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沙集现象
释义

释义

沙集现象,特指沙集镇农民网商自发式产生、裂变式成长、包容性发展的现象。

自发式产生指沙集农民创办的网店销售及加工业从产生、发展到壮大,基本是依靠当地农民自组织的力量,自发式的萌芽和成长。

裂变式成长是指从2006年东风村的第一个农民网商出现,到现在全沙集镇600户网商和1000余家网店互帮、互带的快速复制,带动整个家具产业链从无到有达到年销售额3亿元的迅猛普及发展的过程。

包容性增长一方面指当地农民能够和城里人一样享受数字经济带来的便捷和商业机会。

沙集现象产生的历程

沙集现象的产生,要从东风村经济发展的“三段式”说起。过去,东风村的村民主要以务农和外出打工为主。然而苏北是有名的盐碱地,东风村的人均土地不足一亩。种田大多为稻、麦,两熟,缺水的地方则种小麦、玉米两熟。种田既牵涉精力,收入又低。遇到灾年,农户还要赔钱。因而,村里的很多年轻人选择了外出打工。外出打工的主要是村里的年轻人,他们远赴北京、南京、上海、深圳等地打工,家里留下老人和孩子耕种土地。平时,村里外出打工人数达到1500人,最多时外出打工的人数达2000人以上。打工的收入不多,情况好时,春节能带一万元回家。穷则思变,聪明勤劳的沙集人除了务农和外出打工外,经历了养猪业、废旧塑料回收加工业、网店销售及加工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养猪业(1982年起)

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东风村出现了生猪养殖户。生猪养殖给农民带来了种田以外的额外收入。最赚钱时,每头肥猪的利润可以达到400-500元。到1995年,养猪业发展到最高峰,全村养殖户多达300余户,当年出栏肥猪达150头,全村每户平均养猪达到10头以上。养猪业给农民带来了收入,然而,1997-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让生猪价格一路下滑,更由于生产能力持续扩张,供过于求,生猪价格从6块多一路掉到 1块多一斤,养殖业利润空间变得越来越狭小,甚至是赔钱。于是,东风村的养殖户开始转行,养殖业开始萎缩。

第二阶段:废旧塑料回收加工业(1995年起)

从1995年开始,东风村部分农户受邻边耿车镇的影响,开始从事塑料回收加工业务。一开始,农户到全国各地,特别是到南方比较发达的地区回收废旧塑料。2000年起,农户们纷纷转型从事回收和加工双业务。塑料回收再加工,作为工业材料用于制造业,然后用于成品出口。到2005年,全村塑料回收加工业务达到最高峰,全村从事该产业农户达到250户,年产值达到5000万元,利润率达到10-20%。然而,近年的金融危机导致塑料加工行业陷入低谷。国际金融危机首先影响到的是中国的对外贸易,外贸易缩水引发需求急剧降低,废品收购业受到直接影响,价格严重下滑,塑料价格从4块多跌到了2块多一斤。东风村塑料回收加工业务出现大规模亏损。并且,废旧塑料回收加工业务环境污染大,政策风险越来越大,很多废品回收加工企业面临停产或者是减产。

第三阶段:网店销售及加工业(2006年起)

2006年,村里的年轻人孙寒从县移动公司辞职,开起了第一家网店,从事简易拼装家具的网络销售及加工。经过短短的4年,村里的网店生意从无到有,网店模式被更多的村民成功复制。东风村的家具因为物美价廉,远销北京、上海等全国各地,甚至韩国、日本、香港的订单也源源不断。网络销售及加工同时带动了板材生产加工、五金配件、物流、快递等业务的崛起和发展。迄今为止,沙集共有板材加工厂6家,五金配件2家,物流快递15家、电脑专卖店7家。农民通过开设网店,不仅提高了收入,还解决了就业和创业难题。曾经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基本都已返乡,而且村里还出现上千人的劳动力缺口。由于家家户户都忙着网店生意,因此村里没有闲人,几年来全村几乎没有出现过治安问题。

沙集现象的特点

“沙集现象”的特点体现在三个方面:网商群体本身的特征、发展速度和生态系统建设。 网商群体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规模大、多样化、独具特色。规模大,表现为:网商数量爆发式增长、销售收入实现突破、从业人员规模大、网上收入水平高四个方面。从网商起源上看,呈现多样化特征,网商分为四种类型:发起者、复制者、转型者、兼营者四类群体。网商自身彰显三个方面的特色:群体年轻化,生产经营一体化,以家庭为基本生产经营单位。 在发展动力和速度上,网商自发产生,呈现快速发展。在工厂规模、产品种类、设计创新、管理四个方面实现“三级跳”。在生态建设上,网销业初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网商主体与环境逐步实现良性互动,整个网商生存的社会环境安定、和谐。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7: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