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射虎行 |
释义 | 基本信息【作品名称】射虎行 【创作年代】唐朝 【作者姓名】王建 【作品体裁】乐府 作品原文射虎行 自去射虎得虎归,官差射虎得虎迟。独行以死当虎命, 两人因疑终不定。朝朝暮暮空手回,山下绿苗成道径。 远立不敢污箭镞,闻死还来分虎肉。惜留猛虎著深山, 射杀恐畏终身闲。 注释译文射虎:诗文中常用以形容英雄豪气。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词:“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宋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词之二:“插架牙签万轴,射虎南山一骑,容我揽须不?”叶剑英《远望》诗:“赤道雕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龙。” 独行:专意实行;独自实行或行事。《易·晋》:“晋如摧如,独行正也。裕无咎,未受命也。”孔颖达疏:“独犹专也,言进与退专行其正也。”《孟子·滕文公下》:“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韩非子·忠孝》:“王者独行谓之王,是以三王不务离合而正,五霸不待从横而察,治内以裁外而已矣。” 朝朝暮暮:每天的早晨和黄昏,指短暂的时间。 箭镞:箭头上的金属尖物。《后汉书·西域传西夜》:“﹝西夜国﹞地生白草,有毒,国人煎以为药,傅箭镞,所中即死。”唐王建《射虎行》:“远立不敢污箭镞,闻死还来分虎肉。”清吴伟业《临江参军》诗:“日暮箭镞尽,左右刀鋋集。” 作者简介王建(约767-约830年),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享年约六十七岁。家贫,“从军走马十三年”,居乡则“终日忧衣食”,四十岁以后,“白发初为吏”,沉沦于下僚,任县丞、司马之类,世称王司马。他写了大量的乐府,同情百姓疾苦,与张籍齐名。又写过宫词百首,在传统的宫怨之外,还广泛地描绘宫中风物,是研究唐代宫廷生活的重要材料。著有《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皆作10卷,《崇文总目》作2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