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探索和实践
释义

图书信息

出版社: 吉林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3月1日)

平装: 355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206065570, 9787206065576

条形码: 9787206065576

尺寸: 23.6 x 16.8 x 1.8 cm

重量: 839 g

内容简介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探索和实践》内容简介: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30年,是中国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30年。这30年,显然不是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却与社会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就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来说,既是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又是当时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就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而言,是为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现作准备的,争取中国社会前进的社会主义方向是明确的;就中国新民主主义历史内涵而论,确实是丰富多彩的,但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仍然是这一时段的一个重要内容。也就是说,五四运动以后的30年历史,是不能与社会主义脱离关系的。

目录

前言

第一编 社会主义过路的理论探索

第一章 李大钊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思想的转变与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追求

二、中国社会前进的社会主义方向

三、对社会主义运动及其理论的研究

四、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初步探索

第二章 陈独秀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二、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思考

三、对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的探索

第三章 蔡和森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基本途径

三、对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经济建设的构想

第四章 陈云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探索

一、“计划与市场关系”理论的形成历程

二、“计划与市场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计划与市场关系”理论的经济思想史地位

第五章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提出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原则

二、探索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若干问题

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贡献

第六章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

二、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

三、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特征

四、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二编 中国社会主义过路的历史过程

第一章 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初10年及其经验

一、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二、探索中的曲折发展

三、成功经验与深刻教训

第二章 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严重挫折及其教训

一、“大跃进”的严重失误

二、“文革”十年的严重挫折

三、值得总结的深刻教训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及其经验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前提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辟

三、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经验

第三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改革理论与实践

第一章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一、改革前的中国社会主义状况

二、改革的基本动因

三、改革所面临的巨大阻力和风险

四、改革的路径选择:“渐进式”

五、改革的成就及经验

第二章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中国的形成和发展

一、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缔造者

二、邓小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者及理论体系的构建者

三、江泽民——与时俱进地完善党的思想路线

四、胡锦涛——求真务实地拓展和丰富党的思想路线

第三章 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基础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及其含义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第四章 软实力理论与软实力建设

一、软实力的理论内涵

二、软实力与硬实力的辩证关系

三、国家软实力建设

四、企业软实力建设

第五章 和平统一思想的提出与深化

一、和平统一思想的雏形

二、和平统一思想的提出

三、和平统一思想的发展

四、和平统一思想的深化

第六章 中国争取和平环境的不懈努力

一、对“和平环境”的概念界定

二、1978年至1988年中国营造和平环境的努力

三、1989年至1999年中国营造和平环境的努力

四、21世纪以来中国营造和平环境的努力

第四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展理论的新成果

第一章 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理论的构建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

二、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

第二章 中西科学观与科学发展观构建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发展观

二、西方社会演进中的发展观

三、科学发展观对中西方发展观的批判和超越

第三章 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利益共享

一、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二、科学发展观视域下影响构建利益共享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的因素

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利益和谐

第四章 自主创新理论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一、自主创新的提出

二、自主创新的内涵

三、自主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力量

四、自主创新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第五章 体制创新与中国社会全面进步

一、思想解放是体制创新的前提

二、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三、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转变

四、体制创新是社会进步不竭的动力

第六章 生态文明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

一、生态文明的提出

二、生态文明的内容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第七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构想与实践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概念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依据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途径

第八章 中国网络政治的生成与政府角色的重塑

一、网络社会的一般特性

……

第九章 和谐社会战略与社会主义建设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体系

后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5 11:4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