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 |
释义 | 为保证促进我国人胚胎干细胞研究的健康发展,2003年12月24日科技部和卫生部联合下发了12条《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明确了人胚胎干细胞的来源定义、获得方式、研究行为规范等,并再次申明中国禁止进行生殖性克隆人的任何研究,禁止买卖人类配子、受精卵、胚胎或胎儿组织。 近年,国际上对人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争论激烈,我国对此的态度支持治疗性研究,反对生殖性研究。据科技部有关官员介绍,为规范我国这一领域的研究,“十五”以来,科技部和卫生部与我国医学研究、社会伦理、科研管理专家反复研究论证,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讨论和其他国家的相关法规,综合制定出这一指导原则,要求各省、区、直辖市、科技厅(委)、卫生厅(局)有关部门在开展生物医学领域人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活动中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尊重国际公认的生命伦理准则。 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发布部门】科学技术部、卫生部 【发布日期】2003年12月24日 【实施日期】2003年12月24日 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第一条 为了使我国生物医学领域人胚胎干细胞研究符合生命伦理规范,保证国际公认的生命伦理准则和我国的相关规定得到尊重和遵守,促进人胚胎干细胞研究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指导原则。 第二条 本指导原则所称的人胚胎干细胞包括人胚胎来源的干细胞、生殖细胞起源的干细胞和通过核移植所获得的干细胞。 第三条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涉及人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活动,必须遵守本指导原则。 第四条 禁止进行生殖性克隆人的任何研究。 第五条 用于研究的人胚胎干细胞只能通过下列方式获得: (一)体外受精时多余的配子或囊胚; (二)自然或自愿选择流产的胎儿细胞; (三)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所获得的囊胚和单性分裂囊胚; (四)自愿捐献的生殖细胞。 第六条 进行人胚胎干细胞研究,必须遵守以下行为规范: (一)利用体外受精、体细胞核移植、单性复制技术或遗传修饰获得的囊胚,其体外培养期限自受精或核移植开始不得超过 14 天。 (二)不得将前款中获得的已用于研究的人囊胚植入人或任何其它动物的生殖系统。 (三)不得将人的生殖细胞与其他物种的生殖细胞结合。 第七条 禁止买卖人类配子、受精卵、胚胎或胎儿组织。 第八条 进行人胚胎干细胞研究,必须认真贯彻知情同意与知情选择原则,签署知情同意书,保护爱试者的隐私。 前款所指的知情同意和知情选择是指研究人员应当在实验前,用准确、清晰、通俗的语言向受试者如实告知有关实验的预期目的和可能产生的后果和风险,获得他们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第九条 从事人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单位应成立包括生物学、医学、法律或社会学等有关方面的研究和管理人员组成的伦理委员会,其职责是对人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伦理学及科学性进行综合审查、咨询与监督。 第十条 从事人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单位应根据本指导原则制定本单位相应的实施细则或管理规程。 第十一条 本指导原则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本指导原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科学技术部 卫生部 二零零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