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深浅在绿洲的脚印 |
释义 | 书籍简介:书名:深浅在绿洲的脚印 作者:王可钧 出书机构:北京时代弄潮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网络推广:个人出书网 老人出书网 媒体支持:时代文化出版社 合作宣传:时代教育出版社 时代文献出版社 时代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8月 字 数:126千字 页 数:123 版 次:1版 开 本:850×1168 1/32 纸 张:胶版纸 包 装:平装 定 价:30元 内容简介:“路上的故事”是一个生动而感人的传奇故事。 主人翁是千千万万个在新时代里成长起来的热血青年中的一个。当年他坚定不移地走上了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道路。尽管他历经坎坷命运多舛,他却不言放弃;身临险境他从容不迫,勇敢机智;面对酷刑他宁死不屈,坚持斗争。他意志刚强却又柔情似水。尽管道路不平坦,但是爱情又多浪漫。他无视天上掉下的馅饼,义无反顾地走自己的路。他成功了吗?他又遇到了什么危险?读来让人心灵震撼,潸然泪下。 书籍目录:楔子 第一章 绿洲的歌声 第二章 炼狱噩梦 第三章 曙光初现 第四章 战地黄花 第五章 迟到的春 第六章 再起风波 第七章 水落石出 原文摘录:……人们都带着行李在饭堂集中了。静静地等着师部劳动人事科来宣布分配。才等了一会儿,王科长就带着一个干事小李来了。王科长说:“首先我转达师首长对你们的问候”大家都鼓起掌来。然后王科长对大家提了几点希望,接着就宣布了工作分配。接受单位的代表和车辆都在外面等着的,所以宣布一批走一批。当人们陆续往外走时,赵长征、路上、何华等十几个男女青年围着王科长激动地说了起来。原来他们是不愿意留在师部机关、工厂和银行等单位,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一个叫张秋菊的女孩子急得都哭了,坚决要求到农场,面对大家的强烈要求,王科长从心里感到高兴,他对大家说:“请大家等一会儿,我去跟上级汇报一下再回来答复好吗?”王科长和李干事走了,剩下的十几个青年仍然在情绪激昂的表示自己的决心。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大约过去半个小时,王科长急匆匆的赶了回来,一见面大家围了上去王科长显然是一个有趣的人,他先是愁眉苦脸地说:“我把大家的要求向领导汇报了,但是领导说……”他停住了,大家急切地问:“领导说什么?”王科长立即喜笑颜开地说:“师首长同意你们到农场去。”大家高兴的互相拥抱庆祝。接下来王科长把这十几个青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分到紫泥泉畜牧场,一部分分到莫索湾农场,这时李干事找来送他们的两辆大卡车到了,不知谁对赵长征提议道:“中队长,请你最后给我们整一次队吧?”大家异口同声的表示赞成。于是赵长征认真地给大家整队,整队完毕后,赵长征一挥手说:“出发。”大家就高高兴兴地分别爬上大卡车,相互挥手说再见。 分到紫泥泉畜牧场的青年有七个人,他们是赵长征,路上,刘秀海,张成,向冬梅,何华和张秋菊。另有张秀玲,华安,罗秀玲,王大明,刘红,郭华等七个人分到了莫索湾农场。 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大卡车到了紫泥泉畜牧场,场部的于副场长带着几个人在路边迎接他们。大家下车后跟着于副场长到了场部办公室,有人端来各种水果请他们吃。首先于副场长代表全体员工向他们表示热烈欢迎,接着又简单介绍了畜牧场的情况。于副场长说:“我们这个畜牧场,有五个畜牧连,八个农业连,有牛羊一万多头,十几个草场……”大家很有兴趣地听着,间或提点问题,于副场长问他们对工作分配有什么要求没有,大家一致回答说没有任何要求,只有赵长征提出能否把大家分在一起,他的话刚说完,得到大家一致赞同。路上想说去放羊但未说出口,于副场长说:“你们的要求可以满足,以后你们有什么困难也可以来找我。”这时门口来了一辆拖拉机,于副场长带着他们一起上拖拉机向畜牧场六连驰去。不一会儿拖拉机就到了六连连队,于副场长亲自把这七个青年交给李连长后才告辞走了,李连长是个中年汉子,有着一双粗糙的大手和宽宽的肩膀,说话带着河南口音,他和匆匆赶来的张指导员一起和大家一一握手,张指导员看样子是一位转业军人。举手投足,透着一股军人气息,说话带有江苏口音。指导员把连队的情况大概向大家作了介绍,又对他们提出了几点希望。随后指导员带着向冬梅他们去女工宿舍,连长带着赵长征他们到男工宿舍。赵长征等四名男青年分在一间十几平米的平房里,房间里已经被人打扫干净了,窗台上放着一盏煤油灯,连长说:“连队去年才从地窝子搬进平房,你们来了就不用住地窝子了,有时连队停电,你们可以用煤油灯,用水要到河坝里去提。” 李连长走后,大家打开自己的行李准备铺床。张成说:“我的妈呀,这叫什么床呀,都是用玉米杆铺的。”赵长征说:“你不知道,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吗?”大家都乐呵呵地铺开床来,紧接着连队的炊事班长带着炊事员给他们送晚餐来了,班长说:“连队的食堂还没有盖好,请大家将就吧。”路上他们接过饭菜连声道谢。晚餐的主食是白面馒头,副食是一盆粉条炒肉和一盆炒白菜,何华她们也过来了,大家围坐在地上,津津有味地吃起来。这时天已渐渐黑了,月亮升了起来,向冬梅说:真是没想到,连一座楼都看不到。”这时路上用手指着嘴唇嘘了一声,然后又指了指夜空说:“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大家一抬头,才发现天上的星星距离自己这么近,这可是在武汉见不到的奇观。兴奋之余,张秋菊张嘴就来了一句:“山沟里风光好,空气新鲜。”大家齐声喝彩,接着大家又哼起“革命人永远是年轻”,这时坐在地上的赵长征突然站了起来,神情严肃地举起右手,握紧拳头说:“我向革命先烈宣誓,在今后的日子里决不向困难低头。”路上也站起来说:“我向毛主席保证,要像王杰那样不怕苦不怕死……”大家不约而同的各自发出自己心中的誓言。 第二天一早,张成从外面端着一大缸子热牛奶兴奋地跑进来说:“大家快来尝一尝,我从小就喝牛奶,从来都没有喝过这么香浓的牛奶,一进口就自动落肚了。”大家都过来品尝,一眨眼的功夫,一大缸子牛奶就见底了,张成说:“就在连队办公室门口买的,一角钱一大缸子。”路上拿着缸子就跑出去了。 早饭后,年轻人不约而同地都来到了连部。连长和指导员正在商量工作,见他们进来就连忙起身。指导员说:“怎么不多睡一会儿,这里的条件艰苦,希望你们慢慢适应。”大家异口同声说:“我们不怕吃苦。”连长说:“既然这样,我就把你们的工作分配一下,你们四个男同志分到基建队,班长姓李,一会儿我带你们去认识一下,你们三个女同志分到大田班,班长也是女同志姓陈,一会儿指导员要带你们去,你们还要到食堂会计那领取饭菜票。我们这儿是每月每人三十张细粮票和七十张粗粮票,菜票买多少由自己决定。下午你们休息一下,洗洗衣服,明天再上工。”临了连长又补了一句:“我们这里上工一般都是食堂派专人送到工作地点吃,所以早上上工都要带上碗筷,这里和工厂上班不一样。” 连队的基建班正在突击盖食堂,连长带着路上他们四个人到工地去转了一趟,并且把他们四个人向李班长介绍了一下,要求李班长把他们几个带好。回来时,路过何华她们宿舍,何华她们已经回来了,向冬梅说:“我代表她们问你们有没有衣服要洗的。”张成说:“谢谢你们,今天我们自己洗,以后就难说了。”大家都笑了。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