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阳鸡 |
释义 | 三阳鸡是湖南省桃源县三阳港镇出产的地方鸡种,是桃源大种鸡中最为出名的一种。 三阳鸡产地 湖南桃源三阳鸡的由来及原产地桃源鸡主产于桃源县三阳港、泥窝潭、深水港、佘家坪、太坪桥、浯溪乡镇,以三阳经过数百年精心选育的俗称“三阳大种鸡”,是桃源人民经过数百年精心选育的优质地方良种鸡,属肉蛋兼用型,以体型高大、耐粗饲、肉质鲜美享誉国内外。 1960年在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上展出,其后又引种到了越南;1965年中国科学院、农业部和农恳部正式确定桃塬鸡为出口良种家禽,并写入与德国签训的科学合作协议;1982年,桃源鸡,正式编入我国地方良种志;1983年出版的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试用教材《畜牧学》,确认桃源鸡为中国地方良种鸡。已先后引种到广西、广东、福建、黑龙江等10多个省区,深受养殖者欢迎。 湖南桃源三阳鸡的特征桃源鸡体型高大,胸较宽,背稍宽,头清秀,颈较长。单冠冠齿5-8个。皮肤白色,喙、趾为青灰色。成年公鸡体重可达5千克左右,母鸡可达3.5千克以上。母鸡年产蛋80~120枚左右。冠鲜红色,眼微凹、大而有神,虹彩金黄色。母鸡体躯较为方正,后躯深圆,冠多倒向一边。羽毛蓬松,羽色可同黄羽型和麻羽型(黄羽白浅黄、深黄之分,麻羽有浅麻、深麻之别)。黄羽的鸡多数在顶羽、翼羽和尾羽处呈黑色斑点。公鸡体躯略呈三角形,前胸较宽,头颈高昂,冠直立,腿高胫直,趾长而粗。体羽多为金红色,主翼羽和尾羽呈黑色,颈的基部间有黑羽。 桃源鸡初生平均体重42.64克,最大的53.30克。成年公鸡3.5~4.5千克,体长30.11厘米,龙骨长13.94厘米,胸深11.43厘米,胸宽9.74厘米,成年母鸡2.5~3.5千克,体长16.11厘米,尼骨长11.06厘米,胸深10.56厘米,胸宽8.14厘米,骨盆宽9.59厘米,趾长11.24厘米。 桃源鸡性成熟较晚,公鸡一般在130~145日龄开啼(最早75天),开叫后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伏雄。母鸡150日龄左右陆续开产,开产日龄最早92天,开产时平均体重2.38千克。年产蛋80~120枚,少数个体可达140~160枚。桃源鸡产蛋集中在3~6月份,占全年产蛋量的60%左右。500日龄平均产蛋量为86.18枚。桃源鸡蛋壳厚度为0.51毫米,蛋形指数为0.76,蛋壳颜色不一,褐色蛋占30%~40%,白色蛋占60%~70%,蛋呈椭圆形。开产时平均蛋重47.59克,300日龄平均蛋重 49。91ke 2,500日龄平均蛋重53.44克,料蛋比为6.06:1。种蛋平均受精率为91.7%,受精蛋孵化率为92%。桃源鸡就巢性较强,多在4~8月份,平均每只鸡就巢27.06天,最长的5l天,最短的11天。 桃源鸡积脂能力强,6月龄前,在肌胃周围、腹部和颈部皮下都开始有脂肪沉积。8周龄前公鸡的平均体重549.08克,母鸡488.27克,料重比为4.13:1。 桃源大种鸡的积脂能力较强,但早期的生长速度很慢,农村饲养以放牧为主,辅以少量稻谷的粗放条件下,母鸡一般7月龄开产,饲养条件较好时5~6月开产,年产蛋100~120枚,平均蛋重50.88克,最大蛋重69.7克,蛋壳颜色不一,其中褐色壳占71%,白色蛋壳占29% 180日龄公鸡的胴体重2 371克,半净膛屠宰率为日4.09%,母鸡胴体重1 927克,半净膛屠宰率为82.07%。 湖南桃源三阳鸡的食用口感生长周期长,生长缓慢,产蛋量少,饲料利用率较低、繁殖力不高等。商品鸡一般在八个月以上才出栏,母鸡在一年龄左右才开始产蛋,农村饲养以放牧为主,辅以少量稻谷的粗放饲养。因为桃源鸡属于地方长期优选培育鸡种,所以桃源鸡具有很强的地域生长依赖性,只有在桃源三阳港原产地生长的桃源鸡才具有真正的桃源鸡食用口感。 桃源鸡体重个大,肉质细密绵甜,鸡蛋香浓、味道鲜美,富有营养。 桃源土鸡蛋与一般鸡蛋的区别: 1、桃源土鸡蛋外壳色泽圆润,大多呈淡白色,米黄色,外 壳细腻光滑;而普通的饲料蛋外壳粗糙,手感明显不同。 2、桃源鸡蛋蛋黄呈深黄色,蛋清粘稠,特别是蛋黄凝而不散;反观商品鸡蛋蛋黄都是淡黄色,且蛋清稀薄。 3、桃源鸡蛋个体要比商品饲料蛋稍小,一般在50克左右,由于是野外少量散养,鸡蛋外表干净;饲料蛋一般较大,基本上八个一斤,由于集中饲养,外壳普遍较脏。 4、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区别,桃源农户一般都是公母鸡混养,所以桃源鸡蛋都是受精蛋,敲开鸡蛋可以明显的看到,在鸡蛋的大头可以用肉眼分辨直径1毫米左右的受精卵;而其它鸡蛋是不可能有的。 桃源鸡蛋食用清香四溢,入口爽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煎、炒、蒸、煮样样皆宜。是非常不错的营养补品,特别适合孕妇、青少年和老年人食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