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日本外交30年
释义

基本信息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页码:302 页码

·出版日:2008年

·ISBN:7543648679/9787543648678

·版次: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中文:中文

市场价:¥39.00

·外文书名:30 Years of Japanese Diplomacy

内容简介

以福田父子出任首相这件事为契机,把战后日本政治与外交潮流的一个轮回、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发展做一总体梳理。主要内容包括日本外交的五次抉择,日本政治的钟摆与螺旋, 日本外交的转轨等。

作者简介

金熙德,中国对日关系研究专家、第一人。频繁在人民日报、环球时报、中央电视台发表对日见解。 1994年3月获学术博士学位。同年夏季进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现任日本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多种学会职务,被国务院授予政府特殊津贴及证书。著有《再生还是衰落--21世纪日本的抉择》、《中国的东北亚研究》、《21世纪的中日关系》、《日本:2006》等。

目录

引言

一、第一对“父子首相”诞生的机制

二、“世袭政治”下的议员家族谱系

三、福田康夫--一个温和派首相的历程

第一章“福田主义”的背景与内涵

一、战败后,日本进入美国阵营

二、重建与东南亚国家关系

三、恢复与韩国的关系

四、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

五、水到渠成--“福田主义”应运而生

第二章日本外交的五次抉择

一、“脱亚入欧”:“脱亚”+“豪杰君”路线

二、“脱亚入美”:“做出色的败者”+“经济上的胜者”

三、“入美入亚”:“日美对等”+“关亚均衡”

四、“挟美制华”:“借船出海”+“主导东亚”

五、“亲美入亚”?:第五次抉择的迷途

第三章保革相争、保守本流与新保守主义

一、“保革相争”的政治结构

二、“保守本流”的内涵与背景

三、来自革新、保守两方面的挑战

第四章从“角福战争”到“小角福战争”的政治周期

一、“角福战争”的内涵与影响

二、形形色色的“小角福战争”

三、“角福战争”与中日关系

第五章从“福田”(赳夫)到“福田”(康夫)的外交周期

一、“福田一竹下”时期的外交

二、“宇野一宫泽”时期的外交

三、“细川一村山”时期的外交

四、“桥本一小渊”时期的外交

五、“森一福田”时期的外交

第六章日本外交转轨与中日关系

一、回溯:历史、转型和认识变化

二、现实:“好雨”、“瑞雪”,迎来政治春天

三、未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空前的挑战

附录

福田赳夫首相在马尼拉的演讲

福田康夫首相在北京大学的演讲

历任日本首相名单

二战后日本政治、外交大事记(1945~2008)

参考文献

后记

文摘

1.洋学绅士的理想主义构想

三人登场完毕后,由洋学绅士作为正方,先行披露了自己的政治、外交理想,他极力主张日本应建立民主制,奉行和平外交。

在内政方面,洋学绅士认为“君相专擅之制乃愚昧而不自觉其过者。立宪制乃知其过而仅改其半者。民主制乃磊磊落落、其胸中无半点尘污者”。他又认为,光有自由犹嫌不足,完美的社会制度还应有平等相辅相成。“夫推政事进化之理而考虑时,自由之一义,未可以此为尽制度之美,必更获平等之义始得大成者”。“平等且自由,是制度之极则”。

在外交方面,面对欧美列强的压力,洋学绅士主张日本应“夷堡垒,销火炮,化舰为船,变卒为民,专究道德之学,讲工伎之术,成纯然理学之子”。如此,“则以文明自夸之欧洲诸国人士,能于心无愧乎?彼或凶顽,不仅心中无愧,而且乘我撤销兵备之时悍然来寇,吾侪不带寸铁,不挟粒弹,以礼迎之,彼果可为何事乎?”

他进一步论证道:“据弱小之邦,与强大之邦相交,奋不足彼万分之一有形腕力,如将鸡卵投向岩石一般。”“彼自夸文明。然则彼固无不具有文明原质之理义心之理。然则我小邦者,何不以彼心慕而未能履行之无形理义为兵备。以自由为军队、为舰队,以平等为堡塞,以友爱为剑炮,届时天下岂有当者?”

他还提出,万一日本被列强占领,则还可以“忍耐”,难以忍耐者还可以住到他国,“世界万国,皆我宅地”。他的结论是:“彼无礼而我有礼,彼非礼而我合理,彼文明乃野蛮,我野蛮乃文明,彼怒而肆暴,我笑而守仁,彼果奈我何?”

听到这里,作为反方的豪杰君早已按捺不住,激声反驳道:“六尺男儿,百千万人相聚而为一国,不报一刀刃,不酬一弹丸,坐为敌寇所夺,不敢抗拒,岂非狂人所为乎?”

对此,洋学绅士基于进化主义历史观,对欧洲和亚非拉地区进行了比较。他认为欧洲隆盛的原因就在于“自由大义”。“察方今欧洲诸国形势,英、法、德、俄四国最强盛,文艺秀美,学术精致,农工商贾昌盛,百货殷实,陆屯几千万精兵,海列几千艘坚舰,龙蟠之形,虎跃之势,从古以来未有如今日之隆盛者也”。“其原因虽固多端,要者自由大义实为此大厦之基础。”而“亚细亚诸国之民,自从人此境界以来,淹留而未能前进。至于欧洲诸国,早者从第十七世纪,迟者亦从第十八世纪,迈出第一步境界,更入第二步境界。此即东西洋文明之所以度级相异也”。

洋学绅士认为,国与国之间之所以发生对立,是因为在君主制下国家成了国王的所有物。“割裂地球各部分,将其居民

后记

2007年9月,福田康夫出任日本首相,中国各界作出了积极的反应。中国人对福田父子为中日友好所作的贡献记忆犹新,对福田新首相的对华友好政策充满了期待。福田父子首相诞生的背景和影响是什么?“福田新政”在日本政治史上处在何种位置上?中日关系的“福田机遇期”将有多久?对这些问题给予深度分析和解读,是本书的基本目的所在。

笔者多年来一直在就日本政治与外交进行基础研究和跟踪观察,积累了大量资料和研究成果。福田上台后,其内政与外交政策自然成为笔者的研究重点。正在此刻,青岛出版社的杨成舜先生来信询问:能否就福田父子首相的诞生为中心写出一部集学术性与可读性于一身的专著?可以说,笔者与杨先生的思路不谋而合。于是,笔者把其他一部分写作计划暂时搁置起来,集中精力完成了这部专著。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大国,其政治与外交的动向与中国息息相关,东瀛发生的风云变幻也一直吸引着中国人关注的目光。

不管日本国内如何评价,但中国人对田中角荣是持有好感的,因为是他在当上首相不久就排除国内干扰,果断踏上了与中国复交的旅途。中国人对福田赳夫同样给予高度评价,因为是他在首相任内与中国签署了和平友好条约。回想起当年从中日复交到缔约整整隔了六年时间,再联想到日俄之间至今仍未能签署和平条约,就可知该条约的弥足珍贵了。

然而,田中角荣与福田赳夫曾是“角福战争”中的夙敢,田中派曾左右日本政治全局、力压福田派长达近30年,近年来福田派一举翻身而田中派大势已去,关于这些细节及其背后的政治力学和外交影响,则属于超越中国人对日本政治人物朴素评判的知识领域。而对这些知识有了深度把握,将有助于更加科学、理智地把握日本政治与外交的演变规律及其对中日关系影响的变化趋势。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12: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