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
释义 |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Urban Mass Transit System),简称城轨系统(Urban Rail System),由于中国大陆的地面重型铁路(重铁,或称重轨,与轻轨相对),大多作中长距离用途,不会作短距离用途,地下铁路专门担当市内短距离运输,令不同铁路之间的角色,有明显分野,不会出现同一铁路,同时担当短距离和中长距离运输。“城市轨道交通”这个名称因而出现,这名称亦是中国大陆的用语。 城轨系统中文名称:cheng gui xi tong 英文名称:urban mass transit system/ urban rail system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Urban Mass Transit System),简称城轨系统(Urban Rail System),通常依据各地用语的不同而称为地铁、捷运等,其定义为以下五个条件: 1、必须是大众运输系统 2、必须位于城市之内 3、必须以电力驱动 4、必须行驶于轨道之上 5、班次必须密集 在网络上《城市轨道交通词典》中城市轨道交通的释义为: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泛指城市中再不同形式轨道上运行的大、中运量城市公共交通工具,是当代城市中地铁、轻轨、单轨铁路、自动导向、短途磁悬浮等轨道交通的总称。 概述大多数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都建造于地底之下,故多称为“地下铁路”,或简称为地铁、地下铁。在台湾则通称为“捷运”,此因台湾的铁路地下化区段亦被称为“地铁”,而须另用新词所致。此外,在中国大陆,修建于地上或高架桥上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通常被称为“轻轨”(台湾称作高架捷运)。然而,在专业领域,“轻轨”与“地铁”的区分方式在于运量的不同,“轻轨”指每小时单向运输量小于20,000人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而“地铁”指每小时单向运输量大于20,000人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轻轨电车由于与其他交通工具共同使用道路路面,因此通常不被算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范围之内。但是随着现代公共交通技术的发展,也有越来越多的城市采用有轨电车和轻轨混合的方式,在腹地宽广的地方单独架轨,在腹地狭窄的地方则采公用道路路面,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设站,两者的分界也越来越模糊。 在一些地方诸如香港、英国和日本,并没有清太清楚分开铁路的功能,单一铁路会同时担当短距离和中长距离运输,诸如香港的港铁东铁线,服务对像同时包括短距离通勤乘客和中长距离的跨境乘客;日本各都会区铁路线(如中央总武线),服务对象也同时包括短距离通勤乘客和中长距离的跨县的城际乘客,更甚者会与地下铁路作直通运行;2000年代后的台湾铁路,亦开始推行“捷运化”,不再仅以服务中长程运输为主,故亦属于城市轨道交通的一环。 用途 绝大多数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都是用来运载市内通勤的乘客,而在很多场合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都会被当成城市交通的骨干。通常,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许多都市用以解决交通堵塞问题的方法。 美国的芝加哥曾有用来运载货物的地下铁路;英国伦敦亦有专门运载邮件的地下铁路。但两条铁路已先后在1959年及2003年停用。 在战争(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地下铁路亦会被用作工厂或防空洞。不少国家(如韩国)的地铁系统,在设计时都有把战争可能计算在设计内,所以无论是铁路的深度、人群控制方面,都同时兼顾日常交通及国防的需要。 有些地方的地下铁路建筑在地底下为的不单是避开地面的繁忙交通及房屋,还有为避免铁路系统受到户外的恶劣天气的破坏,负面教材有莫斯科地铁地面线: 4号及L1号线,受到极端寒冷天气的肆虐导致维修费用已经远远高过地下线的建造及维修费用。 另外,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亦被用作展示国家在经济、社会以及技术上高人一等的指标。例如前苏联的地下铁路系统便以车站装饰华丽出名,而北朝鲜首都平壤的地下铁路系统亦有堂皇的装饰。 历史主条目:地下铁路 世界上首条地下铁路系统是在1863年开通的伦敦大都会铁路,是为了解决当时伦敦的交通堵塞问题而建。当时电力尚未普及,所以即使是地下铁路也只能用蒸汽机车。由于机车释放出的废气对人体有害,所以当时的隧道每隔一段距离便要有和地面打通的通风槽。 车辆最初的城市轨道系统车厢是木制的,后来改为钢制以减少一旦发生火灾造成的危险。自1953年开通的多伦多的地下铁路,车厢开始再改良为铝制,有效减少维修成本和重量。 很多地下铁路行走的隧道,都比在主要干线上的为小;所以一般而言地下铁路的列车体积一般比较小。有时隧道甚至能影响列车的形状设计,例如伦敦地铁的部份列车便是。 大部份的城市轨道系统都是使用动力分布式(即使用动车车厢,每一节车厢都拥有自己的动力),而不使用动力集中式。若果使用动力集中式,经常会用推拉运作。 另外,部份较为先进的系统已开始引入列车自动操作系统。伦敦、巴黎、台湾、新加坡和香港等地车长都毋需控制列车。更先进的轨道交通系统能够做到无人操控。例如世界上最长的自动化LRT(light rapid transit system)系统—温哥华Skytrain,整个LRT所有的车站及列车均为“无人管理”。大陆的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也将试行无人驾驶,介时司机将仅仅进行监控。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全线列车采用全自动驾驶功能,听从计算机指挥,可以无人驾驶;出发或遇相交轨道时,列车会自动选择方向;行驶中,列车按运营时刻表自动控制加减速,准点抵达各站;遇紧急情况,列车紧急刹车停在安全距离内;进站“定点”停车,自动对准站台划定的旅客上车线;跑到终点,列车自动折返。 轨道和车轮一般的城市轨道系统使用铁轨和金属车轮。但近年来亦有系统使用混凝土路轨或橡胶车轮(和摩托车相近),或两者兼用。 营运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方式可大致分为两种。一是由政府或自治团体来营运,被称为公营。另一个则是由民营企业营运,是为民营。同时还存在着第三种营运方式,经营者虽然是民营企业,但出资者则是公营团体,这在欧洲较常见。 在一些地区,轨道交通系统的票价无论时间还是乘车长度的长短都是定额的。但是也有很多国家的轨道交通票价是按照乘坐距离(区间)来决定的。在德国等欧洲国家,轨道交通的票价采取地域制,以某地方为中心,向外辐射来划定地域,在一个地域内票价相同,而下一个地域内则又有新的票价。很多国家组织了交通营运联合体,轨道交通系统的车票在其他交通工具上也能使用。 很多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导入了自动检票系统,这样可节省大量人工,消减运营经费。只要插入专用车票或IC卡,检票系统的转弯棒就可转动放行。在日本,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自动检票装置还有诸如自动判定票的余额是否不足与判定使用次数等智慧功能。 另外在德国和奥地利等国,轨道交通系统营运采用实行“自助餐制”。全面废止在车站内检票,而是在车内进行突击检票。在这个情况,若是逃票要缴交正常票价8倍以上的罚款(这些国家内的其他市内交通机关也施行同样的制度)。若境外游客逃票超过一定次数,甚至会影响该游客的诚信档案以至于无法成功办理第二次签证。 列车运行由于都市内交通运输拥塞,大众普遍要求“不需要太长等候时间就能搭乘”。为此列车的运行间隔被设定10分钟以下。莫斯科在交通尖峰时段更每个一分钟就有一班次。一半情况下,车站内的两个月台内的列车是同时到达的。但在东京的部分线路,实行缓行和急行两种运行方式同时进行的情况。急行列车不停一些较小型的车站,缓行列车则每站都停。 世界的大部分的轨道交通线路,从早晨四点营运到凌晨零点。通常于早晨4点至7点发首班车,晚上10点至凌晨1点发末班车。芝加哥和纽约是少数的例外,24小时通宵运营。 关联项目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列表: 1、 美国 1224.9公里 953站 1870 2、 中国 801.3公里 485站 1969 3 、日本 792.6公里 706站 1933 4 、英国 527.1公里 383站 1863 5 、韩国 495.5公里 474站 1974 6、 西班牙 476.0公里 436站 1919 7 、俄罗斯 453.3公里 282站 1935 8、 德国 387.8公里 401站 1902 9 、法国 354.0公里 473站 1900 10 、巴西 274.2公里 199站 1974 世界客流量最高的地铁: 1、日本 东京 31.74亿人次(2008) 2、俄罗斯 莫斯科 25.73亿人次(2008 3、 韩国 首尔 20.47亿人次 (2008 4、美国 纽约 16.24 亿人次 5、中国大陆 北京 14.57亿人次 6、墨西哥 墨西哥城 14.14亿人次 7、法国 巴黎 13.88亿人次 8、中国 香港 13.23 亿人次(2009) 9、中国大陆 上海 13.00亿人次 10、英国 伦敦 11.97亿人次 世界站数最多的地铁: 1、美国 纽约 468个 - 470个 2、法国 巴黎 369个 3、英国 伦敦 275个(如包括码头区轻便铁路则为309个) 4、日本 东京 274 个(东京地下铁 168, 都营地下铁 106) 5、韩国 首尔 264个 6、西班牙 马德里 231个 7、中国 上海 223个 8、墨西哥 墨西哥城 185个 9、俄罗斯 莫斯科 171个 10、德国 柏林 170个 地下化捷运之空气动力:活塞效应 隧道洞口微压波噪音 国内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已通车 北京地铁 港铁(香港) 天津地铁 上海轨道交通 广州地铁深圳地铁 南京地铁 武汉轨道交通 重庆轨道交通 长春轨道交通 大连轨道交通 成都地铁 沈阳地铁 兴建中 中国大陆城市轨道交通兴建计划列表 南京市政府借成功申办2014年青奥会的历史机遇,向全世界承诺: 地铁三号线:林场站—天元西路站 开通:2014年前 地铁一号线西延过江线:松花江路站—城西路站 开通:2014年前 地铁一号线北延线:迈皋桥—燕子矶,共设3站 开通:2013年前 地铁四号线:浦口—仙林 开通:2013年前 地铁六号线机场轻轨:南京南站—禄口机场,共设6站 开通:2014年前 地铁十二号线:南京南站—铁心桥大街—春江新城—兴梅路—油坊桥—恒河路—黄河路—淮河路—运河路—红河路—三桥生态科技园—桥林 开通:2014年前 地铁十五号轻轨线:体育学院—龙潭东 开通:2013年前 地铁十六号线轻轨线:仙林青龙—仙林上峰 开通:2013年前 有待开工建设的线路 1号线北延线:晓庄、吉祥庵、燕子矶。 汤山线(16号线):东流站(与4号线对接)、侯家塘、汤泉、汤山、万安、上峰。 龙潭线(15号线):经天路(与2号线对接)、仙林东、白象、栖霞站、宝华、龙潭站、保税物流中心。 5号线:方家营、建宁路、下关、盐仓桥、福建路、虹桥、山西路、云南路、五台山、上海路、朝天宫、三山街、夫子庙、大中桥、光华门、小天堂、七桥瓮、大校场、岔路口、城北路、上元大街、新亭路、竹山路、科宁路、诚信大道、双龙大道、清水亭、将军路。 9号线:长途东站、曹后村、南京站、金桥市场、城河村、大桥南路、下关、农贸中心、定淮门、中保站、管子桥、汉中门大街、鼓楼科技园、清河路、绿博园。 江北线(11号线):虎桥路、行知路、珠江南、森林大道、珠江东、七里河、浦江站、浦江东、新马路、柳州路、大桥、大桥北路、泰冯路、沿江镇、盘城、大厂西、大厂、大厂东、长芦南、长芦、六合区政府、雄州、凤凰山公园、六合火车站。 规划: 地铁总里程10年后将达380公里 台湾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主条目:捷运 台北捷运 高雄捷运 国外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北美洲 华盛顿地铁 纽约地铁 芝加哥捷运 多伦多地铁 温哥华轻轨 亚洲 吉隆坡地铁 新加坡地铁 东京地下铁,都营地下铁,东京都电车 首尔地铁 平壤地铁 迪拜地铁 欧洲 莫斯科地铁 伦敦地铁 巴黎地铁 柏林地铁 罗马地铁 斯德哥尔摩地铁 哥本哈根地铁 慕尼黑轻轨 曼彻斯特都市连接 大洋洲 城市铁路(悉尼) 墨尔本地铁 多于一公司营运之系统主要是在东亚较多,鉴于东亚的都市人口密度普遍远比欧美为高,加上交通多以公交主导。 东京 - 东京地下铁、都营地下铁、JR东日本、首都圈各大手私铁等 吉隆坡 - Rapid KL、KLIA Express和KL Monorail 新加坡 - SBS Transit & SMRT 大阪- 大阪市营地下铁、近畿圈各大手私铁、JR西日本 纽约 - 纽约地铁、过港捷运 首尔 - KORAIL、首都圈电铁 台北- 台北捷运公司、台湾铁路管理局(桃园机场捷运、捷运化区段) 高雄- 高雄捷运公司、台湾铁路管理局(捷运化区段) 上海 - 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上海现代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此两家均为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但日常经营活动相对独立)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