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柔茎凤仙花 |
释义 | 基本信息种中文名:柔茎凤仙花 种拉丁名:Impatiens tenerrima Y. L. Chen 科中文名:凤仙花科 科拉丁名:Balsaminaceae 属中文名:凤仙花属 属拉丁名:Impatiens 命名来源:[Acta Phytotax. Sin. 16(2): 51 .pl. 5: 8.f.3, 17. 1978] 中国植物志:47(2):202 植物形态一年生柔软草本,高5-10厘米。茎肉质,极细弱,自中部有,对生的短分枝,稀不分枝,中部常有一对近圆形、顶端深凹的初生叶。叶互生,薄膜质,具柄,卵形或宽卵形,长1-3厘米,宽 (0.8) 1-1.7厘米,短尖且具小尖头,基部宽楔形或近截形,无腺体,边缘疏生粗圆齿,侧脉3-4对。总花梗腋生,与叶柄近等长或稍长,常下垂,具1花,花下面仅有1苞片,苞片近膜质,卵形,长2毫米,宽约1毫米,渐尖,具1脉,宿存。花较小,长8毫米,黄色,唇瓣褐紫色,侧生萼片2,薄膜质,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5-6毫米,宽2.5毫米,具小突尖,中肋背面有中部略肿胀的狭龙骨状突起;旗瓣近圆形,淡白色,径约8毫米,基部微心形,中肋背面具狭龙骨状突起,具内弯的喙尖;翼瓣近有柄,长达25-30毫米,基部裂片卵状披针形,渐尖,上部裂片较宽,长于基裂片的3倍,下部长圆状披针形,向顶端伸长成长17-18毫米的线形,背面有斜三角形反折的小耳;唇瓣舟状,长4-5毫米,基部肿胀,圆形,无距,具紫褐色条纹,花丝狭线形,长4-6毫米,花药钝。子房纺锤状,长4毫米,顶端具明显4裂,蒴果未见。花期8月。 产地生境产四川西南部(木里)。生于林下岩石处,海拔2800米。 相似物种区别本种茎极细柔,中部常有1对对生、近圆形的初生叶。子房顶端具4裂,这在已记载的种中非常奇特。它可能与高山凤仙花 I. nubigena W. W. Smith 近缘,但花较大,黄色,翼瓣几有柄,极长,基部裂片卵状披针形,长渐尖,上部裂片长于基部裂片的3倍,下部长圆状披针形,向顶端伸长成长达18毫米的狭线形,与后者容易区别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