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圣井街道办事处 |
释义 | 概要圣井街道办事处位于章丘市西部,是章丘实现与济南零距离对接融合的最前沿。“章丘八景”之首的“高耸危山圣井澄”坐落于镇内,并以“圣井”为名。 面积64平方公里,耕地3531公顷,下辖46个行政村,人口38000人,人口出生率10.6‰,人口增长3.2‰。 简介经济状况 圣井街道办事处地区生产总值3.5亿元比上年增长24.1%,其中一、二、三产分别为1.22亿元,0.99亿元,1.2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1%、65.3%、19.3%;地方财政收入1582万元,同比增长4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995元,同比增加895元。地区生产总值6.4亿元,粮食总产量31828吨,农业增加值1.3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4.9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利税0.6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利润0.46亿元,各项税收0.69亿元,非公有税收0.6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707万元,引进引办9.5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2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00万美元,出口总值166万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775元。 区位优势 圣井街道办事处交通条件优越,济王路、唐王山路、胶济铁路横贯东西,O九公路、潘王路纵贯南北,规划建设了20条框架道路纵横交织,形成完善的交通体系。圣井区位优势明显,地域宽满,资源丰富,发展空间广阔。2007年,圣井街道办事处坚持“率先对接融合,建设西部新城”的发展定位,激情创新,科学作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各项指标总量、增幅均列章丘市前列。 经济进步圣井街道办事处坚持以增量带动结构调整,坚定不移的抓好招商选资。做大做强圣井高科技组团,以生物制药,机械电子,新型建材三大产业为核心,促进高薪产业聚集,全年共引进企业11家,引资额17.5亿元,使圣井高科技组团落户企业达59家,总引资额69.1亿元;以锻打行业为龙头的传统民营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重汽配套生产基地拉动作用明显增强。目前,重汽园林机械公司、齿轮公司等6个项目即将投产达效。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团结带领圣井人民,围绕建设“富而美的新圣井”这一宏伟目标,按照“一二三三”的工作思路,保持三种状态,树立四种意识,坚持五自要求,争当十个表率,常规工作抓进度,阶段工作抓速度,重点工作抓力度,创新思路,扎实苦干,圣井面貌日新月异,综合实力节节攀升。突出招商引资重中之重的地位,依托圣井高科技组团,大力实施专业招商,目前已引进企业48家,总投资达到51.6亿元,形成了生物制药、新型材料、机械电子等三大产业板块,集群优势凸现,核心竞争力日益突出。依托圣井传统组团,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形成了机械制造、锻打加工等中小企业群。现代化都市农业蓬勃兴起,培育出了大红鼓乳业、风船酿造、益龙饲料等一批农字号龙头企业;危山系列绿色食品已经通过专业认证,风船系列食品调料畅销全国。新城区建设高潮迭起,先后完成了拆迁安置、“村村通”道路、“三纵六横”综合整治、大绿化等十大工程,城区形象不断提升。坚持以人为本,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投资3000万元,实施了政务大厅、中小学升级改造、中心敬老院卫生所改貌等六项民心工程,构筑起为民服务的新平台。 社会进步园区实力显著增强 圣井街道办事处建设完成园区三号、十三号路,重修李福路南段,栽植各类苗木2万余株,开工建设了天然气加气站,圆满完成重汽集团、安莉芳公司、省财政学院等占地清理补偿和施工协调工作,累计为45家企业办理立项、规划、土地、工商、税务等手续,园区招商环境不断提升;坚持用地集中,产业集聚,加快项目整合,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全年引进项目12个,合同引资额12.2亿元,园区落户企业达到71家,总引资额达到81.3亿元,形成以省公路研发中心、冶金研究所等为代表的科技型企业集群,以加拿大独资蓝孚辐照、中德合资毛勒桥梁等为代表的外向型企业集群,以天玉建材为代表的环保型企业集群,园区产业逐步升级。开工建设天然气加气站,完成重汽集团、安莉芳公司、省财政学院等占地清理补偿和施工协调工作,累计为45家企业办理立项、规划、土地、工商、税务等手续,园区招商环境不断提升。全年引进项目12个,合同引资额12.2亿元,园区落户企业达到71家,总引资额达到81.3亿元,形成以省公路研发中心、冶金研究所等为代表的科技型企业集群,以加拿大独资蓝孚辐照、中德合资毛勒桥梁等为代表的外向型企业集群,以天玉建材为代表的环保型企业集群。 生态村居建设扎实有序 圣井街道办事处深化农村环境管理长效机制建设,以寨子村为试点,实施垃圾中转站建设;加大办事处、村两级补贴,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630个,创建省级生态家园建设示范村2个,济南市级生态家园建设示范村1个;投资30万元,实施梅家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投资67万元,开展土地整理工作;成立张乙郎大葱种植协会,严格落实粮食直补、农机补贴、良种补贴三项政策,为群众发放各种补贴近200万元,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以“十百”工程村建设为重点,较好的完成黄土崖、睦里、宋李福三个首批建设村涉及的29项工程;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切入点,共清理“三大堆”2000多吨,整平硬化道路30万平方米,栽植绿化苗木5万余株;以都市农业发展为突破口,建设山东省奶牛基地二期,西姚肉牛基地、潜水藕种植基地,扶持泰威制药、益龙饲料等农业龙头企业,使新农村建设具备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新城区建设亮点纷呈 圣井街道办事处坚持城区定位,集中开发,集约发展,重点实施了以黄旗山花苑工程,危山风景区工程、驻地开发工程、综合治理工程,农民安置工程等代表的五大重点工程,圣井新城区功能全面提升,城区面貌焕然一新。实施3万平方米宏大房产、5500平方米百脉房产、投资1亿元的危山汉代兵马俑遗址博物馆和千佛殿等城建工程,加快驻地开发步伐;结合拆迁安置、园中村整合,建设3万平方米东姚农民公寓楼,完成黄旗山花苑地面附属物清理,南栗园中心社区、睦里商贸城规划;不断完善城市管理能力,提升城管效能。 社会事业欣欣向荣 圣井街道办事处投资400万元建设高标准中学学生公寓、餐厅、中心幼儿园;投资50万元,建设甄上等3处村级卫生所;投资150万元,新建圣井劳动力培训中心、劳动保障服务大厅,免费培训剩余劳动力200人,完成养老保险扩面400多人;筹资200万元,实施丁李福等6个村的村内道路硬化;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完成毕杨等6个经济薄弱村办公场所、东姚等4个村自来水工程建设;成立圣井慈善分会,加强弱势群体救助;完善敬老院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建设黄辛等村级文化大院,成功举办了激情广场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旅游资源危山风景区 圣井街道办事处中部又危山风景区。危山是一座孤耸于山区与平原之间的丘陵,面积约1.4万亩,海拔205米。古代危山古木参天,庙宇成群,碑碣林立,有“小泰山”之誉,是章丘地区颇有影响的风景名胜地。当时有宏伟的古建筑群,始建于汉代。盛于明清。碑载:宋神宗、明弘治、清光绪年间多次重修危山寺庙。1937年4月8日举行最后一次山会。抗日战争爆发后,几经战乱,危山古建筑破坏殆尽,残垣断壁,碑碣遗失,盛况不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坐落于办事处驻地的危山,自古就有“小泰山”之美誉。危山圣井更是被尊为“章丘八景”之首。圣井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突出古与今、山与城相结合的特点,规划建设了危山风景区。先后投入资金1.5亿元,实施了元音寺、玉皇阁、讲经堂、藏经阁、元音塔等古建筑工程,栽植各类苗木100万株,山下修建了具有现代气息的圣井广场,初步形成了集旅游渡假、休闲观光、民俗节日于一体,山、水、园林、广场完美结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皆备的生态旅游框架。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危山汉代兵马俑的发掘,大大提高了危山风景区的知名度。发掘危山的历史文化底蕴,重现物阜民丰的繁荣景象,是圣井人民心怀多年的夙愿。近年来,圣井街道办党委、政府团结带领乡镇上下不断致力于危山开发建设,引水上山,植树造林;更于2001年聘请专家学者重新拟定了危山风景区建设总体规划,进而走市场化运作之路,集政府财力、融民间资本,逐步恢复了部分古迹景点,辟建圣井广场,元音寺、玉皇阁、汉济南王陵、圣井亭、四贤泉、圣泉池、圣贤桥、碧霞祠小区等名胜景观,开设文化长廊和音乐茶座,形成了山城相连,集休闲、观光、民俗、祭祀、博览于一体的独具特色文化风景游览区。 圣泉 圣井街道办事处的圣井又名圣泉,在明水城西南10公里处的危山北坡。清道光《济南府志》有载。昔日有高僧在这里建寺,名叫“圣泉寺”。泉水味甘,烹茶为炊甚佳。这里景色美丽,清朝邑人靳希孟曾赋《重游圣泉寺》诗赞曰:“一峰侧处一峰横,林木苍苍梵宇清。涧石多年丛细草,山僧少小不知名。经声磬韵空尘世,叠峰流泉列画屏……”旧时被列为章丘八景,称“危山圣井”。如今,寺已荒废,泉依然存在,景色仍然清秀。泉为长方形井池,料石?成,井口圆形以独石雕就。井旁于1995年新立“圣井”碑一方,碑背面镌古代章丘八景诗。泉井北侧有五六米见方的泉池,常年不涸。 农村建设圣井街道办事处深化农村环境管理长效机制建设,以寨子村为试点,实施垃圾中转站建设;加大办事处、村两级补贴,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630个,创建省级生态家园建设示范村2个,济南市级生态家园建设示范村1个;投资30万元,实施梅家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投资67万元,开展土地整理工作;成立张乙郎大葱种植协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实施3万平方米宏大房产、5500平方米百脉房产、投资1亿元的危山汉代兵马俑遗址博物馆和千佛殿等城建工程,加快驻地开发步伐;结合拆迁安置、园中村整合,建设3万平方米东姚农民公寓楼,完成黄旗山花苑地面附属物清理,南栗园中心社区、睦里商贸城规划;不断完善城市管理能力,提升城管效能。投资400万元建设高标准中学学生公寓、餐厅、中心幼儿园;投资50万元,建设甄上等3处村级卫生所;投资150万元,新建圣井劳动力培训中心、劳动保障服务大厅,免费培训剩余劳动力200人,完成养老保险扩面400多人;筹资200万元,实施丁李福等6个村的村内道路硬化;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完成毕杨等6个经济薄弱村办公场所、东姚等4个村自来水工程建设。 政府服务民意催动新思路 圣井街道办事处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一直是农村工作的热点和难点。在圣井街道办事处,一项以“管理民主化、核算微机化、会计公职化”为核心的财务管理改革的成功推进,有效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促进了全街道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圣井街道办事处现有46个行政村。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村级财务管理问题日渐显现。“兜里一把条儿,手里一支笔,干部花钱没有数,群众心里没有底”,在原有农村财务管理模式下,财务透明度不高,村干部缺乏有效监管,由此引起的上访事件屡有发生。 基于此,圣井街道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从抓源头入手,适时启动和深化农村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牢牢抓住了维护农村稳定的“牛鼻子”。近年来,该街道以推进“管理民主化、核算微机化、会计公职化”为核心,围绕建立事前决策、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财务监管体系,积极探索农村民主理财长效机制的新路子,使不少矛盾和问题迎刃而解。 “阳光财务”暖民心 圣井街道办事处各村普遍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小组设民主理财员3-5名,全部由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村里的年度预决算和月度收支计划等,必须经村民主理财会议严格审核。每月15日是全街道统一的“财务公开日”,全街道46个村都要通过公开栏张贴上月的财务收支情况。群众若有意见和疑虑,可随时通过举报信箱和举报电话向街道记账中心或审计站反映。为实现财务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街道办事处健全完善了《财务预决算制度》等8项制度,对财务公开的时间、内容、形式等作了刚性规定。街道政务大厅全面实行财务微机化管理,使用统一的财务软件,将各村财务收入纳入微机管理,使资金管理更规范、使用更安全、开支更透明、账目更客观,此外,该街道在全市率先实施了农村会计委派制改革,村会计工资全部由街道办事处统一发放,实现了村会计公职化管理。 “三化”带来新气象 圣井街道办事处财务管理规范了、集体家底摸清了、干群关系密切了。在圣井街道,以“三化”为核心的“财管新法”的深入推进,正深刻地影响着强村富民的发展理念。不少村不约而同地攒足劲头,下大气力抓招商选资、企业改造、市场建设,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如今,讲制度、讲法规、讲程序在圣井街道已蔚成风气。许多村干部在办实事、上项目前,主动咨询基层群众的意见,减少了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用老百姓的评价就是“村官们心中有数了,行动更有度了!” 各行政村丁李福村 东省村 刘家村 吴辛村 东姚村 北栗元村 周家村 南栗园村 南罗村 孔辛庄村 孟坞村 孟家窝村 寨子村 小冶村 小辛村 张官村 张家村 王坞村 甄上村 蒋家村 陈家村 大柳树村 大雷村 孙侯村 宋上村 张乙郎村 菜园村 小雷村 官庄村 李福村 蔡家村 西姚村 西省村 郭家村 闫坞村 黄家村 辛村 杜家村 杨家村 梅家村 毕家坡村 毕杨村 湖广院村 王侯村 睦里村 黄辛村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