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程本立集
释义

程本立,字原道,号巽隐。明初浙江崇德人,宋儒程颐之后。其父程德刚,负才气不出仕,元朝时将领路程率兵路过皂林,军队抢掠百姓,程德刚向路程进言,路程悦之,欲奏官之,推辞不做。程本立从小就有大志,读书不事章句。

简介

程本立集为程本立所撰诗文集。

程本立之诗文由其曾孙程山于弘治时编为《巽隐集》,共四卷。嘉靖中流传于世,但并不完整,主要诗文是本立在云南期间所作,其余的多散失。

洪武中,太祖勉励他:“子质近原,当志圣贤之学。”于是他更加努力。二十年春,任周王府长史,后贬谪为云南马龙他郎甸长官司吏目,在此任职期间,为官贤泽,民夷安业。三十一年后因学士董伦、府尹向宝推荐,征入翰林,预修《太祖实录》,迁右佥都御史。建文三年因过失被贬官,但仍留其篡修《实录》。《实录》完成后,出为江西副使,尚未离京,燕兵攻入京都,程本立忠于建文帝,自缢于应天府学。

学术主张

理念

程氏对程朱之学孜孜以求,故其诗文要旨仍不出儒道之谈性论道之类。《止静斋记》说:“人之一身不能不接乎物,物接乎外不能不感乎内,于是感之而动者纷纷交错,万变而不穷。夫以一心之微,天理恶保其能存,人欲恶得而不肆邪?人欲肆,天理灭,则人极不立,而无异于禽兽矣。圣人忧其然也,故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其中的“主静”指的是清心寡欲,安于现状,不作任何非分之想,不要过分追求奢华。《拙斋说》更指明人应该饮食只求果腹,衣服只求蔽形,房舍只求避风雨即可,“古之人,其本在于生人之具取足焉而止矣,不求称欲而过役其智也。”人只要满足于属于自己名份之内的东西就行了,不必花太多的心思去谋求更多的欲望。

相关论证

《行素斋记》也说“故君子体夫道也,其心之所存,既必与天地万物一视而无间,而其身之所处,则又必随其所受之分,乐循其理而不敛过求,故于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之伦,即各以其道责诸己,而不越乎其位。”从个体角度说,每个人都努力摒弃欲念的诱惑方能达到最高道德境界;而对于群体则人人必须克己之私,存爱人之心。《同寿党记》云:“仁道虽大,其要在于克去己私,复还天理而已。盖非克去己私,复还天理,不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不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则不能以爱己之心心爱人,夫人情莫不欲寿者,爱己之心也,知其所欲而生之者,以爱怀之心爱人也。”在修养方法上,强调“写实明善,诚身集义”,认为道存在于日常百事之中,无微不入,“盖古之人臣,必先责其身而后能责于君……自一身而家国天下,何适而非吾之敬所哉!(《存敬斋记》)

思想

程本立的思想从他的文章中反映出,如前所列诸文《止静斋记》、《拙斋记》、《行素斋记》、《周寿堂记》以及集中《临清道隐诗后序》、《思永堂诗序》、《树谖草堂诗序》、《书听潮山房诗卷后》等文,往往记一物或为一诗,但都附会作者的道学理念,这与明初程朱理学否定文艺的审美作用,追求道学价值,视文学为附庸的文艺批评倾向一致,而作者自己在《具区林屋图记》一文中更明确表示:“凡天下之物能乐吾之心者,无非有以见夫物我之一理也,乐之以耳目者,斯玩物耳。”此类文章多牵强附会之作。如作者特别推崇孝子节妇,集中多有此类人物辑录。而在《书听潮山房诗卷后》,把士大夫们歌咏潮山房的幽致雅趣说成“仁者不敢忘其初,孝者不敢离其亲”,过于勉强了。

诗歌

诗集收诗二百一十九篇,另有词二首。集中诗歌主要有三个内容:一是旅途抒怀,表达作者宦游在外的旅途劳苦和思乡之情,如《宿大柳树驿》表现的是旅途的孤独所引发的凄凉寂寞之感;《发郑州》描述路途的艰难和游子所经受的风霜之苦,读来真切动人。但是有一部分诗也如其文一样,为了突出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规范,或者淡化个人感情,或者生硬地插入议论,如《三官云南留别大梁亲友》这首诗写道:“一身去中原,万里投南诏。敢辞瘴疠入?得非神明消。精忠誓弗渝,日月谅能照。生还讵无期,老学益自勋。亲知念行役,执酒请余酹。毋为临歧恻,但作出门笑。”

诗中所描述的一个人离开中原,到万里之外的南诏并非作者所喜欢的事情,作者用一问“敢辞瘴疠入?”表达了无可奈何之意,也令人为之感伤,但作者笔锋一转,插入“精忠誓弗渝,日月谅能照”这样的旷达之语,不由使人一怔,既然有精忠不渝之志又何必那么无奈地说“敢辞”呢?后面写“生还讵无期”地是很悲哀的了,而亲友纷纷执酒与余对饮的场面让人断肠,然而此际“但作出门笑”就显得勉强了,作者既想表达离别之苦,又要表达精忠之心,使得诗歌的感情真实感人不够,以文害意了。又如《发中都水驿》:“感时自有怀乡恨,得禄谁无恋主心”,《入益门》:“万里敢辞筋力尽?捐躯未足报吾君。”也都在作者多余的抒发宏愿中削弱了诗歌本身传达的真情。

二是赠答应酬之作,多议论,并与文集思想相呼应。如《赠良医杨士达》:“医药济天死,肇自圣神作。大哉炎农德,天地浓广博。寿城无札瘥,风气固冲漠。风气一以开,寿城日以索。”所论与《同寿堂记》一文所论“一世之民跻仁寿之城,是则同寿之大者也”相同。《赠吏隐》云:“我志本伊博,我学非申韩。胡为窘薄书,得匪负衣冠?圣哲动以时,否泰识其端。卷舒则在我,何适非所安?”与文集中要求清心寡欲,安于现状的思想相同。三是描写云南风土人情的作品,在诗集中成就最高,其原因就在于摒弃道德感发说教,还诗作的真情实意,如《晚至昆阳》:“晚次同酋长,晨装戒仆夫。剁鱼炊白饭,系马与青刍。但喜人情合,宁论土俗殊。谁家小儿女,直欲挽吾须。”

极富生活情趣。又如《滇阳罂粟花感情》、《江头绝句》、《夜宿禾泥田家》等作抒发对边疆山川风光的感怀,表现民族生活风俗等,别有趣致,从其诗作中,也间接展现了社会现实,有一定的认识价值。

诗选

【雪佛碑】 天花阴坠空,平地忽三尺。

异哉西方神,现此水精域。

胎非托摩耶,意叵劳刻画。

乃瞻白玉相,安用黄金饰。

一洗热恼心,悉依清净力。

红日起扶桑,终焉化无迹。

其无本非空,其有亦非色。

君看东逝波,沧海不可测。

我来凤凰溪,古寺久荆棘。

摩娑雪佛碑,碑断字莫识。

金石亦已坏,况非金石质。

万事等幻影,感之三叹息。

【赠商潜戴珪】

钓泽可物色,力田亦名科。

畴云山林士,不为汉网罗。

有客善沈晦,古镜垢弗磨。

行货区寰中,远游笑且歌。

驱车太行坂,捩柁杨子涡。

雪涛接溟涬,空翠亘嵯峨。

险途亦良苦,胜览不既多。

得酤百钱酒,辄使两颊酡。

乾坤一睥睨,万物如尔何。

我昔岩壑居,幽期结云萝。

今悲白黑染,岂幸青紫拖。

夷门官舍冷,愧尔频来过。

将诗勿浪传,为我自吟哦。

【过黑石渡】

邙山障黄河,洛水崩黑石。

方舟载车马,烟雨行人立。

我昔将王命,北渡祠河伯。

兹来复轺传,观者笑曾识。

圣君禹功齐,神龟当复出。

【出洛阳城】

挽裛上天津,伊阙当我前。

连峰左右起,奔走相后先。

古来五岳内,嵩高极中天。

仪刑正四表,襟带流三川。

河山固王室,岂直金城坚。

汉业此中兴,周都竟东迁。

壮游快一览,遗迹悲千年。

颓垣旧谁筑,野蔓栖朝烟。

【惠云塔】

老禅西来兜率宫,金昙舍利开芙蓉。

平地起作宝光相,七级上凌天九重。

摩尼顶珠现穹碧,丹霞掩映鸡足峰。

八窗玲珑悬皎月,层栏翠滑扶神龙。

我欲乘虚求帝释,云梯高峻红尘隔。

檐铃停语寂籁冷,白鹤飞下苍烟夕。

【题竹石小画】

玉堂仙人松雪公,写竹正似石室翁。

云林道人虽出后,往往落笔生秋风。

吴人好书仍好画,百年遗墨千金价。

比来何处得此图,松雪云林此其亚。

娟娟嫩玉才数茎,烟梢雨叶纵复横。

洞庭寒骨沈水底,铁索下取蛟龙争。

却忆江南旧池馆,笔床棋局何萧散。

一行作吏事便废,十年不归梦欲断。

松雪子孙今几人,云林弟子谁逼真?

得归故乡倘相觅,竹枝挂我头上巾。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3:5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