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农业务中长期发展规划 |
释义 | 介绍“三农”问题是“两会”期间备受瞩目的焦点。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提出切实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肩负服务“三农”使命的中国农业银行日前对外公布了一万两千多字的《“三农”业务中长期发展规划(2008-2017年)》,提出服务“三农”的十年目标。 背景2007年,农业银行面向“三农”市场定位确立后,开始着手准备规划起草工作。经过反复讨论、几易其稿,目前,已经完成规划起草工作。农业银行《“三农”业务中长期发展规划(2008-2017)》(以下简称《规划》)即将出台。《规划》明确了今后三、五、十年“三农”业务的发展目标,进一步表明了农业银行长期持续服务“三农”的信心和决心。 内容《规划》分析了“三农”业务发展面临的形势,提出在新形势下,农业银行改制不改服务“三农”方向,坚定不移地实施“三农”和县域蓝海市场发展战略,促进“三农”各项业务又好又快发展。《规划》提出,从2008年起,力争用3年的时间,到2010年,成功探索出“三农”业务发展的有效模式,对“三农”的信贷投放明显增加,“三农”金融服务明显改善。用5年的时间,到2012年,“三农”和县域市场蓝海战略取得重大进展,“三农”经营管理体系高效运作,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更加突出。用10年的时间,到2017年,“三农”和县域业务发展成为全行的支柱业务,在农村金融市场上稳居领先地位,能够为“三农”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优质金融服务。 目标《规划》目标体系分为服务“三农”覆盖面、贷款投向、绩效管理、能力建设等四个方面,并提出“到2011年,发行惠农卡1亿张、金融服务惠及4亿农村人口,覆盖面达到50%”、“财务重组后,三年内三农金融部贷款翻番、五年超两万亿、农户贷款五年翻两番”等振奋人心的宏伟目标。同时,《规划》还针对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以及县域中小企业、民生工程等,提出了相应的贷款投放指标和服务覆盖面指标。到2012年,对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的服务覆盖面达到90%、60%以上,农业产业化贷款余额达到1000亿元;对全国重点镇和全国建制镇的服务覆盖面达到95%、35%以上,农村城镇化贷款余额达到7000亿元;对县域优质中小企业的服务覆盖面达到30%以上,贷款余额达到8500亿元;对县域重点医院、重点高中等社会公共事业单位的服务覆盖面达到60%以上,等等。 针对专注服务“三农”和县域业务的三农金融事业部,提出了资产回报率、成本收入比、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绩效管理指标。此外,从产品体系、渠道建设、人才队伍、科技信息化等方面,规划了服务“三农”的能力建设目标。 《规划》提出,要大力支持现代农业、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城镇化、农村商品流通、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积极开展农村金融机构合作,大力扶持县域经济和县域中小企业发展。加强和改善农户金融服务,把服务好农户作为服务“三农”的工作重点,完善农民就业和农民工金融服务,满足富裕农民和县域居民的多样化金融需求。实施产品创新和科技促进工程,加强“三农”产品研发推广力度和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建设“三农”新型信贷文化,探索专业化的“三农”信贷经营管理模式,不断完善“三农”信贷政策制度体系。建立适应“三农”业务特点的风险管理体系,强化“三农”业务风险管理。加强“三农”人才队伍建设,深入推进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努力打造专业高效的服务“三农”经营管理体系。 据悉,《规划》中部分工作已经启动,各分行各部门正在有序组织实施。为了保证规划的有效性和约束力,农业银行将把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行、各部门,并建立规划执行监测报告制度和开展中期评估,确保规划落到实处,确保规划目标如期实现。可以预见,随着各项“三农”业务不断发展,客户规模不断扩大,“三农”金融产品不断丰富,农业银行服务“三农”将迈上一个新台阶,农业银行“三农”服务能力将实现新跨越。 解读“三农”信贷五年超两万亿元资金缺乏是农村经济发展迟缓的原因之一。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到“积极推广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前不久下发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切实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 早在2007年,农行起草《规划》之时,已将“三农”信贷投放作为主要业务指标之一,提出到2010年,探索出“三农”业务发展的有效模式,“三农”信贷投放明显增加,使“三农”金融服务明显改善,并确定“三农”信贷投放指标: ——2010年三农金融部新增贷款2600亿元以上,到年底累计发行惠农卡6000万张以上,为约2.4亿农村人口提供金融服务; ——到2011年,发行惠农卡1亿张、金融服务惠及4亿农村人口,覆盖面达到50%; ——财务重组后,三年内三农金融部贷款翻番、五年超两万亿元、农户贷款五年翻两番。 《规划》虽刚公布,工作早已启动。2009年,农行涉农贷款累计投放达9899亿元,余额达到1.2万亿元,其中通过惠农卡发放农户小额贷款673亿元。 作为专门为农民推出的特色金融产品,惠农卡在缓解农民贷款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09年惠农卡发卡量达2526万张,累计达3336万张,覆盖全国3319万农户。部分地区的农民还通过惠农卡拿到了政府发放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家电下乡补贴、能繁母猪补贴等补贴。 助推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工就业“统筹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农村城镇化建设”、“县域中小企业发展”成为“两会”代表和委员热议的内容,也是《规划》中促进“三农”业务发展的关键词。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近日提出大力加速城镇化建设,带动房地产开发、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将进一步拉动消费增长。这与《规划》中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措施不谋而合。 《规划》提出,到2010年、2012年,农村城镇化贷款余额分别达到5300亿元、7000亿元;2013年至2017年,农村城镇化贷款平均增长率不低于10%。在此期间,稳步推进房地产开发与消费贷款业务,加大对城镇化进程中供水、供电、科教文卫事业的信贷扶持力度。 为了解决大量农民工进城就业问题,农行在《规划》中提出,把支持小城镇建设与吸纳农民就业、推动农村产业转移结合起来,扶持一批高资质的县域建筑业客户;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扶持,促进农村居民向小城镇转移就业。到2010年、2012年,县域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分别达到7000亿元、8500亿元。 同时,《规划》还提出创新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支持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券和短期融资券;择优支持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发展,提高其吸纳农民就业的能力。 截至2009年底,农行支持县域中小企业3.43万家,全年新增县域中小企业贷款1412亿元,贷款余额达到5963亿元。 不良贷款率控制在5%以下如何有效防范风险、控制三农贷款不良率是农村金融发展的难题。《规划》提出,农行将三农金融部不良贷款率持续控制在5%以下。 汲取了历史经验教训的农行,遵循“业务发展、风控先行”的经营理念,把防控风险放在突出位置。2009年,三农金融部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实现双下降。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继续完善国有控股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提高风险管控能力。《规划》指出,将尽快建立有针对性的“三农”业务风险管理体系,包括推行二级分行、县域支行风险经理和独立审批人派驻制,实现风险就近管控。 与此同时,探索专业化的“三农”信贷经营管理模式,构建“三农”业务风险预警系统。例如,对农村小额信贷业务,推行“三包一挂”等管理模式,前移风险控制关口。 此外,农行首次提出建设以农为本、实践创新、科学高效、规范安全的“三农”新型信贷文化,鼓励员工主动贴近“三农”,强化信贷服务意识,实行精细化管理,强调第一还款来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