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城中区 |
释义 | 城中区位于广西柳州市中心,美丽的柳江绕城而过,素有“玉带束龙腰”、“金钱吊玉壶”之美誉。 城中区是柳州市商贸、金融、文化、教育、娱乐中心,行政区域辖河北半岛和河东半岛,辖区面积77.675平方公里,人口12 万人,辖城中、公园、中南、静兰、河东、潭中6个街道办事处,共1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6个村民委员会,辖区内居住着汉、壮、回、满、瑶、侗等22个民族。 中文名称:城中区 别名:金钱吊玉壶 行政区类别:广西省柳州市城中区 所属地区:广西柳州 政府驻地:城中区位于广西柳州市中心 电话区号:0772 邮政区码:545001 地理位置:域辖河北半岛和河东半岛 面积:77.675平方公里 人口:12 万人 著名景点:柳候祠,柳宗元衣冠墓,张翀墓,南大门牌楼 区域概况城中区是柳州市商贸、金融、文化、教育、娱乐中心,行政区域辖河北半岛和河东半岛,辖区面积77.675平方公里,人口15万人。区人民政府驻城中街,邮编:545001。代码:450202。区号:0772。拼音:Chengzhong Qu。辖城中、公园、中南、静兰、河东、潭中6个街道办事处,共2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6个村民委员会,辖区内居住着汉、壮、回、满、瑶、侗、撒拉、黎、白、羌、藏、维吾尔、鄂伦春、锡伯、哈尼、蒙古等22个民族。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柳州,人文历史资源十分丰富。在城中区辖区内有为纪念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而兴建的柳候祠,内存韩(俞)文、柳(宗元)事、苏(轼)书而成的"荔子碑"(亦称"三绝碑");有明代柳州八贤之一的刑部左侍郎张羽中墓。有明代东门城楼;还有清代西来寺历史遗迹。 文化资源城中区有良好的文化基础设施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市桂剧团、彩调团、科技中心、艺术中心、广电中心、体育中心等大型文娱场所和科教基地都分布在辖区,区内还分布有广西工学院、柳州高级中学,市第十二中学、景行小学等学校。 农业资源城中区气候属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交替过渡气候带,全年年均温20.5℃,年降雨量1490mm,全年日照时数1635小时,年积温6688℃,无霜期310-340天,极端高温为39.2℃,极端低温为-3.8℃,光、热、降水资源十分丰富。土壤主要有沙页岩红壤,第四纪红壤、河流冲积土。地形地貌以峰林谷地、石灰岩孤峰平原、矮山低丘为主,境内多缓坡丘陵,有珠江干流的柳江环绕过境,三面环江成半岛状,形成冬暖夏凉的独特小气候。城中区的农业,辖六个村委、七十二个村民小组,全区森林面积31200亩,耕地面积11808亩,农业总人口14052人。城中区种植业以蔬菜、水果生产为主,兼种甘蔗、花生、黄豆等经济作物,养殖业以二元杂母猪和家禽为主。 2006年,城中区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支农政策,加强对农民征地安置补偿费管理和使用的引导。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生产结构。优质农作物种植产量进一步增加,规模养殖和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较快,“农家乐”、水果节等园地经济吸引力增强。及时为农民办理《绿色通道通行证》,利用柳州市农业信息网组织农产品进行网上展销,进一步拓展农产品流通渠道。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和森林防火工作,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100%。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牛车坪村、柳东村小丹冲、河东村茅洲屯、环江村人饮工程和环江电灌水渠工程相继完成,全年水利建设投入达123万元。 文化资源城中区有良好的文化基础设施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市桂剧团、彩调团、科技中心、艺术中心、广电中心、体育中心等大型文娱场所和科教基地都分布在辖区,区内还分布有广西工学院、柳州高级中学、市第十二中学、景行小学等学校。 经济发展2007年,城中区突出辖区的特色和优势,加快招商引资步伐,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区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当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90亿元,同比增长26.11%,辖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50元,增长10.07 %;农民人均纯收入4645元,增长10.16 %。 2011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95亿元,同比增长57.77%;全社会固定资产完成23.42亿元,同比增长59.10%;实现财政收入12.02亿元,同比增长38.16%,其中: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81亿元,同比增长3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00元,同比增长13.94%,农民人均纯收入7533元,同比增长26.57%。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较高增长。 与2005年比,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5.49倍,年均增长45.3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6.78倍,年均增长67.01%;财政收入增长了2.98倍,年均增长31.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76%,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13%。 城中区工业以发展高新、高科企业为先导,以发展汽车配件业为重点,形成了汽配、印刷、针织、冶金、模具生产等工业部门。辖区内有规模以上企业14家,主要分布于河东新区半岛一带。河东新区半岛为未柳州市新的行政管理中心,这里风景优美,交通便利,各项配套设施完善,发展潜力巨大。 柳州自古就有"桂中商埠"之美称,城中区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拥有工贸大厦、五星商厦等一大批高质量、商档次的商业网点和专业批发市场。区内商贾云集,贸易发达,已形成良好的投资交易氛围。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城中区经济的支柱,在三次产业中,三产比例达77%。 城中区是柳州拥有数百年历史和商贸传统的商业中心,商铺林立,人流如织。位于河北半岛的“五角星”商业区域是整个城市的核心商业区,在柳州市民心目中具有极高的知名度。 目前形成了以五星街、丽晶宾馆等大型商场、酒店为主体,龙城路、解放路等特色街为支撑的城市中心商业区。龙城路、五一路以销售高科技数码产品及高附加值商品为主;解放南路以娱乐、休闲和购物功能为特色;罗池路、曙光路借助东门城楼等历史文化遗产,体现旅游文化的商业特色;曙光路则计划按民族传统商业特色改造成现代商业步行街。 随着市行政中心东迁,城中区所辖河东新区将成为新的城市中心,为商品连锁零售业和房地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旅游资源柳州市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是她的特色,市区山环水绕,柳江蜿蜒穿过,“江流曲似九回肠”,展现出“世界第一自然盆景”的美丽风姿。城中区集中拥有众多文化古迹和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有600多年历史的东门城楼屹立于柳江河畔,是目前柳州市保存完好的文物古迹,是柳州及广西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占地1.1万公顷的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是广西著名的“天然氧吧”,园内植物种类繁多,绿荫如盖。其所在的莲花山地区将建设成为西南最大的生态休闲度假区。 历史沿革城中区成立于1979年。 2000年,城中区辖4个街道:公园街道、城中街道、中南街道、水上街道。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74764人,其中各街道人口(人): 城中街道 7756、公园街道 41100、中南街道 25382、水上街道 526。 2002年6月22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2]57号):撤销柳州市市郊区,将原郊区的柳东镇和鱼峰区的谭中街道划归柳州市城中区管辖。城中区管辖面积从原来的2.89平方千米,扩大为77.675平方千米,人口由原来的7.84万人,增加到1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95万人)。 2003年城中区行政区划一览 001 城中街道 辖:广场、龙城、五星、东门4个社区居委会。 002 公园街道 辖:弯塘、柳侯、罗池、东台、水上5个社区居委会。 003 中南街道 辖:福柳新都、西门、映山、青云4个社区居委会。 004 潭中街道 辖:鹿山、桂中、峻岭、文昌、工学院5个社区居委会。 100 柳东镇 辖:窑埠、牛车、河东、柳东、环江、静兰6个村委会。 2005年7月,撤销城中区柳东镇,新设河东、静兰2个街道办事处。 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区域概况城中区位于西宁市中部。城中区也是古城西宁的发祥地,迄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也是全省政治、文化、商贸信息中心和对外开放的窗口。也是省、市党政机关所在地。城中区东以花园南、北街为界,与城东区毗邻;西临南川河,与城西区隔河相望;北傍湟水河,与城北区为界,南与湟中县接壤。实施“扩区提位”战略后,辖区总面积增加至151平方公里,现辖7个街道办事处、1个镇、28个社区、32个行政村,总人口近3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4.7万人,总耕地面积近4万亩。辖区主要由汉、回、藏、蒙、满、土、撒拉等28个民族组成。区人民政府驻总寨镇新城大道166号,邮编:810000。代码:630103。区号:0971。拼音:Chengzhong Qu。地处河谷地带,南高北低。南川河、湟水河流经境内,地下水源丰富。年均气温4.9℃,极端最高气温为35.2℃,极端最低气温为-26.6℃。年降水量379毫米。 城中区是以三产为主要特色的城区,自古就是商贸云集之地,有着发展三产得天独厚的优势。东、西、南、北大街区域是西宁市最为繁华的商业中心区,其传统和现代新型商业服务网点星罗棋布。共有各类集贸市场20余处,个体工商户12000多户,私营企业1000余家,随着“富民强区”战略的实施,借助西部大开发强劲的东风,城中区进一步加快了大型专业市场、商业网点和投资环境建设。2003年,城中区确定了水井巷商务区规划建设项目,商务区总面积61.32公顷,分为商务核心区、商业核心区、文化娱乐区和高尚居住区。目前,正在进行项目街建设的启动工作。 近年来,城中区认真贯彻中央、省、市政策和工作方针,以发展为主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了一系列大胆改革,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交通通讯便利畅达,社会事业欣欣向荣。区内现有各类学校30余所,医院15所,卫生研究机构3所,各类诊所130余所,医疗环境、卫生体系完备;影剧院、文化宫、少年宫、俱乐部20余个,体育场、馆4座,文化娱乐、体育设施齐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蓬勃开展,2005年被授予“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称号。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行政区划城中区辖7个街道一个镇:人民街街道、南滩街道、仓门街街道、礼让街街道、饮马街街道、南川东路街道、南川西路街道、总寨镇。 历史沿革1949年属西宁市一、二区。1954年分属城东、城西区,1956年设立城中区(区级),1960年撤城中区并入城东、城西区,次年两区合并成立城区,1963年建县级城中区。 2000年,城中区辖6个街道。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48521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饮马街街道 26346、南滩街道 33008、仓门街街道 18792、礼让街街道 30818、人民街街道 15077、南川东路街道 24480。 2001年底,城中区辖饮马街、仓门街、人民街、礼让街、南滩、南川东路6个街道,31个社区、4个村(牧)委会。 人民街街道:驻人民街,辖4个社区(南关街、人民街、水井巷、民主街) 礼让街街道:驻礼让街,辖5个社区(长江路、七一路西、礼让街西、礼让街东、解放路南) 仓门街街道:驻生产巷,辖5个社区(莫家街、石坡街、宏园、前营街、健康巷) 南滩街道:驻农建街,辖6个社区(滩东、南山东、南山、南滩西、南山西、新青) 饮马街街道:驻文化街,辖5个社区(上滨河路、七一路、饮马街、东大街、法院街) 南川东路街道:驻南川东路,辖6个社区(南川东路第一社区(暂定)、南川东路第二(暂定)、南川东路第三(暂定)、南川东路第四(暂定)、南川东路第五(暂定)、南川东路第六(暂定))、4个村委会(南园、红光、水磨、南酉山) 2003年底,城中区辖饮马街、仓门街、人民街、礼让街、南滩、南川东路6个街道,31个社区、4个村(牧)委会。人口150499人。 人民街街道:驻人民街,辖4个社区(南关街、人民街、水井巷、民主街) 礼让街街道:驻礼让街,辖5个社区(长江路、七一路西、礼让街西、礼让街东、解放路南) 仓门街街道:驻生产巷,辖5个社区(莫家街、石坡街、宏园、前营街、健康巷) 南滩街道:驻农建街,辖6个社区(滩东、南山东、南山、南滩西、南山西、新青) 饮马街街道:驻文化街,辖5个社区(上滨河路、七一路、饮马街、东大街、法院街) 南川东路街道:驻南川东路,辖6个社区(南川东路第一、南川东路第二、南川东路第三、南川东路第四、南川东路第五、南川东路第六)、4个村委会(南园、红光、水磨、南酉山) 街道简介【人民街街道(Ren Min Jie Jie Dao)】 位于区境中南部。人口1.8万,以汉族为主。面积0.4平方千米。辖上人民街、下人民街、民主街、西关街、南关西、南关中、水井巷、人民街3号院、汽车一公司、市政府院10个居委会。1954年属南大街街公所,1956年、1958年先后易名南大街街道办事处和人民街公社,1963年改设人民街街道办事处。 【礼让街街道(Li Rang Jie Jie Dao)】 位于区境西北部。人口2.9万,以汉族为主,还有回族等。总面积1.5平方千米。辖北礼让街、南礼让街、大同街、自新巷、解放路、北大街西、教场街、互助巷、南长江路、北长江路、七一路西11个居委会。解放初期为西宁市第二区礼让街政府,1956年、1958年、1967年先后易名礼让街办事处、北大街公社和礼让街革命委员会,1978年改称礼让街办事处。 【仓门街街道(Cang Men Jie Jie Dao)】 位于区境东部。人口1.3万,以汉族为主。面积1平方千米。辖仓门街、生产巷、石坡街、莫家街、雷鸣寺街、上宏觉寺街、下宏觉寺街、前营街、南关街9个居委会。1956年为城中区人民公社仓门街分社,1963年改设仓门街街道办事处。 【南滩街道(Nan Tan Jie Dai)】 位于区境南部。人口2.5万,以汉族为主,面积2.7平方千米。辖南滩东、南滩西、南山路东、南山路西、南山路中、南山、上新青路、新青路中、下新青路9个居委会和省皮毛被服厂等4个家委会。办事处始建于1977年。 【饮马街街道(Yin Ma Jie Jie Dao)】 位于区境北部。人口2.3万,以汉族为主。面积1.5平方千米。辖观门街、兴隆巷、文化街、饮马街、大新街、新民街、法院街、玉井巷、七一路、上滨河路、北大街11个居委会。1956年由西宁市第一区第一街政府改设饮马街街道办事处,1958年与礼让街办事处合并成立“卫星公社”,1963年设饮马街街道办事处。 【南川东路街道(Nan Chuan Dong Lu Jie Dao)】 位于区境西南部。人口2.2万,以汉族为主。面积4.5平方千米。辖按一至十三序数排列的13个居委会。1969年设立南川东路街道办事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