、近现代、工人运动、党史、中外关系等各个领域,堪称上海第一大专门史学研究机构,其学术地位举世公认。 目录序言熊月之 中国古代史 从管子的几篇文章来看战国时代的社会李亚农 关于中国经学史中的学派问题——中国经学史论之二周予同 关于西周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讨论杨宽 明代抗倭战争中的诗人徐文长徐嵛 关于汉晋琅邪诸葛氏的“族姓”问题——论诸葛亮与刘备的政治结合方诗铭 两汉的历史转折刘修明 论周礼的制订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杨善群 范仲淹与北宋前期儒学复兴——兼儒学、道学、理学之概念罗义俊 摩尼教神“净风”、“惠明”异同考芮传明 从先秦礼制中的爵、服与德数位一体诠释《缁衣》有关章旨虞万里 早期儒家的“和谐”观程兆奇 王学旨归与王学之革命性质程念祺 中国近代史 启蒙运动与五四罢工沈以行 孙中山和自立军汤志钧 建党时期陈独秀研究述评任建树 关于“六三”大罢工的几个问题姜沛南 论晚清通讯业的近代化徐元基 《南京条约》至《虎门条约》期间英国在上海选择居留地的活动吴乾兑 理解的困难与表达的偏差——晚清中国对美国总统制的解读熊月之 1900年:新旧消长和人心丕变杨国强 太平军战事与江南社会变迁周武 东南的旗营与旗地问题马学强 华商同业公会与中外商业关系的的调处宋钻友 中国现当代史 1957年:良机与逆转李华兴 现代化与汉人宗族问题钱杭 崇“武”的审美及其蜕变——上海“文革”社会生活史研究金大陆 上海史 市民意识与上海社会唐振常 黄炎培与穆藕初——近代企业界与教育界携手奋斗之典范陈正书 上海与近代都市美女视觉形象的塑造(—)罗苏文 铁门悲欢——“八一三事变”中的租界与中国难民郑祖安 几点钟打烊?——论旧上海两界三方围绕公共娱乐场所关门时间的交涉马军 工部局与上海早期路政袁燮铭 清末上海地方自治运动述论吴桂龙 清末上海教育改革之研究(节选)施扣柱 试读部分章节从《管子》的几篇文章来看战国时代的社会 二 封建地主的剥削方式和农民的生活状态 在战国时代,出现了庞大的自耕农和佃农阶层。据李悝的估计,五口之家的自耕农,种地百亩,每年可得粟150石,五人一年要吃90石,缴纳田赋15石,尚余45石。为了家庭生活必需的其他开支,这45石粮食大概都会卖出,换钱来应付。平年每石可卖30钱。依照这个最低限度的开支计划,一个五口之家的佃农,如果他也和自耕农一样只耕百亩,则完全无法维持其生存,因为他还必须从收获中提出一半或一半以上粮食来向地主缴纳地租;因此,一个佃农如果想维持其最低生活,必须加强劳动强度,比自耕农多种加倍的田地才行。在这种情况下,佃农也可能出售45石左右的粮食到市场上去。所以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已经形成了广大的粮食市场。商业资本以及产业资本时期的经济法则——供求法则开始起作用了。丰年秋收.日寸谷多,供过于求,则粮价下跌;凶年谷少、春荒时谷少,供不应求,则谷价上涨。手中掌握着大量食粮的地主们便利用这一条经济法则来加强剥削了。 (山)《至数篇》第七十六: 彼守国者,守谷而已矣。日:某县之壤广若干,某县之壤狭若干,则必积委币。于是县、州、里受公钱。泰秋,国谷去叁之一,君下令谓郡县属大夫:“里邑皆籍粟,入若干。”谷(重)量一也,以藏于上者,国谷三分,则二分在上矣。泰春,国谷倍重,数也。泰夏,赋谷以市櫎,民皆受上谷,以治田土。泰秋,田谷之存予者若干?今上敛谷以币,民日:“无币,以谷。”则民之三,有(又)归于上矣。重之相因,时之化举,无不为谷策。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