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新场村
释义
1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鸦鹊岭镇新场村

简介

新场村地处简垱河流域,鸦鹊岭镇的西部,东与金和村毗邻,西北与金银岗林科所接界,南与牧童村、猇亭高家店村相连,北与龙潭村接壤。鸦官铁路、汉宜公路横穿村东西,在建的荆宜高速公路插边而过。地貌是四面高,中间低的丘陵地势。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光照充足,土地肥沃。解放前,新场村属宜昌县高前乡,文畈为六保、双合为七保。

发展历程

1950年实行土地改革,减租减息,退庄退押,农民才真正耕者有其田。1954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成立25个初级农业合作社,1955年成立4个高级农业合作社,1956年分别合并为文畈、双合2个高级合作社,1961年4月更名为文畈大队、双合大队,1984年9月改为文畈村、双合村,2003年合并为新场村。由22个村民小组合并为6个村民小组。村委会设在新场集镇中心,距镇政府10公里,全村版土面积16.34平方公里,其中水田面积3965亩,旱田100亩,柑桔面积2930亩,其它经济作物1500亩,全村村民892户,总人口3110人,总劳力1802个,2005年粮食4442吨,油料总产368吨,生猪出栏6210头,柑桔1620吨,全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5083万元,比1975年增长116倍,人平纯收入3790元,是1975年的12倍。

1972年,文畈、双合和金虾大队,整治简垱河3000米,改河滩为耕地800余亩,兴建用于农田灌溉的拦河坝两座,可灌溉农田1500余亩,极大的改变了生产条件。2001年文畈、双合、新和村纳入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国家投资220万元,农民投劳3.8万个,动用机械120余台套,改造成“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成网”的标准化农田1300亩,机械作业道12公里,环行公路6公里,U型沟渠36公里,当年粮食增产7.5吨,粮食总产2316吨,为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先后修通新场至石家咀,新场至牧童、胡家堡至高湖、文畈至周家湾公路,农田整治时又修建环行公路等村内干线公里,现已形成了户户通公路的公路网络,2004年至2005年总投资68万元先后将胡家堡至高湖、新场至牧童公路进行了硬化,总里程3.2公里。1956年至1979年先后兴建金银岗、常家湾、戎芦堡三座小(二)型水库;全村1000立方米以上的大型堰塘10口,500立方米以上的堰塘103口,500立方米以下的小堰塘59口,简垱河整治时分别在杨家河、胡家堡修建拦水坝两座,全村末级渠系1.75万米。1976年开始办电至2000年国家对农村电网实行改造,全村120V高压线3条,低压线路进农户,供电台区9处,覆盖全村各个小组,年用电量30万千瓦。全村程控电话线路7条,30多公里,农户安装程控电话724部,拥有670部手机,电脑42台,通讯网络覆盖全村每个农户。新场由过去的芭芒店到解放前的百十来米街道,发展成今天的1公里多长的路边街道,从过去的几家杂粮行榨坊、骡马行、药铺发展成现在的小超市4家,卫生所、室4家,餐饮饭店7家,商店48家,中药材收购2家,柑桔打蜡厂4家,冷藏库2座,农副产品加工销售5家,完全小学1所,初级中学1所,邮电通讯、金融、交通等齐全。鸦官铁路、汉宜公路给新场集镇带来无限商机,新场已成为周边地区的金融物流中心。

农村经济由过去单一的粮油经济向多种经济发展,1975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4万元,2005年5083万元,是1975年的116倍,是1998年的3倍。1973年整治简垱河为重点,改造农田800亩,扩大了粮油生产面积。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柑桔产业的大发展,由1973年实验性小林场到今天的以金银岗、干堰湾、雷家岗、常家湾、坛岭观、胡家湾、石家咀共7个柑桔产业带;柑桔的发展带动市场的发展,新场已形成打蜡、冷藏、柑桔销售一条街;柑桔产业的收入占本村农村总收入的45%。畜牧产业是传统产业,随着生猪品种的改良、饲养方式转变,2005年全村生猪出栏6270头,年出栏50头的2户,出栏20头以上的10户,生猪销售总收入376万元。养殖水面450亩,年产成鱼74吨,第三产业全面发展,已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第三产业创收150万元。

教育事业

文化教育事业原利用民房办学,后发展村有小学,到1975年村办初中,1995年联合办起新场完全小学、新场初级中学,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扫除青壮年文盲,村办起了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培养了一批科技明白人、致富带头人,村民的文化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群众的文化体育活动普及,每年利用“五一”长假、“三八”妇女节、春节等节日,组织农民开展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各种文体活动,民间乐队常年活跃在各户红白喜事之中,其乐无穷。筹措资金兴办了村级卫生室,常年为村民诊断、治疗、检查、接种等一系列的服务,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就医,村卫生室担负了全村疾病治疗、防治,有效的控制了各种传染疾病的发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各项指标任务考核名列全镇前列,人口出生率控制在5‰以内。社会保障扎实有效,全村现役军人8名、伤残1名和复退老军人9名,因工伤残人员等均给予了优抚,参加社会养老统筹11人,对12名孤寡老人实行集中供养,对24户特困户实施低保救助,计划生育优抚对象23人,参加养老型、医疗型保险1335人。

2000年,以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规划一个集镇,22个居民点,全村90%以上的农户都住上了预制结构的楼房,90%的家庭安装了程控电话,95%的家庭拥有高档家具,80%的户购置农用运输机械,户平一辆摩托车和彩色电视机,农民已过上舒适安逸的幸福生活。积极营造法制宣传教育氛围,发挥群防群治,十户联防和中心户的作用,树立典型,培育样板,全村多年来无重大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的发生。树社会新风,抓文明创建活动,十几年来共评出各类专业大户15户,双文明家庭20户,好邻居、好妯娌15对。

2 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海子乡新场村

新场村属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海子乡。

3 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高桥乡新场村

村情简介

该行政村隶属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高桥乡,地处高桥乡西北边,距高桥乡政府所在地12公里,到乡道路为公路,交通方便,距县53 公里。东邻车来村 ,南邻太华 ,西邻永善 ,北邻甘河 。辖毛坪 、民家梁子等26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730户,有乡村人口3378人,其中农业人口3378人,劳动力1775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124人。

全村国土面积27.7平方公里,海拔1350米,年平均气温 18℃,年降水量1200毫米,适合种植平玉米、洋芋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4064亩,人均耕地1.2亩,林地 20500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60.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99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为主。

基础设施

截止2006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 、通电、通电视、通电话。全村有575户通自来水,有155户饮用井水,有155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21.23 %)。有730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46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 100%、 6.3%);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63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70 户(分别占总数的22.33%和 9.59%)。

该村到乡道路为公路;进村道路为土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 12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2辆,拖拉机 0辆,摩托车20辆。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62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18亩。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户;全村有14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3个自然村已通电;有14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14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3 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09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9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586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26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4 贵州省麻江县新场村

贵州省麻江县新场村

贵州省麻江县新场行政中心村位于麻江县的西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9公里,距麻江县城21公里,与黔南州府都匀市沙包堡镇摆楠村接壤,蒲贤公路穿境而过。全村总面积27.09平方公里,全村设党总支部1个,村民小组9个,自然寨20个,共1000户4266人,共有党员104名。该村自然条件优越,年均温度在13.5度,适宜红蒜的生长周期,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主要以种养殖业为主,其中红蒜、折耳根为主的绿色农产品最具特色,是“中国红蒜之乡”的主产区,2011年红蒜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近年来新场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带领全村广大农民群众拓宽致富门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不断推动红蒜生产的大发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4:3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