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曲江唱灯子
释义

简介

《唱灯子》俗称“纸马舞”、“唱马灯”。流行于曲江县境马坝、大圹、枫湾、重阳、犁市、乌石、坑口、樟市、周田、黄坑、龙归、白土、白沙、大桥、火山、凤田,江湾、沙溪小坑和花坪等乡镇。是该县广为流行的民间舞蹈之一。它行当不多,只有一丑两旦和两个持灯人,共五人。表演诙谐有趣,语言通俗易懂,融歌、舞、词白为一体,是一个载歌载舞形式的传统节目。它源于生活,来自民间,具有知识性和娱乐性。长期以来倍受劳动人民欢迎。可称得上是广场和舞台艺术两栖衔头节目。

曲江地方方言属客家语系,在舞蹈的唱词中,引用了很多客家方言,使《唱灯子》这个民间艺术深深扎在人民肥沃的土地上,不断为自己注入新的活力。

《唱灯子》的表演是属民俗活动,又是社交活动,有一定的礼节性。每当表演队伍到一个村子时,要敲锣击鼓为号,村民以热烈的鞭炮迎之。如到圩镇就以户为单位予以邀请。然后,邀请人带艺人敲锣打鼓游村一周,告示村民前来演出场地观看。演出完毕时,同宗同姓人便由各家各户献出好酒好菜,以“留酒留茶 ”的方式招待,大家共饮共餐。席后村代表还向艺人增送红包利事。最后,艺人再作一番表演以示答谢,才离开该村。不留酒留茶的,表演二十分钟左右,收下利事便过他村。 表演场地因地制宜,多在大门坪、祠堂、禾坪(晒谷场)里演出,演出时先由丑角上场走一个大圆场,作为表演所需之场地,观众便自觉在圈外围观。这时的丑角或唱或念一至两首歌词,(自由表演),这时“踩台”。这种表演面向很灵活,可称为广场艺术。众演员登场后有固定的面向,可称舞台艺术。

《唱灯子》的表演特点

(一)有浓厚的乡土气味。首先体现在语言风格上。客家方言是很丰富的,随着丑角的开场白,就能锐明方言在表演时那种通俗而又形象的景况。

其次,在节目的内容上,反映生活中的人和事。如唱“十月花”的歌词是: 正月里来正月花,正月妹子探外家, “正月”指的是“新年”,“外家”即“娘家”。妹子探娘家是千百年来的习俗,新年里(大年初一至十五)嫁出去的女人们都纷纷回村探望自己亲生父母,以叙天伦之乐。 他们歌唱农时,如: 二月里来二月花,二月犁耙借水下。这里告诉人们春耕时节到了,要趁着春雨快快搞好犁耙田,不要耽误农时。如下从三月续唱到十月,把各个时期该种什么,收什么的农事工作如数家珍,是传授知识的唱词。歌词除唱农时之外,也有唱“祝英台”之类的民间传说:三只好唱祝英台,一对蝴蝶双双来。 蝴碟飞入花园内,双双对对祝英台。 综上所述,表明劳动人民是非常喜爱自己土生土长的艺术。他们之所以喜爱,是这些艺术贴近他们的生活,故百看不厌,历演不衰。 再次,服装服饰上朴素简洁,穿戴接近生活。“旦子”也叫“花旦”由男扮女装,套上假发,围上带有花边的包头,上身穿大襟衫,下身穿绣花边的长裙,穿便鞋。丑角在服饰上则滑稽些,漏顶的破帽头上戴,唐装衫一套,腰间扎一条绿色绸丝带,打脚绑穿便鞋,都带乡土气味。

(二)有强烈对比的传统击乐板“十点梅花”和悠扬的地方乐曲“纸马调” 。“十点梅花”共有十个板头,用于开场闹台,圆场和结尾。击乐器有鼓、锣、铙、苏锣等。《唱灯子 》采用的是“十点梅花”中的第十个板头,节奏处理是: 切切切哐喳哐令哐喳哐令哐哐哐 喳哐喳喳哐。“纸马调”则用两把二胡来伴奏,其音乐节奏和效果给人以轻松活泼和稳重的感觉。运用十六分音符和三十二分音符铰多,乐句之间运用全音符,使之紧凑而富于层次。“引子和“过门板”的最后两小节音乐是一样的,显得较为稳重。如: “十点梅花”与“纸马调”在效果上形成起伏、强弱、刚柔、快慢的节奏对比,恰到好处,产生舞蹈结构上高低沉浮,神狂欲醉,潇洒诙谐,含情脉脉的形态。

(三)有别具特色的舞蹈风格。《唱灯子 》里的行当主要靠丑角和两个旦子手中的一把扇子、一块方巾为表演道具。道具传情达意,相对呼应。刘吉增老艺人传诀道:“男女相称,含情脉脉,动则舞,静如画,动作跟歌拍,一白一亮型(亮相)”。这段艺诀一是说角色之间的配合默契;二是说动作的神态。几句话精辟地概括了节目总体特色和风格。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7: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