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十二瘟王
释义

大陆沿海地区施放王船的范围极广,各地祭祀的神祇亦有所差异,况且在王爷信仰中,有关王爷的定义并无标准可循,因此坐船来到台湾的王爷也就各有差异,各随因缘。

从大陆漂到台湾的王船以「五府千岁」与「十二瘟王」为两大主流,虽然他们同为瘟王,却各有不同的时空背景,如今五府千岁在台湾各处庙宇、村落已成地方常驻守护神,十二瘟王仍保有神秘身份,仅在王船祭典期间塑其金身,接受朝礼祭拜,醮後即随王船火化,苏厝长兴宫则以祭祀十二瘟王为主。

长兴宫对於值年千岁的推算,另有不同之方式。金身为当年与前两年的值年王爷,在参与醮典,共享法筵,接受信众参拜、谢恩之後,随同王船火化,送回天曹。

长兴宫应是最为正统的「瘟王庙」。一般庙宇内殿就是供奉主神的地方,几乎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神像。可是长兴宫的内殿却极为简洁,在浮雕龙壁前的神案上,摆著三张古雅的太师椅,椅上各立著一支金光闪耀的「王令」,代表千岁爷无上的神威。王令上也只有十二瘟王的总称,没有个别姓氏,因此每支长兴宫的王令都具有十二位瘟王爷的无上神威。

※坐船来的千岁爷

康熙18年(西元1679年)3月间,一个夜晚,凉风徐徐,万籁俱寂,台江埔地上传来一阵悠扬的乐声;翌日清晨,苏厝甲的村民相偕前往一探究竟,见有一船滞留河滨,众人手持清香跪拜,船终於靠岸。村民登船探望,发现船舱内插著12支绸制令旗,上面写著「玉敕代天巡狩十二行瘟王」,即张、余、侯、耿、吴、何、薛、封、赵、谭、卢、罗等12府千岁。

※ 醮典中的巡按官及五主会

宫的主委「开杯」後开始杯选,最後,角逐出最多「圣杯」的人士,便是该科的瘟王醮典巡按官;其次依杯数多寡分别为主会首、副会首、协会首、都会首、赞会首。

西元1772年清朝乾隆33年,长兴宫举行第一次建醮「十二瘟王祭」,有瘟王醮就有王船,当时全台第一艘王船从安定乡苏厝长兴宫航向天际,当地耆老接龙见证醮典盛事,并写下道教史实重要的一页。根据庙方表示,早期王船制作主要材料是竹子,以後改采木料之後,大大提高了王船的坚固及美观性。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0:2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