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
释义

格林尼治时间2004年3月2日7时17分(北京时间3月2日15时17分),欧洲航天局的“罗塞塔”彗星探测器由阿丽亚娜-5G型火箭运载,从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升空,从此踏上了它追逐一颗彗星的旅途。

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历史背景

罗塞塔号

1799年,罗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在埃及被发现。石碑上镌刻了三段分别用埃及象形文字、通俗体文字和希腊文书写文字。由于文字的内容完全相同,科学家终于在1822年破译出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打开了通向古埃及历史文明的大门。

美国宇航局计划

1991年,“罗塞塔彗星彗核取样计划”被列入了ESA和美国宇航局(NASA)的计划之中。一个以“罗塞塔”命名的彗星探测器将把一个着陆器和一个返回舱送到特定彗星上面。然后,着陆器将在彗星表面提取样品,返回舱把这些样品带回地球。科学家希望“罗塞塔”号成为天文学的“罗塞塔”石碑,提供彗星保存了数十亿年之久的太阳系初期信息,通过研究这些信息,科学家可以打开通向太阳系古老历史的大门。

2004年3月,罗塞塔号终于由库鲁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它将用10年的时间去追赶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67P/Churyumov-Gerasimenko),并最终在彗星的上空停留,成为这颗彗星的人造卫星。

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装置设备

“罗塞塔”号探测器

罗塞塔号装备了一对各长14米的太阳能电池阵列,有超过60平方米的面积最低可以提供400瓦的功率。罗塞塔号的着陆器“菲莱”将在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的彗核表面钻一个深度超过20厘米的洞,从彗核的表层以下提取物质,然后放到显微镜下研究。环绕彗核飞行的将近两年时间里,罗塞塔号还将目睹彗核逐渐接近太阳的时候,彗核上的物质(主要是冰)逐渐升华,形成彗发和彗尾的过程。整个任务将在2015年12月结束。

详细参数

欧洲“罗塞塔”彗星探测器重约3吨,大小约12立方米。它共装备了10个科学探测仪器,这些仪器将分析彗星的物理和化学构成及其电磁和引力的特性等。 “罗塞塔”接近彗星后,将分为轨道飞行器和登陆器两部分,是第一个登陆彗核表面的探测器。彗星登陆器将实地研究彗核的表面,以及表层下的成分构成、硬度、密度等,它还装载了一个特殊的照相机,届时将把它拍摄到的照片传回地球的地面控制中心。 科学家将“罗塞塔”与彗星相会点选在了彗星距离太阳6.72亿公里的轨道最远处这一相会处与地球的距离为5亿公里。预计2014年1月,“罗塞塔”将到达距彗星几公里处,并在这一高度的轨道上围绕彗星运转。同年10月,它将向彗星发射登陆器。 此后,“罗塞塔”将与彗星共同度过17个月,双方在此期间将不断向太阳靠近,直至彗星到达距离太阳最近轨道处时,它的探测寿命也将随即终结。

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提速原理

拍摄灯火通明的大陆夜景时,罗塞塔号

欧洲航天局2005年3月7日发布公告称,2004年3月发射的欧洲“罗塞塔”彗星探测器于本月4日首次飞经地球,“罗塞塔”利用了地球引力的拉扯效应,大幅度提升了飞行速度。专家们将这一现象比喻为“跳板效应”。

“罗塞塔”探测器计划用约10年时间追上一颗名为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的彗星。如果一切顺利,预计在2014年1月,“罗塞塔”将到达距这颗彗星几公里处,并成为人类首个围绕彗星运转、进而施放登陆器在彗星表面着陆的探测器。然而追赶彗星需要巨大的能量,“罗塞塔”探测器重达3吨,所携带的能量是有限的。因此,科学家专门设计了让“罗塞塔”3次飞过地球,并且在2007年与火星“擦肩而过”的路程。这样,在这几次巧遇中,“罗塞塔”将利用地球或火星引力的拉扯效应,大幅度提升飞行速度,同时节省飞行能量。

航天专家指出,地球的引力好比是一个跳板,而探测器好比石子,在跳板的弹力作用下,石子的运动速度可以大大提高。“罗塞塔”探测器本次是以每小时38000公里的速度在距地面约1954公里的高度飞经地球,此后它的速度还将不断增大。预计在地球和火星引力的多次拉扯下,探测器最终将得以飞行50亿公里路程,赶上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

天文学家认为,彗星是由太阳系诞生初期的物质构成的,由于它自身的温度极低并处在温度极低的宇宙空间,因此在太阳系诞生46亿年来,彗星几乎始终保持着形成初期的状况,对它进行研究将有助于人类揭开太阳系形成之谜。

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完成调整

罗塞塔探测器(上)在彗星上空环行

从事“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飞行指挥工作的科学家们日前完成了对探测器轨道的调整,这一调整将使得“罗塞塔号”将于2007年2月飞越火星。

欧洲宇航局“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的最终考察目标是“楚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号彗星,其代号为67P。在抵达目标之前,探测器总共需要经过四次类似的轨道调整,这次调整是探测器进入其预定轨道前的第二次。

“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于2004年发射升空,2005年3月在环地球轨道上完成首次变轨制动。预计到2007年11月,它又重新回到环地球轨道来旅行。为了让探测器顺利飞越火星,欧洲宇航局的专家们在2006年9月29日-11月13日期间不停地校正着其飞行轨道。经过专家们的这些努力后,“罗塞塔号”探测器届时将在距离火星表面250公里的高度上飞越火星。

在绕火星飞行期间,“罗塞塔号”还将对自己随机搭载的一系列科研仪器进行调试并收集部分有关火星的资料信息。在飞到火星背面时,探测器将处于节能状态,届时将只有其携带的“菲莱”行星登陆舱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因为这个登陆舱装备了独立电源。

“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2007年的第一个太空探测目标是位于火星和木星间的一颗小行星,主要是研究该小行星的旋转方向。之后科学家们将通过对该小行星的特征进行初步判断从而制定出探测器在2010年左右对该小行星进行详细探测的计划。

据来自欧洲宇航局的消息称,在近距离飞过火星时,“罗塞塔号”将对火星展开约20个小时的探测。届时探测器携带的照相机和光谱分析仪将收集火星大气、火星表面以及火星化学构成情况的资料。此外,“罗塞塔号”探测器还将提取火星大气与太阳风相互作用的信息,并对火星的两颗天然卫星“火卫一”和“火卫二”进行拍摄。在对火星的探测完成后,欧洲宇航局的科学家们还将检测探测器飞行特征及其速度指数是否与专家们预定的相吻合。

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飞跃火星

罗塞塔探测器成功飞掠小行星

欧洲航天局发射的“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2007年2月24日与火星“擦肩”而过,成功借助火星引力改道,朝着历时10年的“追星”之旅迈出关键性一步。

“罗塞塔”号将于10年内飞越地球3次和火星1次,借助地球和火星引力场完成改道或加速,于2014年追踪到“楚留莫夫-格拉希门克”彗星,钻探取样,协助科学家探索彗星。航天专家称,“罗塞塔”号的这次火星改道成功是整个彗星探测计划的“重要一步”。

“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的无线电信号24日在静寂近20分钟时间后,位于德国西部的欧洲航天局控制中心终于再次收到它的信号。科学家听到信号声,不约而同鼓起掌来。

在近20分钟的时间里,“罗塞塔”号成功飞越火星,借助引力场改道。“罗塞塔”彗星探测项目的负责人曼弗雷德·瓦尔豪特说:“‘罗塞塔’还在路上。”

“罗塞塔”号重约3吨,它这次飞越火星的轨道与航天局控制人员预设的轨道非常接近,一度与火星表面距离不足250公里。完成火星飞越的“罗塞塔”号将于2007年和2009年两次飞越地球,再次加速。

“罗塞塔”号2004年3月2日由“阿里安—5”号运载火箭携带,从法属圭亚那库鲁基地升空。经过4次地球或火星引力拉扯后,“罗塞塔”号将大幅提升速度,预计飞行71亿公里,于2014年进入“楚留莫夫-格拉西门克”彗星轨道。之后,“罗塞塔”号将向彗星表面发送“菲莱”号着陆器,在彗星冰盖探测。这将是人类有航天史以来的首次彗星“软着陆”。

“罗塞塔”号的主要任务是探索46亿年前太阳系的起源之谜,以及彗星是否为地球“提供”生命诞生时所必需的水分和有机物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8:5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