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陈寅恪与傅斯年
释义

2010版图书信息

作 者: 岳南著出 版 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6-1

字 数: 590000

页 数: 454

开 本: 16开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561343326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传记>> 学者

定价:44.80

编辑推荐

1、大师之后再无大师

2、何兹全、朱大可、梁文道、陈晓明、南方朔等数十位知名学者联袂推荐。

3、(全新插图修订版)加入新发现的珍贵资料,深入学术研究,增补十余万心血文字。

4、《光明日报》年度十大好书;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数次赞评。

内容简介

在20世纪初叶成群而来的学术大师中,有些是单打独斗,依靠本身的研究成果对学术界产生巨大影响而为后人所怀念;有的除个人辉煌的学术造诣,还留下了制度性的遗业(institutional legacy),在学术界维持着长远弥久的影响力。前者当以陈寅恪为代表,后者非傅斯年莫属。

陈先后留洋16载,通晓20余种文字;傅乃五四运动北京学生游行总指挥,海外留学7年,与陈寅恪在德国柏林大学共同度过了4年时光。二人学成归国,陈氏进入清华国学研究院,成为闻名天下的“四大导师”之一;傅斯年出任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开南国一代学术新风。北伐成功后,被誉为“人间最稀有的一个天才” 的傅斯年出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而“三百年来仅此一人”的“教授的教授”陈寅恪出任史语所历史组主任。傅、陈二人这一历史性的聚合,开创了一个举世瞩目的学术流派。令人扼腕的是,随着国共两党干戈相向,这对同学加姻亲关系(陈寅恪嫡亲表妹、曾国藩的曾外孙女俞大彩乃傅斯年之妻)的旷代天才,被无情地阻隔在海峡两岸遥天对望而不能相聚。最后的结局是:一个无声地倒毙在台湾孤岛会议大厅,一个默默死于大陆岭南病榻。并世成双的天才之花凋落成泥,只有芬芳永留人间大地。

本书叙述了陈寅恪与傅斯年成长、留学以及在动荡岁月中颠沛流离,执著学术事业的艰难历程,生动卓然地展现了知识分子“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理想信念,是一部反映20世纪上半叶知识分子心路历程与事业追求的心灵史诗,读来感人泪下,怅然叹息。

2008版信息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页码:380 页码

·出版日:2008年

·ISBN:7561343329

·装帧:平装

·开本:16

定价:44.80

内容简介

人类学家克罗伯(Kroeber)曾问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天才成群地来(Come in a cluster)。1890年前后的中国,似乎印证了“天才成群地来”这个令克氏久久不解的疑问。在20世纪初叶成群而来的学术大师中,有些是单打独斗,依靠本身的研究成果对学术界产生巨大影响而为后人所怀念;有的除个人辉煌的学术造诣,还留下了制度性的遗业(institutional legacy),在学术界维持着长远弥久的影响力。前者当以陈寅恪为代表,后者非傅斯年莫属。 陈先后留洋16载,通晓20余种文字;傅乃五四运动北京学生游行总指挥,海外留学7年,与陈寅恪在德国柏林大学共同度过了4年时光。二人学成归国,陈氏进入清华国学研究院,成为闻名天下的“四大导师”之一;傅斯年出任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开南国一代学术新风。北伐成功后,被誉为“人间最稀有的一个天才” 的傅斯年出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而“三百年来仅此一人”的“教授的教授”陈寅恪出任史语所历史组主任。傅、陈二人这一历史性的聚合,开创了一个举世瞩目的学术流派。令人扼腕的是,随着国共两党干戈相向,这对同学加姻亲关系(陈寅恪嫡亲表妹、曾国藩的曾外孙女俞大彩乃傅斯年之妻)的旷代天才,被无情地阻隔在海峡两岸遥天对望而不能相聚。最后的结局是:一个无声地倒毙在台湾孤岛会议大厅,一个默默死于大陆岭南病榻。并世成双的天才之花凋落成泥,只有芬芳永留人间大地。 本书叙述了陈寅恪与傅斯年成长、留学以及在动荡岁月中颠沛流离,执著学术事业的艰难历程,生动卓然地展现了知识分子“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理想信念,是一部反映20世纪上半叶知识分子心路历程与事业追求的心灵史诗,读来感人泪下,怅然叹息。

--------------------------------------------------------------------------------

作者简介

岳南 文学硕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关注中国自由知识分子,并着重于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同济大学、中山大学等著名学府人文知识分子学术、精神及人生历程的研究。

--------------------------------------------------------------------------------

媒体推荐

傅斯年先生是北大培养出来的,对北大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在他一生的事业中,除了创办中央研究院史语所,还做过北大代理校长,对北大的贡献功不可没。

陈寅恪师是继《资治通鉴》的作者、宋代司马光之后近一千年来,又一伟大的史学家。

——何兹全

这是一部不同寻常的个人传记。对傅斯年和陈寅恪的记忆,打开了被蓄意掩蔽的历史之门。他们在20世纪所遭遇的命运剧变,谱写了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哀歌。

——朱大可

--------------------------------------------------------------------------------

目录

独为神州惜大儒(何兹全) 1

第一章 风云际会 1

走进清华园1

从北大到柏林8

北京初会 14

槎浮海外 23

第二章 江湖多风波 35

欧洲行旅 35

柏林日夜 42

罗家伦信件披露的隐秘 51

傅斯年归国 61

中山大学的暗流 66

第三章 南北两校园 71

傅斯年与鲁迅、顾颉刚的冲突 71

由同窗到仇寇 80

陈寅恪进清华的背后隐秘 84

独为神州惜大儒 92

王国维沉湖 97

第四章 史语所的第一桶金 105

元和新脚未成军105

内阁大档的摲⒓麛 112

陈寅恪与内阁大档 118

第五章 望断天涯路 125

卢沟桥事变 125

流亡途中 128

再别长沙 133

第六章 南渡记 141

暂住蒙自141

迁往昆明145

炸弹下的陈寅恪与傅斯年 148

第七章 中研院院长争夺战 155

八方风雨会重庆155

来渝只为胡先生163

扬子江头流亡客 167

第八章 纵横天涯马 175

傅斯年家世情缘 175

辞别重庆 183

营救陈寅恪 186

撋笨紫槲跻孕惶煜聪 192

第九章 与李庄擦肩而过 199

骑上虎背的叶企孙199

傅斯年与叶企孙之争 205

李庄不复见 212

第十章 西北望 221

乱世策士梦 221

傅斯年与毛泽东窑洞相会 225

延安归来 232

第十一章 千秋耻,终当雪 241

初闻涕泪满衣裳 241

代理北大校长 244

重返平津 254

第十二章 魂返关塞黑 261

在燕大讲台上的背影 261

陈寅恪失明经过 270

欲将心事付瑶琴 276

陈寅恪与蒋介石的因缘 280

赴英就医 286

第十三章 生别常恻恻 293

日暮苍山远 293

还都南京301

最后的晚餐 310

北归一梦原知短 315

第十四章 斯人独憔悴 329

醉不成欢惨将别 329

退守孤岛 335

傅斯年之死 340

第十五章 残阳如血 349

南国的冬日 349

汪篯、向达的悲剧 356

傅斯年家族的毁灭 365

陈寅恪之死 373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6:13:20