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石油阴谋:欲望驱使下的大博弈
释义

图书信息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1月1日)

外文书名: Crude World:The Violent Twilight of Oil

丛书名: 读点石油财经丛书

平装: 248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502182098, 9787502182090

条形码: 9787502182090

尺寸: 24.6 x 17.2 x 2 cm

重量: 458 g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彼得·马斯 译者:秦雪征 叶硕 丛书主编:王国梁

彼得·马斯,是《纽约时报》的一位突出贡献作家、记者,曾发表过来自中东、亚洲、南美和非洲的大量报道。他也经常给《纽约人》、《新共和国》、《大西洋月刊》、《户外》和《板岩》以及其他杂志等供稿。彼得·马斯是《热爱邻居》的作者:一部战争故事片,根据他在波斯尼亚战争的经验而写,并因此获得了海外出版社俱乐部和洛杉矶时报图书奖,并入围了其他几个文学奖。马斯现居住在纽约。

译者简介:

秦雪征,博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经济学博士,就读过程中获得价值近200万人民币的奖学金。任教于北大之前,他曾在纽约州立大学执教,并在纽约州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任职。多个著名学术协会的成员:中国留美经济学会;国际卫生经济学会:中国卫生政策与管理学会等,主持或参与翻译多部学术著作。

叶硕,语言教育工作者,资深翻译,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曾出版《变态英语》、《单词是个什么玩意儿》系列英语学习书数十部,还完成了《大众经济学》、《阁楼上的光》、《巴拉克与米歇尔》、《商诫》等译作的翻译。

内容简介

《石油阴谋:欲望驱使下的大博弈》揭露了隐藏在国际石油工业背后的一些黑幕,这种揭露不是单纯的事实揭发,而是融揭露和控诉于一体的勇敢呼喊。《石油阴谋:欲望驱使下的大博弈》把因石油而受害的国家扩大至像尼日利亚和厄瓜多尔这样的国家,此前因为缺乏宣传,石油给这些国家带来的影响多数人并不了解。

媒体评论

“该书具有永恒的警示意义。当马斯以一流的实际调查和优秀的文笔为基础,把世界有关石油的控诉毫不留情地在书中揭露出来时,该书本身也就已跻身于优秀作品了。”

——斯蒂夫·温伯格,《今日美国》

“书的内容富有吸引力。像马斯这样的记者最值得称赞之处便是深入探究分析了国家制订的各种计划,吸引了民众的注意,并揭露了一些政客和投资人的自私企图。”

—— 罗伯特·维塔利斯,《伦敦书评》

“书中观点大胆,内容引人入胜。”

——查尔斯·霍曼斯,《华盛顿月刊》

“内容论述有力。”

——迈克尔·赫斯,《纽约时报书评》

“又一部优秀的纪实报告作品。”

——罗伯特·卡普兰,《华尔街日报》

“书中内容新颖,引人入胜。”

——卡罗·伍尔夫,《波士顿环球报》

“观点尖锐。马斯成功描绘了被发达世界多数人所忽视或误解的能源危机形势。”

——迈克尔·皮鲁,《金融时报》

“本书揭露了隐藏在国际石油工业背后的一些黑幕,这种揭露不是单纯的事实揭发,而是融揭露和控诉于一体的勇敢呼喊。”

——《华盛顿邮报》 “论证有力,阐述清晰。书中马斯把因石油而受害的国家扩大至像尼日利亚和厄瓜多尔这样的国家,此前因为缺乏宣传,石油给这些国家带来的影响多数人并不了解。”

——《伦敦每日邮报》

目录

第1章 贫乏

油价的逐年飙升让许多专家学者嗅到了危机的气息,马修·西蒙斯就是个中翘首。他在一次对沙特阿拉伯无意的访问中,发现了表象背后所可能隐藏着的真相。西蒙斯推断,油价的高涨是由于沙特阿拉伯的产能已经越过了最高点,走向了衰败之路。然而无论是沙特阿拉伯政要还是业界权威,都告诉人们“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储量非常丰富”。随后,作者采访了之前服务于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高管的撒达得·侯赛尼,侯赛尼的观点鲜明而果决:世界正在走向石油短缺。

第2章 劫掠

赤道几内亚是非洲最为贫困落后的几个国家之一,现任总统特为奥多罗·奥比昂。作者在埃贝比因举行的一场欢庆游行上见到了这位领导人,而后对赤道几内亚展开了调查。以马拉松天然气工厂为例,这些外国公司所创造的利润几乎都不会进入当地的经济,无论是技术人员、劳工还是生产所需的一切原材料,几乎都是进口而来。因此尽管赤道几内亚已经成为了非洲第三大能源出口国,但是国内普通百姓依然一贫如洗。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政府官员的大肆贪污腐败,以奥比昂为首,他在里格斯银行黑金账户的曝光一度震惊世界。

第3章 腐败

作为世界第八大石油出口国,尼日利亚的人民并没有收获财富,恰恰相反,90%的市民每天的生活费都不超过2美元,80%的石油财富都被1%的人所占有,而石油带给这个国家的是不断的混乱与暴力,其中尼日尔三角洲更是典型的冲突高发地区。都库保·亚沙里、以撒·伯勒、肯·萨洛一威瓦都曾是赫赫有名的义勇军领袖,尼日利亚正在分崩离析。作者乘独木舟参访了三角洲地区的汤姆比亚、奥鲁·桑甘玛等地,那里由于战火纷飞,早已破败不堪,加之石油泄漏、工厂在空气中燃烧伴生气,当地的污染程度极其严重。那些国家大型石油公司为了所谓的“社会责任”,建立了埃勒姆·桑甘玛这样的村庄,但这些都只是形式主义。

第4章 污染

自从几十年前厄瓜多尔被发现藏有巨大储量的石油后,严重的环境污染就一直困扰着这个国家,尤其是跨厄瓜多尔的石油管道系统——一条几乎贯穿了整个国家、但是每年泄漏大量石油的管道。作者亲自走访厄瓜多尔,同亚马逊地区保卫队的领导者唐纳德·蒙卡约一同经历了震撼人心的“有毒之旅”,那里到处都是黑臭的污水、粘稠的泥土以及穷困的百姓。在忍受了十几年的这种痛苦以后,终于有一位改革的先锋——史蒂夫·唐齐格站了出来,将雪佛龙告上了法庭,并最终获得胜诉。然而,这场胜利并未从根本上扭转局面,也没能创建出新的世界。厄瓜多尔人民一直在不断寻求着建立一个不依赖于能源出口的国家。

……

第5章 忧虑

第6章 贪婪

第7章 欲望

第8章 隔阂

第9章 帝国

第10章 海市蜃楼

结语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1: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